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努力十年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谨以此文献给一位老友

前几天接到老友的电话,是个喜讯,他评上了硕士生导师。他语气平淡,就像在闲聊别人的事情,轻松的与自己毫无瓜葛。其实我认识他这么多年来,深知他为此付出难以计数的时间和努力,深知这份轻松背后的不轻松,还好,上天没那么刻薄,属于他的究竟给了他,没有让他无功而返。

我想说的,不是一个鸡汤式的励志传说,只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再真实不过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很平凡,我几乎肯定在人群中你一定不会注意到他,就像你我一样,都是最普通不过的路人甲路人乙。但他做成的事情,针对个体而言,又是那么的不平凡,那么的意义重大。我想,我有必要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为他为自己,也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人。

我这位老友,默默努力了十年才有所成,这十年的轨迹是这样的,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读博-评副高职称-在国外核心期刊连续发表三篇专业论文-博士毕业-评正高职称-评硕士生导师,看似再正常不过的标准程序,看起来一切都那么按部就班、理所当然,他却是认认真真吃了十年的苦头,默默无闻辛勤耕耘了十年光阴。

这就是一个普通人改变自己人生走向所必须的时间成本,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突破阶级固化所付出的代价。

我对于读博是很畏惧的,考研阴影今犹在,我这个学渣当年为了不毕业就失业,拼了老命去发奋用功,不幸用力过猛,从此厌倦了读书,导致后来视学术为畏途,只想着赶紧毕业过岁月静好的安稳日子。

读博的难度可见一斑,何况还是必须拿出真材实料的高含金量博士。他的博士读的很辛苦,一方面要工作、照顾家庭,一方面要兼顾学业,从此没有了闲暇时间,放弃了大部分娱乐爱好。每天下班,把自己关在狭窄的书房中,苦着脸对着笔记本,一根接一根不停歇的抽烟,仿佛烟一断,那忽明忽暗的思路也就断了。

我明白他的痛苦,写论文就像生孩子,肚子里没有东西怎么生得出来,只有生生把自己憋出内伤,好了,我说的是自己。

我读研前几年基本是雾里看花,说实话自己也不清楚究竟学到些什么,到了毕业前夕交答辩论文的时候才慌了神,从不抽烟的我那时突发烟瘾,必须每天一包烟伺候着,其实都是愁的。

到现在自己也不清楚那篇七拼八凑的论文是怎么作成的,肚里没东西,只好到处借,去网络借、去图书馆借、去几百年前的古人那里借,东借西借,好歹卸货完事,只是那篇涂脂抹粉的论文乍一看齐齐整整还算个端正模样,细看可就......

可我这位老友真不简单,就这样苦行僧的日子过了好几年,终于一鸣惊人,一连三篇国外SCI,纯英文。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衣食无忧,也算一金领,还能如此玩命,每当想起这些,都让我这个安于现状的晚辈脸上一阵阵发烫。

博士总归毕业了,可评职称的道路依然坎坷,按说他的软硬件都很不错了,也接受了上天的种种责难,可如唐三藏取经一般,自以为功德圆满之时还有一难必然等着你,真是逃也逃不掉。

先是报名受挫,评审机构不知为何原因否认他以博士学历报名的资格,无奈之下只好改用硕士学历报名。后来,终于交齐了各种材料后,突然发现其中一项材料存在重大纰漏,又手忙脚乱的终于赶在最后一刻补充完善,险些前功尽弃。面试时,被几位专家各种刁难,气得他直跟我跳脚骂娘,以为自己彻底完蛋,最后剧情又一百八十度大反转,全票通过。一切就像周星驰在《唐伯虎点秋香》里的一句经典台词: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实在太刺激了。

至此,一切尘埃落定,他成为部门里最年轻的同时拿到正高职称和导师资格的双料王。

终于成功逆袭,他也心有余悸,发誓再也不过那种劳心劳力又前途未卜的日子了。

上天或许很吝啬很冷漠,不以成功轻易许人,对于失败者也无同情之心,但总会对那些百折不挠、愈败愈战的勇士高看一眼。有他这份心气和努力,我相信,即使在自己看来前途未卜,但上天世事洞明,也不会亏待这样的痴种。

