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闽西永定行(5)
(游记)闽西永定行(5)
文|01一线
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依据年度计划和本次采风安排,在做好疫情期间安全要求前提下,庚子年2020年10月11-13日,开始了福建长汀、永定、上杭三县9(区)采风活动。10月11日下午,我们庐陵诗词学会采风团走进了闽西古城汀州府现龙岩市长汀县。在那游览了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翟秋白烈士纪念碑(馆)和杨成武大将纪念馆等地方。探寻了红色文化和汀江岸边的古建筑群及其历史文化。次日上午,参观了长汀距城约25公里“一山一水一寨”的丁屋岭,去感受了长汀古城的山寨客家风情、特色美食和这里的绿色文化,去读了丁氏祖先在丁屋岭开基繁衍的故事。接着,开始了本次采风主要之旅,去参观了龙岩市永定区两处土楼群民俗村客家文化。
永定旅游资源丰富,有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客家风情旅游。“东楼西湖”是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之一。永定是纯“客家故里”,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有着“南方矿区”、“烤烟之乡”和“土楼之乡”之称,是福建土楼的发源地和核心分布区。现有土楼2万3千多座,其中圆楼360多座,遍布全区(县)24个乡(镇)。永定客家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内涵丰富著称于世,是客家文化的结晶,堪称世界民居建筑之一绝。2008年7月,永定客家土楼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12月,永定县荣获“中国旅游百强县”称号。这里的土特产主要有烤烟、永定菜干、红柿、万应茶和巴戟天等。特色风味小吃主要有麒麟投胎、孔明借箭、乱石雕花、八脆醉仙、菜干扣肉、牛肉丸、芋子包、八宝饭、四果汤、白斩鸡(鸭)、糍粑等。
永定土楼,又称筒子楼。最古老的是馥馨楼,位于湖雷镇下寨村,是福建现存最早的土楼,建于公元769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福建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这里的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其中有殿堂式楼、五凤楼、长方形楼、正方形楼、三合式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走马楼、日字形楼、曲尺形楼、吊脚楼、半月形楼、圆形楼、前圆后方楼、前方后圆楼、椭圆形楼等20多种建筑形式。永定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在众多的土楼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凤楼、大的方楼和圆楼。永定土楼于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湖坑镇洪坑村的土楼民俗文化村,是目前开发为观光最成熟,规模最大的土楼风景区,有土楼福裕楼、奎聚楼、光裕楼、如升楼、福兴楼、景阳楼、庆成楼、玉成楼、庆福楼等四十多座土楼。其中振成楼最具代表性、福裕楼是五凤楼的代表、奎聚楼,应山势而建,这三座楼极有特色,已列为文物重点保护。土楼坐落之广,非直接前往参观,难以想象,福建西南土楼主要密集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交接山坡地.楼以方型及圆型为主,据说是因地制宜。外部是土墙,里边为木结构,土墙的基础是鹅卵石。墙下厚上薄,但上有一尺多厚,下有一公尺多厚。亦有五凤型,椭圆型,八卦型,永定最多,将近二万多座。南靖亦有一万五千多座。永定以客家人为主,南靖为闽南人.土楼内有水井和排水,门大多只有一个,多的有3个。门比较结实,大多包了铁皮,晚上大门一关,非常安全。房间的窗户较小。土楼的中间是祠堂(也有独立建造的祠堂)。远处看去就是一个堡垒。
土楼是一个句号,却引出无数个问号,无数个感叹号,它等着人类去挖掘。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在世界的东方缓缓升起……永定土楼,又称筒子楼,俗称“生土楼”。据说永定先人过去因贩卖烟土而造就了“土楼之乡”。
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小社会。客居异地的客家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的自给自足,而土楼的结构及功能充分满足了这个小农经济的特色需要。楼内的水井、厨房、仓储、卧室、粮食加工房、柴火间、猪牛舍、厕所等设施一应俱全。全家族人在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同时,又尽享几代同堂、合家团圆的天伦之乐。
客家人居住的土楼在某些功能上与长城类似,是古代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的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为防火攻,有的楼门上还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双层圆形土楼则外层开窗,除用于通风纳光外,也便于狙击入侵之敌。土楼最高层处设有瞭望台,以便了解敌情。土楼除防范外,还有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糯米、石灰、蛋清和泥土。用土石夯筑,虽说不没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外墙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混合,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楼内用黄木和杉木搭建,水井粮具备,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夏可抵暑气,冬可抵冽风,还可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
