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目字里的假认真
数目字里的假认真
一种理论,当它开始普及,开始流行,开始时髦,也就注定了会很快被用滥,被庸俗化,脸谱化,弱智化。比如你从各种影评那里都能看到的“生殖器崇拜”“俄狄甫斯情结”一类的概念,就好像符咒,仿佛念咒的人念完了之后,忽而自己整个人都高级起来了一般。
弗洛伊德老先生活着的时候就被批评理论的“泛性倾向”,他要是知道后来者把他的理论搞成了如今这个样子,估计棺材板是摁不住的。
高举“回到弗洛伊德”大旗的拉康亲历了弗洛伊德理论被庸俗化弱智化的过程,于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理论,他老兄借来各种更高级的符咒,云里雾里,虽然这给研究他的思想带来了不少困难,但在避免庸俗化和弱智化这一点上,做的却是异常的成功。满大街的影评人、剧评人、文学评论人,一大坨口口声声弗洛伊德的,鲜有几人敢拿拉康出来标榜自己?捎带手的,连拿拉康做影评的齐泽克也因云山雾罩而免遭毁弃。
这阵子开始流行用数目字来管理生活,叫标榜生活可能更确切,主要是这样几个数目字:6,150,5。
6
叫六度分隔理论。最开始还挺严肃的,后来用着用着,如前所述,不出意料,成了一句咒语。于是乎,好像你念个咒,最多需要6步,你就能关联到世界上的任何人。可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六度分隔理论是有大量的前提条件的。
这个理论的操作过程简单说是这样的:你选择一个人,问他能不能联系你要联系的目标人,如果不能,那么他要选择他认为能联系到目标人的人,将信传递下去,以此类推,最多六次就能联系到目标人。学术点说:如果你需要联系到目标人,需要一到六次有效的场域转换。注意,这里的重点是有效的场域转换。
必须每一次都要完成一次群体的跃迁,假如你只是在村里的熟人社会里面转悠,那六次六十次六百次都一样是无效的。真实的实验结论是,这个世界的普遍联系,最多也就是需要六次有效的场域转换就能够实现。极限的分隔份数,是六份。所以,理论上最多六个人之后就是马云或者川普了。而构建实际的联系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你首先得解决每一次转换的有效性问题。这就像中国足球,每次都会有理论上出线的可能,理论上……,每次预选赛刚刚开始踢的时候,我们还理论上能夺得世界杯呢。
150
也叫邓巴数字,是英国搞人类学的一个叫邓巴的人做的一个类比式的推断。他是通过猿的智力跟社交网络的数量关系,来推断出,根据人的智力,人的有效社交网络的人数,算出来最多是148人,四舍五入就150个人了。是说人最多只能同时跟150个人发生有效的人际关系。
这里面有两个地方是值得注意的:
一、这是个推测,前提是猿的社交网络跟它的智力有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能推广并适用到人的这个更为复杂的社群中来。所以,假如你真的到达了150这个有效范围的极限处,会发生什么,很难说。
二、假如这样的适用是成立的,那么也是有效社交网络,不是单纯的社交网络。也就是说这样的社交网络是活着的,而不是那种“我们不联系,但是我们彼此间仍然怎样怎样”一类的幻觉社交。同时,这是个限度,意思是说,超过了这个状态,人就hlod不住了,不是说人人都存在着150人的有效社交圈,有些人积极些,努力些,有效社交多些,另一些人,懒一些,笨一些,有效社交少一些。说白了,你未必努力到触及人类智力的可能边界。
5
五人定律,大概是说,社交圈子小于5人的时候,属于社交不畅,多于5个人之后,圈子就会急速膨胀,但同时急速膨胀会造成社交质量的下降。人的核心圈子大概是5-10人的样子。这里的数字也不是绝对的,算出来5这个数目字的算法有个前提假设,是假定这个人每天用在社交的时间是两个小时,然后算出来的这个数字。
这个理论的好处在于,通过这个规律,人能大概知道付出多少精力在社交上头能建立大概多大的社交核心圈,这个核心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个人是怎样的人,所以有人这个应用总是被用来观察一个人,看他的核心社交圈的五个人的平均值,大概就能知道这个人的样子。
但这毕竟是外部观察,这个规律能给的更要紧的信息是,你也是其他人5人核心圈的数值,你得是那个能提升平均值的,才有可能是合格的。于是,写成了一条共享原则。
因此,无论是6也好,150也好,5也好,都是社交网络中为人提供便利的一些工具和手段,一种看法。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限定词——“有效”。也就是说,你需要有效的行动,以便达成你想要达成的目的,当你努力到一定的程度时,目标效果就像过了抛物线的顶点那样,付出的精力不再如之前那样获得对应数量的结果,而是会有所减少。只不过,仔细想想就能发现,除了鸡汤文领域还在不停地拿这些词来壮壮声威,提提逼格,已经很少有人会提了,毕竟,我们多数人,还远没有努力到需要考虑这些边界位置的数目字的地步。所以,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更重要的不是收集一大堆这样的数目字定律,而是认真对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