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莘庄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城事·第31期 

丁酉年·雨水刊

莘城中央公园雕塑,莘庄闵城路(天袁地访作品,题图)

莘庄地区,乃至邻近的七宝、大虹桥地区,一直以来是上海外环线沿线的房价最高的地方之一,甚至与部分中环以内的区域相比也毫不“逊色”,究其原因,其实不难得出,莘庄的优势在于其配套设施比之外环以外地区,以及部分中环、外环以内陆区显得相对优渥

当然,我们事先声明,正如社会广大人士的共识,高房价是年轻人的梦想杀手,是吸纳人才战略的天敌,但是,首先这不是莘庄一地的现象,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次,读完本文,您就会发现我们并不为高房价叫好,也绝对不认为高房价是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向,甚至我们无意去讨论房价的高低。但作为一个相对比较有比较价值的参数,还是可以帮助我们横向比较各地区的价值优劣。最后,我们也没有贬低其他地区的意图,只是想通过莘庄一地的案例分析,试图分析一下莘庄的崛起模式。

将要取代地铁莘庄站现有建筑的天荟TOD Town蓝图(网络图片)

那么我们就要问:莘庄既有的配套设施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未来又有哪些配套设施会继续加持莘庄地区的发展呢?本期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一下深入的探讨。

莘庄配套发展的两种动力:接收与自生

与嘉定新城、松江新城、浦东南汇新城这些外环以外的核心地区的配套主要靠投资来驱动不同。莘庄的配套完善发展的机制有两种:一种是因为莘庄地区紧邻上海市中心扩张的边缘,可以接受到市区发展的辐射;另一种来自于莘庄本身作为闵行区政府所在地,而具有的政治经济优势。一外一内构成了这种双重驱动。

先来说说第一种动力机制:

接收中心城区的外延辐射

上海自1291年建县以来,有500多年时间其“县城”始终位于黄浦江边的老城厢、到1843年上海县城北郊今外滩一带划给英国人作为租界,才有了惊天动地的变化。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与法租界以及华界(上海县)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大上海。

20世纪10-20年代的上海政治格局

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上海县仅保留今徐汇/闵行南部等不多的地区),上海市区脱离江苏省直属中央,直至今天。经历“大上海计划”,两次淞沪战争,1943年归还租界等各种事件,上海的疆界和中心不断变动,但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肃清汪伪政权,才真正建立起了大家熟悉的城市行政区规划,才有了黄浦、静安、虹口等区划。

解放后,上海市先是从江苏省并入大批郊县,其中就有上海县。而市区也慢慢拓展到徐家汇、改革开放后拓展到漕河泾、然后90年代中期的南方商城、之后地铁一号线在1997年延伸到莘庄,整个上海主城中心城区一站一站稳步向外推进。

上海主城区每往外走一步,新拓展的城区都是仅仅贴着“旧城”的边缘,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旧城的资源,而新城与旧城之间的城乡间隙也逐渐弥合。从下面一系列图中,尤其可以看出这样的变化。

1978年的上海市区地图(国内公开出版),上海市区的西南边缘在漕河泾一带。图片来源于网络。

1982年的上海市区地图(外媒绘制),上海中心城区与七宝、莘庄之间还是农田为主。图片来源于网络。

1983年的上海市区南部地图(外媒绘制),沪闵路过了漕河泾两侧基本没有建设。图片来源于网络。

1989年的上海市区地图(国内公开出版),长宁区、徐汇区将原上海县的新泾镇、漕河泾镇、龙华镇等并入,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出现,此时的闵行区(老闵行+吴泾)在地图上单独标出,浦东尚处于开发开放前夕。图片来源于网络。

1995年的上海市区地图(国内公开出版),此时上海内环已经基本建成,市区地图第一次出现了外环线,这张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莘庄与徐汇漕河泾之间仍然存在大片的空地(主要位于古美路街道,当时还属于梅陇镇北部)。