他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他在埋头学术的同时,居然见缝插针的考取了驾照,更以不可思议的毅力,在去年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减肥四十斤,成功瘦身。过去的他长期伏案劳作,体态臃肿、精神萎靡,现在体态匀称、面容刚毅,说话时声音洪亮如钟,真如脱胎换骨一般,不少久未见面的朋友简直不敢相信他如此大的变化。

他瘦身速度快,不是靠什么灵丹妙药,也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甚至有一点简单粗暴,只是每天坚持走路,风雨无阻的走路,每天坚持一二十公里。他坦言,坚持走路的困难程度不亚于做学术,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勉励,只有自己一个人机械的走着,走到大脑一片空白、筋疲力尽为止。有的时候走着走着会觉得自己像一头被蒙着眼拉磨的驴,被生活驱赶着,不知道目的何在、不知道意义何在、也不知道希望何在,就是条件反射般的不断迈腿前进,重复重复再重复,有时候天气不好,心情也会非常灰败,边走边忍不住痛骂自己白痴傻瓜,又在浪费时间做一件看不到任何希望和收益的事情。可是第二天,他仍旧去走路,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强力推动着他,让他身不由己,无法停止。

他告诉我,他就是这样做的,就像阿甘一样,傻傻的坚持着,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效果,后来当他把走路作为习惯,已经完全忘记当初目的的时候,他开始一点点,丝毫没察觉的瘦了下来,只是那时他已经不关心自己的体重了,他已经对走路上瘾,瘾很大,最开始减肥的初心反而不再重要,被渐渐淡忘了。

记得我们刚结识时,我刚到重庆,他也先到几年而已,两个人有老乡的情谊在,又意气相投,很快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他告诉我,他出生在一个普通,或者说连普通都够不着的贫困家庭,他远离故乡,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追求什么理想,完全是生计所迫,在这里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刚开始几年,只有他一个人在这里,没什么朋友,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房子醒来,经常会恍惚间觉得自己不知在何年何月何地,有时担心自己就这么睡过去了,估计十天半个月都不会有人知晓。

那时的他已经三十几岁,可在一个中年人坚强和成熟的外表下,仍旧深藏着的一颗孩童般敏感的心,在遥远的异乡,这种本能的对陌生环境的害怕和抗拒会被放大,他会孤独、害怕,也会沉郁、焦虑。可是这一切无处诉说,他所能做的就是默默忍受,或者找点事让自己忙起来,努力忘掉这些心绪的扰乱。

他就这么一路踉踉跄跄走过,虽然姿势可能不太好看,可还是走了过来,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慢慢站稳了脚跟,凭着自己那股执拗的劲头终于在自己的领域中闯出一番名堂。可以说,这些年来,我也见证了他的成长,看他从弱小到强大,从一无所有到小有所成,看他越来越有自信,脸上越来越有光芒。

仔细想来,我们身边其实从不缺乏这样的人,他们多数时候默默无闻,不宣扬,不吵闹,却是最不惜力气用功的那个。他们一无所有,赤手空拳,只靠自己微小的力量慢慢崛起,我们从未注意过他们付出多少辛劳和汗水,承受多少压力和痛苦,有没有焦虑,有没有失眠,有没有独处时流过眼泪,但当你注意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脱胎换骨,早已改变了过去的模样,成为一个更好更强大更自信的自己。这时,我们不禁会望着他们的熟悉背影,内心发出由衷的赞叹。

(0)

相关推荐

  • 本硕双非学姐谈985学校考博经验

    博士二年级老学姐,沉浸在写论文的"快乐"里无法自拔,回想漫漫长路,一路走来,有坎坷也有成功.在这里谈谈自己考试的经验,其实算不得经验,应该是自己考博路上的感想,和大家分享,也希望给 ...

