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著名画家赵小竹绘画艺术
赵小竹,祖籍山东菏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工笔画院院长、中国孙膑书画院名誉院长、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东方齐鲁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北京华夏巨龙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原全国青联委员。其事迹曾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甘肃电视台、天津电视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中国书画报》等全国上百家新闻单位做过专题介绍,现居北京。
艺海无涯 墨色生辉
——著名画家赵小竹印象
高连刚
赵小竹先生虽然个头不高,名气却不小。是一位“常上电视常上报,大江南北都知道”的大画家。
众所周知,“荣宝斋”是驰名中外的老字号,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荣宝斋画谱》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是国内少有的一直坚持学术性和高品位的美术丛书,因选刊要求甚高,成为中国画界极具典范性和权威性的美术出版物,一直被许多书画爱好者视为摹写、研习的必备图书之一,堪称当代“芥子园画谱”。而赵小竹先生竟然有42幅作品,被收入了《荣宝斋画谱》,足见其在当今画坛的地位和影响。
赵小竹主攻写意花鸟,用笔老到,画风独特,意境深邃,格调高雅,自然清新。其画作讲究技法,注重构图,力求新颖。用线上,体现流转、组合、顿挫、顺逆;用色上,淡彩典雅,重彩端庄。笔下的一山一石、一丘一壑、一虫一鸟、一草一木,无不透着勃勃生机,给人以清新灵动之感。
他祖籍山东菏泽,生长于牡丹园,学技于牡丹园,画牡丹是他的拿手好戏。在他笔下,牡丹或大或小、或繁或简、或浓或淡,有着一种自然之美、一种韵律之美、一种节奏之美、一种色彩之美;从精神到境界,从立意到构图,从笔墨技法到情趣格调,都有新的创造,体现了花鸟画的丰富变化,充满了新的生活情趣,反映了时代精神,也显示了画家心随笔走、胸藏丘壑的艺术水准。
赵小竹画牡丹,取笔意于前人、于传统,笔简意繁,态随意变,有着“笔尽力不尽,气见笔不见”的特点,品相极高。在创作实践中,赵小竹对画牡丹中的点垛法、平移法、卷笔法、皴擦法、叠加法、拖泥带水法、一笔法、撞粉法、烘托法、水墨法等传统技法均运用自如,集勾勒、勾填、勾染、白描、没骨、晕染、点垛、泼墨于一炉,以丰腴沉着的水墨,飘逸劲健的线条,率性而为,恣意挥洒。
画出的牡丹,花朵浓艳秀丽,层次分明;花蕊生动逼真,鲜活丰满;枝杆挺拔茁壮、曲直遒劲;花叶浓淡相间,疏密有致;花根苍劲厚实,虬韧有力。再加以灵动的蝴蝶、蜜蜂、小鸟翩然其间,无论折枝小品,还是丈二长卷,都是无比生动传神。可以这样说,他画的牡丹,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气质的体现,崇尚的是一种无法之法的境界,看似狂放不羁,其实蕴藏着严谨;飘逸中见沉稳,色彩流动中见静谧,张扬中见内涵,超尘脱古,怡情悦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且独具大家风范。
赵小竹是一位性情中人,幽默风趣,为人正直坦率,待人宽厚诚恳,平时除擅长画牡丹之外,他也酷爱竹子。他爱竹的挺拔、竹的清秀、竹的飘逸,以致连名字都以“小竹”冠之。其笔下的竹子当然也是卓而不群。他画墨竹数十年,在竹子这个题材上,早已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审美观念和独立的创作个性。他画竹子,不独独为状物,而是着力于以传统的笔墨写意、写情、写生、写境。注重师法自然,讲究立意在先。
成竹在胸,方挥毫落笔,每笔下去,沉着快利,笔锋简练,气韵生动,墨中五色焦、浓、淡、干、湿,运用得心应手。他能师古而不泥古,化古法为己法。他的竹子最大的特点是用墨重、章法奇、浑厚纯朴,竹叶粗壮无尖,潇洒简练,意态飞扬,极富艺术感染力和时代气息,这也体现出了他为人豪爽正直的秉性和豁达开朗、胸襟坦荡的气质。对他的竹子,原山东省委书记、省书协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高启云先生在观赏了他的一幅《竹雀图》后,曾欣然命笔,当场挥毫题写“墨舞和风起,笔落华雨飞”十个大字予以褒扬和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