早期莘庄的人口,就业可以去上海中心城区。徐汇区的第六人民医院、第八人民医院、各类民办学校、徐家汇的商场等基础设施,可以被莘庄及周边区域共享,进而降低成本,使得莘庄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的新城低成本地向外扩张,从靠近莘庄地铁站的南北广场一直拓展到如今的上海康城与春申塘沿线。

2009年的上海市区地图(国内公开出版),此时上海外环线内的建设量已经比较密集,莘庄与市区之间基本没有空隙,内外环之间的中环已经部分建成。

如果以投资总量而言,与松江新城、嘉定新城相比,市里对莘庄的投资几乎可以忽略,而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的一号线甚至由闵行区自掏腰包承担了大部分费用,而之后,莘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称为“莘庄奇迹”。

同样的,12号线延伸至七莘路站,填补了七宝与莘庄之间的间隙,莘庄商务区因此在这样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生长发展起来。

作为“沪昆高速公路”、“沪金高速公路”的终点和沪闵路高架的起点,的莘庄是上海西南地区对内对外的门户枢纽。上海以外的新上海人和原先中心城区的老上海们都能接受莘庄的地理位置,他们来到莘庄,在门户的位置住下,并带给了莘庄无数的繁荣。

再来说说第二种动力机制:

成为上海县城之后的内生动力

1960年12月,在闵行镇划为上海的工业卫星城单独成区之后,莘庄接过了这份重担,成为了上海县县治,也就是县城,不要小看这一步,这给今日莘庄的配套繁荣奠定了无法替代的基础优势。

1960年代初,莘庄几乎是全上海最小的县城,当时比较大的县城如松江、嘉定的县城建成区面积都在莘庄三倍以上。这是由于这些老县城的发展都是以几百年为范畴的。而莘庄的格局,尤其是老镇区今天的格局面貌的雏形却都是1960年代之后才慢慢形成的。

1930年代的莘庄附近及镇区地图(上:日军航拍绘制,下:莘庄镇志)

莘溪被填改成莘浜路之后,莘庄建成了东西向的莘南、莘浜、莘建、莘松、莘潭和南北向的莘东、莘凌、莘中、莘建支路、莘西等道路。以莘浜、莘建、莘松路为骨干道路,莘浜路为商业街、并有镇政府;莘建路辟于1960年,有中共上海县委、县政府及县级机构、莘庄乡政府;莘松路有县医院、县体育馆、文化馆、工人俱乐部。这些机构的设立,给如今的莘庄的教科文卫齐全的配套设施奠定了决定性基础,无论今后他们如何搬迁,他们都没有离开过莘庄的土地。

1979年改革开放后,莘庄也紧跟潮流,逐步形成新街区,镇东北部和西部为工业区,市、县属工厂分布其间;北部和西北部为当年的新建住宅区,辟筑莘沥路、莘北路、西环路等等,莘松新村的街坊一再扩大;商业和饮食服务业集中于莘浜路,莘建路西段分列县级机关,东段开设五金、交电、百货、食品等商店。

1986年的莘庄镇区地图(据莘庄镇志),标准的郊县县城的配置。

1992年9月26日上海县撤县并成新的闵行区后,原有的上海县政府机关楼被普遍弃用。新的政府机关选址位于新筑的水清路一带。随着区级政府机关的重心东移,莘庄的镇区开始大规模地东进,跨过七莘路、北横泾向东发展。

1997年7月1日,全长5.25公里的上海地铁一号线南延伸段(锦江乐园~莘庄)正式通车,莘庄的城镇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莘庄南广场区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力迅速。在一号线延伸通车的十多年后,仲盛世界商城、上海城市剧院、闵行区图书馆新馆、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在这一带形成了新的文化中心。

莘庄镇区地图(国内公开出版),此时框架已拉的比较大,配套已相对比较完善。

早在莘庄镇政府选择北迁到疏影路、七莘路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能看出莘庄“北进”的端倪,但因为缺少轨道交通的支持,其势头一直不及“东进”来得明显。但2015年12月19日,上海轨交12号线现有规划段全线贯通,莘庄商务区北部的七莘路站正式启用。一个新的时代在向莘庄招手,经历了莘庄老镇、东进、南拓时代之后,“北进”将是又一个热点话题。

