如何摆脱越忙越穷?| 心理周报播客 11

发布时间:2021-07-30

大家好,这里是“心理周报”电台,每周邀请不同行业、学派专业人士进行思想碰撞,一起获得思维升级。

以心理学的第三视角,拆解社会生活话题,用独特的观点和大家一起创作属于生活的BGM。

——【心理周报播客Vol.11】

听专业心理解读,满足你的好奇心

本期“心理周报播客”,我们邀请了2位老师,一起聊聊【金融心理学】这件事。

对于各大007、996的内卷人,财富自由似乎是美好生活的入门券。

但事实却是越忙越穷。

实现”财富自由“的愿望,如果最大障碍不是努力与否,那到底是什么?

面对制造出来的「理财焦虑」,如何辩证应对,提高决策背后的认知升级,不再被”割韭菜“?

认知局限是贫穷的本质原因

人类身上有着“厌恶损失”和“选择盲目”两个特点,这就意味着,如果某项选择被设置为“默认”,它会有强大的惯性让我们选择维持现状。

黄启团(团长):

我们都知道二八法则的定义是:20%人掌控80%的财富。

但现在的一些报道和研究表明,当今社会,是5%的人掌握了95%的财富。

而这两类人,最大的差距在于认知。

潜意识中的穷人心态,是让我们实现财富自由最大的限制,它让我们怀着莫名的抵触,活在一个匮乏的囚牢中,永远无法实现梦想。

常见的贫穷心态:

 

“钱”=“安全感”,不敢为自己花钱,不敢花未来的钱

 

“钱”=“面子”/“尊严”,对钱敏感,谈钱色变

 

“钱”=“自我价值”,钱少没自信,钱多配不上

认知行为疗法里有 一个ABC原理,说的是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有不同的反应。

事件 A(activating event)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C(consequence),中间起关键的是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 B (belief)。

不是事件导致结果,而是你对事件的不同看法导致不同的结果。

无数个反应的差异,造成了人生不同走向和结果,而中间起巨大影响的正是你的习惯性认知。

 

潜移默化中习得的思维定势和误导性习惯正是贫穷的主因。

自我心智对抗,警惕从众效应

 

不要贪婪、不要盲目跟风,不要投机。

——沃伦·巴菲特

邹宇先生 Mr. Jimmy Chow:

主流媒体平台上,“理财”已经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而互联网里海量的信息,似乎增加了“韭零后”做重要投资决定的知识储备,导致对自己的决策过于自信,大多选择直接跟着网络基金博主“抄作业”。

对比国内散户众多的情况,美股的机构和散户比例——9:1, 也就是,90%都是机构。

这个比例凸显的是,机构和散户决策背后的差异性,除了持有的时间性、财力差异,更关键一点就是心理或者说情绪化。

投资者的心态被众人情绪所控制,盲目跟风,形成了一种跟着别人跑的“羊群效应”。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他专注行为经济学,而行为经济学是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简单地说,就是将心理学的研究见解运用于经济决策。

投资决策的实质是一场心理游戏:一边与市场角逐,一边与顽固的自我心智对抗。

不同人格图示的理财建议

赢家过于自负,总认为自己比市场上的其他参与者判断更为准确,而且求胜心切,志在必得。抱着这样的心态,不犯错误那才叫反常。

——《赢家的诅咒》理查德·塞勒

黄启团(团长):

性格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限制。

这是一个特质,每个特质都是我们的一个限制。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性格中的一个特点,我们就能规避性格中的一些缺陷。

做事果断,行动力强的人,很容易陷入自己性格的陷阱——忽略一些该有的信息。

因为一个人所接受的信息是有限的,只是按照自己的认知去快速行动的话,很容易就掉到一个陷阱里面。

这时多请教周围的人,可以降低犯错的几率。

反过来如果有一些人做事非常犹疑,总是谨小慎微,很多事情不敢行动,要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才开始行动。

那他人生往往就会错失很多机会,因为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完美的事情。

这时候,这类人应该更了解自己的性格,让自己多冒一点风险,赢得更多机会。

学会认知性格,看见自己的性格。

就能够把自己的性格放在恰当的位置,让这个性格能为我所用。

性格并没有好坏。

写在最后

比起金融理论等硬知识,软知识才是最大的收获。

因为心理因素对理财决策的影响要远远大于金融理论,通过对自己心理偏差的了解,投资者才能够战胜这些障碍,从而增加自己的财富。

认知,就属于软知识的范畴,思维层次的提升,才是未来五年或十年人生里,可以持续赋能的收获。

投资&理财相关书籍推荐

《会赚钱的人想的不一样》,作者黄启团先生,从挣钱、赚钱到值钱,是通往财富的一场心智修炼。

《富爸爸穷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是我们的认知是限制了我们的财富的,“贫穷”都是自己心甘情愿做的选择。

 

《投资心理学》,作者约翰·诺夫辛格(JohnNofsinger),金融小白也读得懂的书籍,强调只有“正确的观念+正确的习惯+正确的分析方法”,才能实现长期净收益。

《“错误”的行为》,作者理查德·H·塞勒 (Richard H.Thaler),叙述了作者将经济学从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带回现实的艰难之旅,趣味性强,内容诙谐幽默。

- The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