圆形土楼是客家人居住的典范民居。圆形一般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约10多米,高三至四层,共有一二百个房间。底层是厨房和餐房,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居室。二圈两层,均有30~50个房间。中间是祖堂。是婚丧喜庆的公用场所。楼内有水井、浴室、磨坊等设施。
据史料记载,一次震级测定为七级的地震使永定环极楼墙体震裂20厘米,然而它却能自行复合。这足见土楼的坚韧。
2001年始,结合土楼申报“世遗”工作,完成洪坑、初溪、高北土楼群的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2003年12月,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被确定为“4A”级旅游景区。2011年8月,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2016年1月,入选“全国文明旅游先进单位”。永定土楼,曾是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筷子篇》“明礼”部分的拍摄地。2016年,土楼景区整改成效明显,至今成为旅游一大特色。
今年10月9日至11月8日,龙岩市启动了“一元游龙岩”全域旅游活动,打响了“土楼故里·养生龙岩”这个品牌。实施了在龙岩国有A级旅游景区范围内对国内外游客实行“一元门票”政策。正好永定土楼与我们相约,让我们学会这次节后享受到了“一元游”的景区采风活动。
10月12日下午,采风团队从长汀过永定,至次日上午结束永定之行。整个采风活动在永定经历的时间最长,缘于这里的客家土楼有很多游览观赏的地方。
福建永定最古老的土楼是馥馨楼,位于湖雷镇下寨村,是福建现存最早的土楼,建于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福建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这里的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其中有殿堂式楼、五凤楼、长方形楼、正方形楼、三合式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走马楼、日字形楼、曲尺形楼、吊脚楼、半月形楼、圆形楼、前圆后方楼、前方后圆楼、椭圆形楼等20多种建筑形式。永定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在众多的土楼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凤楼、大的方楼和圆楼。永定土楼于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而福建永定最著名的土楼沟景——位于湖坑镇,形成于宋代(公元12世纪)到现代。数百座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土楼,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依山就势分布在南溪河两岸,蜿蜒十几公里,错落有致,蔚为壮观,令世人叹为观止,被称为最壮观的土楼群。如果说空中鸟瞰土楼沟,可以毫无摭拦地感受永定土楼最具震撼的一面,那么行走在土楼沟的村落之间,体味到的则是恬静悠哉的客家乡间生活。
这次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景区之旅,首站目标“土楼王子”振成楼(包括福兴楼、福裕楼、奎聚楼、如升楼、景阳楼、朝阳楼、集源楼)景区。次站是对承启楼(包括侨福楼、世泽楼、五云楼)景区的观光游览。
当日上午到达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湖坑镇大陂头洪坑村。我们由吉安本地邹导接力到当地土导李秀红带我们进村,完成了我们在那的半天旅程。在这个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洪坑村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我们主要参观了那里的土楼王子振成楼、经典福裕楼、宫殿式方楼奎聚楼和袖珍圆楼如升楼等,这些风格各异的土楼依山傍水,巧夺天工。在此,感觉山沟野碧风清,土楼古朴典雅,它们书写着客家人田园牧歌的诗意。
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我们主要观光游览了这里著名振成楼(威凰祥麟、义声载道、承基衍庆)、福裕楼(昭兹来许门、树德务滋)和奎聚楼(义种、常棣)等。
振成楼是洪坑村最为富丽堂皇的客家土楼,是客家土楼的精品,被称为“土楼王子”,占地约5000平方米,费时5年建成,耗资8万银元。此楼于1912年,按《易经》“八卦图”布局建造,卦构之间设有防火墙,院落之间通道常以屏风相隔,并设拱门,以拱门相通,门闭自成院落。楼内分内外两圈,内环有二层环形楼台,用砖木仿西洋式装修,形成“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内环有中心大厅,祖堂设为舞台,台前立有4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雕梁画栋,装饰秀丽,古朴典雅。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间圈成内圈,二层廊道有精致的铁铸栏杆。外圈4层,每层48间,八卦每卦6间,一梯楼为一单元。楼内有众多名流名家楹联,充分展示了土楼文化内涵。主楼左右两侧分别建有学堂和其他附属建筑,使整体造型像“乌纱帽”。楼内构造趋向精巧,雕龙刻凤,装修华丽。“土楼王子”振成楼的“官帽”外形是福建土楼中独一无二的,楼内中西合璧,客家文化内涵深厚。
1986年4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振成楼与雍和宫、长城并列为中国三大建筑,模型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古建筑代表在建筑展览会展出。
在空阔的振成楼前有两块显眼的石碑。从石碑上了解到,永定圈数最多,建筑面积最大的土楼为“承启楼”,最高的土楼为“永隆昌楼”,最古老的土楼为始建于唐代的“龙安寨”,它们创造了在世界基尼斯之最。大家在土楼和谐碑前既观光,又拍照留念。