综上所述,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目前聚集了近30万人口,商业繁荣,配套设施相对齐全,生态、宜居。在仲盛世界商城、莘庄龙之梦落成之后,加之原有遍布的大卖场,以商场娱乐和生活舒适度而言,莘庄基本不亚于浦东不少的中环内版块。如果说借助了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城市中心边缘的地缘优势,莘庄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的话,那么莘庄自身利用区域政治、文化乃至地理中心的优势,更多是依靠内在条件而获得今天的成绩。

我们可以说,莘庄不是投资拉动的,莘庄是自发地生长出来的。

下面,我们从商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配套设施来说说莘庄未来的发展。

商业配套

莘庄的商业配套主要有仲盛世界商城、莘庄龙之梦、即将开业的VIVO CITY的怡丰城、中铁诺德金街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目不暇接。其中,仲盛世界商城在整个上海来说商业面积位列前列,而即将开业的怡丰城的体量、规模、业态均能与闵行区去年开业的七宝万科广场相媲美,共同构筑沿七莘路的商业带。

从动力机制上来说,这些商业配套并不局限于本地,如怡丰城,很可能如同七宝万科广场一样,吸引闵行区以外甚至通过虹桥枢纽而来的外省游客。

商业配套发展指数:☆☆☆☆☆

教育配套

莘庄周边有不少好的教育资源。

基础教育阶段,距离莘庄不远的七宝外国语小学、文来中学、上宝中学、协和双语学校都是上海全市响当当的学校,而公办学校方面,莘光学校、莘松中学也是闵行区全区排的上号的公立好学校。

高中教育阶段,近年闵行区强势引入华师大二附中紫竹校区、交大附中闵行分校、上师大附中闵行分校、上海市向明中学浦江校区、上海市第二中学梅陇校区、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闵行外国语中学……加上咱们自己的本土宝贝,七宝中学、闵行中学、上宝中学,虽然给老师们带来了压力,但造福的是追求上进的闵行学子。

高等教育方面依托闵行区有全国著名的上海交通大学(七宝校区、闵行校区)、华东师范大学等,还将开建亚欧商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学术气息浓郁。

其发展的动力机制,有服务于闵行本土的内生动力学校,如莘光学校。也有服务于上海全市乃至全国的高中学校和高等学府。

基础教育发展指数:☆☆☆☆

高中教育发展指数:☆☆☆☆

高等教育发展指数:☆☆☆☆☆

医疗配套

莘庄商务区所在的莘庄本身有二级甲等的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目前准备往三级医院努力。而顾戴路沿线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则是上海最大的三家儿童专科医院之一,全国闻名。

而莘庄往北驱车十余分钟,嘉闵高架沿线的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园区内的一期建设项目包括百汇医院、泰和诚肿瘤医院、儿童医院、妇产科医院、康复医院、美容医院、骨专科医院,合作品牌包括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等。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会利用技术优势为患者搭建一个有特色的、注重服务质量的平台。

从发展动力机制上来说,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原本服务于闵行本土,但目前也吸引了不少松江、奉贤的患者前来就医。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的影响范围早已突破了上海的行政边界。

医疗配套发展指数:☆☆☆

当然,莘庄在许多方面尚存不少短板,还需要逐渐完善。不过,莘庄在2040规划中被列入主城副中心之列,如此这般,莘庄的发展就不会按下暂停键。

通过本文,希望大家对莘庄及周边配套设施的生长机制有所了解,对莘庄未来的配套设施有所展望。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空愁士的博客”。

【城事】小调查,欢迎参加

莘庄系列精彩回顾

【沪说】写在莘庄地铁站附楼即将拆除之际,一些难忘的片断

【沪说】莘庄1988

【沪说】莘庄不如七宝是因为一只白鹤?听听这些有趣的莘庄传说

【城事】从“去上海”到“来闵行”,闵行的这些新生代商业综合体为何这么火?

【城事】嘉闵线:未来闵行需要怎样的嘉闵线?

【城事】2017莘庄地区春运·公交实用攻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