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大队长”有多给力?被缴近350万支枪,外加5亿多发子弹
1945年12月,我军曾进行了一次实力数统计。全军兵员共计136万0304人,共装备马步枪39万4908支、短枪24239支、轻机枪9937挺、重机枪1182挺、各种炮795门。
而仅仅4年之后,人民解放军已经成长为一支550万人规模的强大军队,而且武器装备的数量与质量也比1945年底有极大的进步。
在短短四年时间中,解放军消灭了数以百万计的国军美械、日械、国械和杂械部队,通过缴获的巨量武器装备了自己。所以我们戏称老蒋是“运输大队长”,基本上其军队装备的所有武器,打到最后都归我所有了。
世界战争史上,这样取之于敌,愈战愈强,在极短时间内就取得巨大战果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
在解放战争中,我军所缴获的武器从飞机、军舰,再到大炮、坦克,类型可谓是极其丰富,而在缴获武器中最基本的就是枪械和弹药了。
我们这篇文章就来聊聊解放战争中,我军缴获枪械及弹药的概况。
枪械中,机枪的重要性要比普通的马步枪更大,前文所述1945年底时我军轻重机枪合计不过1万余挺,而在解放战争中我军缴获的机枪数量则几十倍于此数。
据统计,解放军共计缴获重机枪3万1083挺、轻机枪16万8609挺、冲锋机枪12万0017挺、高射机枪249挺,合计31万9958挺。
机枪缴获量尚且如此,而马步枪的缴获数量就更大了。
据统计,在解放战争第一年,解放军共计缴获各类马步枪37万6677支;
在解放战争第二年,解放军共计缴获各类马步枪51万8086支;
在解放战争第三年,解放军共计缴获各类马步枪101万9794支;
在解放战争第四年,解放军共计缴获各类马步枪107万7701支,
在4年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合计缴获马步枪数量高达299万2258支。
在这四年中,解放军还分别缴获短枪12241支、25116支、53133支、78303支,合计为16万8793支;分别缴获战防枪82支、108支、390支、281支,合计为861支。
以上解放军缴获长短枪、轻重机枪、战防枪的总数高达348万1870支/挺。
有朋友可能会有疑问了,不是说解放战争时期歼灭了800万蒋军吗?怎么缴获的枪支还不到350万支/挺呢?
其实不少朋友在关于当时军队配枪率的问题上一直是有认识误区的,即总是认为每个士兵至少都会有一把枪。
实际上在当时的军队编制情况下,不会也不可能是每个人都有一把枪的。
在当时的军队中,只有纯步枪兵基本是人手一支枪,但我们也知道,一支军队中不可能人人都是步枪手。
比如在机枪连中,有相当一部分士兵是没有配枪的;在炮兵部队中,没有配枪的人员就更多了。
无论机枪兵还是炮兵,这还是单纯的作战部队,而在军队中还有大量的机关、军校、后勤等单位,即便作战部队中也有大量辅助人员,他们中配枪率也很低。
此外,当时我军缴获蒋军枪械的效率虽然很高,但因为战争中炮火损坏以及蒋军随地遗弃枪械等因素的存在,也不可能说所有武器都会被缴获。
因此我们便会看到歼灭了1万人左右的部队,单纯看缴枪数的话可能只有4000支,甚至是3000多支,如果是相持战斗或阻击战斗的话,缴获量相对于歼敌人数的比率还会更低一些。
这个军事常识虽然在之前的文章中强调过很多次了,但还是有一些朋友不太理解,在这里我们就再强调一遍。
当然,在实际战争中造成缴获量相对歼敌量较少的另外一种因素也应该考虑在内:
在战争中,激烈战斗往往是连贯进行的,有的基层单位自身伤亡很大,未及或无法统计详细缴获量;还有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在战斗中缴获武器后直接就使用了,这种情况下,很多缴获的武器是没办法再上报的,我们要注意到这一点。
以三大战役中战斗最为残酷、敌我两军伤亡最大的淮海战役为例。
整个战役解放军共歼灭敌军55万5099人,主要缴获有火炮4215门(含迫击炮、火箭筒之类),轻重机枪14503挺,长短枪151045支,飞机6架,坦克装甲车215辆,汽车1747辆,马车6680辆。
很明显,相对于歼敌人数来说,缴获枪械的比率就较低了些。
而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的伤亡和损耗程度也是三大战役中最大的,共计牺牲25954人,负伤98818人,失踪11752人,战斗损失合计136524人。在武器装备方面,损耗坦克1辆,山炮、野炮、榴弹炮34门,迫击炮、步兵炮共219门,掷弹筒26具,轻重机枪1884挺,长短枪14588支。
由于在战役进程中,一些战斗非常残酷,缴获武器未及统计直接使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再加上激烈战斗中的炮火本身会损坏大量武器,这恐怕是造成淮海战役缴枪数相对少些的重要原因。
但是很明显,即便是在战斗最为残酷的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的作战缴获量也大大高于作战消耗量。因此一场战役之后,解放军实际拥有的武器数量还是会增加许多,胜仗越大,缴获就越大,而缴获的武器就能补充并扩大更多部队。
要知道,早在1946年的时候华东我军中便有“美械师”了,而到1948年、1949年,我军中不少王牌部队的美式武器比蒋军的精锐装备得还要充裕。
缴获枪械的问题谈到这里,那么另外一个问题来了,解放军在作战中武器可以缴获,弹药方面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不高明,因为武器可以缴获,难道弹药就不能缴获吗?在整个解放战争中,解放军除了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外,弹药的缴获量也是非常大的。
据统计,在解放战争第一年我军共计缴获子弹5748万9490发;
在解放战争第二年共计缴获子弹8299万8810发;
在解放战争第三年共计缴获子弹2亿3892万0180发;