  • 评职称发表论文选择投稿学术期刊杂志应该注意什么

    评职称发表论文选择投稿学术期刊杂志应该注意什么 评职称发表论文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地方或者单位下发的职称评审条件,看里边对发表论文学术期刊杂志的详细要求,比如:刊物的级别.收录的网站.文章的字数.论文发表 ...

  • 我的博士论文后记

    写完博士论文的时候,实验室外面的一树樱花正开得粉红.实验室在一片林子里,环境很不错,然而在我的印象中,两年多来,我从来都没有注意到过这棵樱树.等我特别注意到它的时候,我的博士生涯已经进入尾声.还好,在 ...

  • 那些看似努力认真工作的人,在公司里却不能做长久,你说为什么?

    职场里,千万别看表象,看本质和动机. 一.职场里,每天上班摸鱼偷懒,到底是精明还是愚蠢的行为? 五一假期里,带孩子去动物园,来了一次近距离的亲子互动体验活动. 孩子一到现场就十分兴奋,看到了很多喜欢的 ...

  • 聪明的人,在努力,优秀的人,在付出,精辟

    人可以活在卑微的世界,但是不能忘了武装自己,人可以活在沧桑的世界,但是不能忘了改变自己,人可以活在无奈的世界,但是不能忘了超越自己. 时间可以让自己十分优秀,人生路,可以让自己十分聪明,别丢弃时间,别 ...

  • 如果四十岁的人胃、脾、肺、肾都不是太好了怎么锻炼能好呢?

    你好,我今年也快四十岁,以前确实身体虚弱很久.现在身体倍儿好,性能力40轻轻松,每天工作14小时不累不困. 所以对于什么运动,可以改善我们的体质,对身体好.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见解,毕竟我从身体不好到现 ...

  • 十神看女人性格怪癖

    十神看女人性格,怪癖: 1.正财格女人:AA制度是个习惯 和正财格的女人一起出去餐厅吃饭记得带上钱包,因为正财格的人的吃饭习惯是各付各的.有意思的是,她们打的士时,算钱的时候也坚持做够公平,就算计到小 ...

  • 明知以后会死,还要努力活着,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

    来源 | 网络  · 主播 | 周周  01  人静时,躺下来仔细想想,人活着真不容易,明知以后会死,还要努力的活着,人活一辈子到底是为什么? 复杂的社会,看不透的人心,放不下的牵挂,经历不完的酸甜苦 ...

  • 这十二种人最长寿,你看看有你吗?

    一. 糊里糊涂者-长寿:二. 自然入睡者-长寿:三. 腹中食少者-长寿:四. 心中事少者-长寿:五. 浪漫乐观者-长寿:六. 老来微瘦者-长寿:七. 饶人百忍者-长寿:八. 胸怀宽阔者-长寿:九. 顺 ...

  • 德军在苏联的寒冬中冻死十几万人,为什么不燃烧树木取暖?

    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前苏联发动了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的入侵行动,这比原计划推迟了一个多月.正是这一个多月,导致德国输掉了德苏战争. 希特勒原计划要在苏联寒冷的冬季到来之前拿下莫斯科,但是战役开始 ...

  • 一棵树,二十几代人 ▏《济源文学》2021(005)

    门前的老槐树 孔小军 门前的那棵老槐树又大又粗,树围约三四个人才能合抱得过来,燥裂疤拉的树皮布满青绿的苔藓.老槐树古枝遒劲,郁郁葱葱,几股粗壮的枝杈直挺挺地高出我家窑院崖头有好几丈,几个一层一层摞起来 ...

  • 历史上真实的金陵十三钗,21人试图拯救二十四万人,结局并不美好

    历史上,日寇在南京做过一件不忍言说的惨案,这是华夏历史上无比黑暗的一段时光,但是在这一段时光之中,也有一些人性上的闪光.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就是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历史原型,只不过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