在解放战争第四年共计缴获子弹1亿2857万6290发。
以上解放战争四年期间,共计缴获各类子弹5亿零798万4770发。
请大家注意,在战争中缴获子弹直接使用的情况比缴获枪械直接使用的情况更加普遍,所以这个缴获子弹量的统计是最保守的统计。
很显然,在解放战争中“运输大队长”不仅给我们“送枪送炮”,就连弹药也是“送”得很勤快。
关于弹药问题,其实非常重要,因为无论多少武器装备,无论这些武器装备的性能有多好,如果没有弹药的话,是断然发挥不了威力的。
关于在解放战争中蒋军的快速失败,有一部分人认为是美国在1946年7月到1947年5月的“军事禁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军事禁运是以1.3亿发子弹为开始的,因此这些人认为是“禁运”导致了蒋军弹药不足,进而造成了军事失败。
其实类似的观点很多,总是将老蒋数百万大军的失败归咎到武器层面的不足,或者是解放军的武器太强,如得到大量原日军关东军武器等。
实际上稍微一分析的话,这种说法根本就站不住脚。
例如东北解放军得到苏联转交日军关东军的武器问题,关东军在我东北被苏军歼灭、受降者只有50余万人(其余部分在库页岛和朝鲜北部)。
而众所周知的是1945年的关东军是临时拼凑出来的,一些新部队连枪械都配置不全,甚至到了缴伪满军的械以装备自己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即便将50余万关东军的全部装备(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移交给我军,这些武器数也肯定不及国军在关内受降的130万日军的装备量大,毕竟后者的装备率是齐全的。
除接收130万日军的武器外,老蒋还有美国训练装备的数十万美械部队;而在国府原有及接收的兵工厂内依旧在生产大量武器弹药,其产量仍然非常可观。
反观解放军,除了东北部队得到了部分原日军装备外,其余各大战场的解放军都是原来缴获日伪军的武器,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远不及1946年的国军。
也就是说,即便考虑到了美国在1946年到1947年间为期10个月的“军事禁运”以及东北我军得到大量原日军关东军的武器,但总的来说蒋军在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上,依旧占据绝对优势。尤其是在关内战场,更是如此。
但在这种情况下,蒋军依然屡屡失败,整建制军、师部队被歼的战例比比皆是——而且请大家注意的是,蒋军没有一场战役战斗是因为弹药不足而失败的,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将弹药打完过。
以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为例,网络上关于国军整编74师因弹药不足等客观原因导致失败的文章有很多。
但是查阅解放军在孟良崮战役中的缴获,其实就会发现问题了。
在孟良崮战役中,解放军共缴获山野炮28门,步兵炮和战防炮14门,大小迫击炮235门,轻重机枪987挺,长短枪9828支(其中冲锋枪2482挺),火焰喷射器11具、掷弹筒18个、火箭筒43具,炮弹7202发,枪弹208万2580发。
在孟良崮战役爆发前不久,整编74师统计全师武器械弹量,弹药总量不到300万发。孟良崮战役时,即便有所补充,但也不会超过太多。
可是大家都看到了,在孟良崮战役中解放军仅仅是缴获的子弹数就高达208万发,这个数字可不仅仅是水冷式重机枪的弹药量。有如此大量的弹药被缴获,说整编74师是因为弹药不足才输的,显然说不过去。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整个孟良崮战役中,解放军的子弹消耗也不过200万发,但缴获量竟还略高于消耗量。
在激烈的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消耗各类子弹2014.9万发,而缴获子弹数为2015.1万发,子弹缴获数依然要略高于消耗数。
这是打得比较艰难的战役,而在较为顺手的歼灭战中,解放军弹药的消耗更是远小于缴获量。
以1947年的莱芜战役为例,我军消耗各类子弹130万3725发,但缴获子弹数则达到256万7905发。
以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为例,我军消耗各类子弹697.4万发,但缴获子弹数则达到了2435万发;以平津战役为例,我军消耗子弹499.5万发,缴获子弹1207.2万。
缴获的子弹不仅大大抵消了解放军的弹药消耗,更为解放军积攒了发起下一次战役的弹药储备。
要说在何种情况下,解放军的弹药消耗大于缴获量,那就是在攻坚未能得手、阻击战或者是打成相持的战斗中。
但即便考虑到这种因素,通过缴获国军弹药来补充自己依然是解放军最为重要的补给渠道。
在这里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军工生产要素也不容忽视。
由于当时能大量缴获枪械、火炮,我军军工生产的重点也在于弹药。我军使用的子弹、炮弹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我们自己的兵工厂生产、复装的。
不过因为子弹缴获量相对大,炮弹缴获量相对少,因此当时军工生产中又以炮弹生产为重。如在淮海战役中,我军消耗炮弹67万9943发,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便是“大连造”。
我们本文重点谈的是缴获子弹数,因此关于炮弹及军工生产就不展开谈了。
总的来说在解放战争中我军的马步枪、机枪等枪械基本是来源于缴获,而在弹药尤其是子弹中,统计到的5亿多发子弹也是非常大的数字了,很好地保证了我军的作战进程。
所以在解放战争中,我军是越打越强,蒋军是越打越弱,短短几年时间800万蒋军便兵败如山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