观景台远观福裕楼,秀外慧中,气宇不凡,堪称为五凤楼中经典之作;站在袖珍圆楼如升楼中看天空,恍惚之间似有“井底望天”之惑……
福裕楼(壮观门),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其结构特点: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
整个下午,我们在当地土导李秀红的引领驻足讲解中,详细了解并观赏了振成楼。之后,沿此山溪(背溪、湖溪)逆流而去,走在榕荫消夏路上。一边听,一边看。时而驻足观赏,时而拍照纪念。在山溪的东南岸,我们继续沿湖东南线,一路凭览山溪对面的福裕楼,一路听讲解。累了,正好到达李导家门口。她热情招待我们喝茶解乏,品茗聊天。之后,去游览了如升楼,再折西北沿溪顺流去实地观光了福裕楼,沿山上坡去奎聚楼。
奎聚楼是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远看颇有"布达拉宫"般的气势。从高处看,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城一体,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楼前围墙上有两窗,似虎眼,建筑时便是根据虎形地理特点而设计的。设计人是翰林学士巫宜福,他与楼主林奎扬是结拜兄弟。此楼建于1834年,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6000余平方米,高约15米,现住24户,107人。一百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有20多人,海外华侨有40多人,正如大门对联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奎聚楼的建筑特点是中厅高,两厢低,经160多年风雨,岿然如山。中门平时不开,贵客来到,才打开中门迎接。楼内的檐梁雕刻也十分精美。看过宫殿式的奎聚楼,无不让人惊叹建造者因势制宜的智慧。
值得一提的事,洪坑村有座庆成楼(客家家训馆)。但是,据说,湖坑镇西片村下南溪依山傍水还有座圆形土楼叫振福楼(又称为客家家风楼),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按《易经》八卦布局设计构建,山清水秀、风光旖旎、高贵雅致;厅堂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石刻楹联众多,被人称为“土楼公主”,有着“最秀丽的土楼”之美誉。振福楼共有两环,外环高3层,直径43.5米。“凤起丹山秀,蛟腾碧水环”。楼内用了许多石料和砖料,雕刻精细,是一座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土楼,被称为振成楼的“姐妹楼”。客家家风楼共有10个展室,分为厚德篇、忠孝篇、耕读篇、勤俭篇和清廉篇等5个部分,展示了41个客家传统文化中慈孝、忠诚、仁惠等优良家风故事。较完整地向人们展示永定客家家风文化内涵,成为传承优秀家风的好场所。
次日上午,我们去瞻仰古田会址。之前,经李导提示,邹导应大家所愿,引领我们驱车往东去游览了永定土楼景区高头乡高北村土楼王景区。那里有个旧圩,也设有汽车站和游客服务中心。上山沿山路步行到达大名鼎鼎的承启楼。土楼王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土楼有承启楼、五云楼、世泽楼、侨福楼4座土楼,其中最为盛名的是土楼王——承启楼。
承启楼是圈数、居住人口最多的土楼,被称为“土楼王”。背靠林海金山,一条小溪自西而东从土楼群前穿流而过,全村多为江氏族人。承启楼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另有说法是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代江氏族人经过八十三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建成这座巨大家族之城。2010年胡JINGTAO视察永定客家土楼,称赞土楼王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这也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真实写照。
承启楼全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1.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计400个房间。整个建筑面积为5376.17平方米。“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鼎盛时期住过800多人,像一个热闹的小城市。台湾政要吴伯雄先生曾亲题“福建土楼王”。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该邮票在日本被评为当年最佳邮票。我们采风队在那进进出出,转来转去,不停在那了解风情,拍照留念。
承启楼西侧几十米处的侨福楼,始建于1962年。圆形土楼,坐北朝南。是楼主在海外的兄弟筹资兴建。直径45米,高3层,内通廊式。全楼有30间,设1个大门,院地开阔透亮。第二层通廊由木质结构悬挑,第三层通廊挑出更多,且设腰檐,檐下以木板封闭作贮藏室。祖堂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在后侧中轴线上,向内院突出,正面有4根西式圆形石柱。内院以花岗石铺地。楼前为外围墙围合而成的院落,设外大门。每年建一层,三年建成。侨福楼的结构是单圈圆楼,高三层,中为天井,底楼正对着大门中间有一个厅堂。楼外有一圈围墙包围着,围墙上设有外大门,形成一个院落。这座楼因出了11个博士而闻名于世,又被称为博士土楼。
承启楼东侧的世泽楼,为长方形土楼,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另一说是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1929年毁于战火,1931年按原状重建。土楼坐北朝南。大门口地面有鹅卵石铺成的古代钱币模型,它象征着招财进宝之意。楼内一门、二井、三堂、四梯,设计合理,完全符合家族群居的特点。占地约5100平方米。高4层。宽40.8米,11开间;长41.2米,12开间。每层38开间。主墙厚1.6米,一、二层不开窗。一、四层为内通廊式,二、三层四面各有两间伸至回廊外边,不能相通。二层以上不设厅堂。楼内侧每隔一间以生土墙承重,每两间之间以土坯砖相隔。中厅已废,两侧为石木或土木结构单层厢房。后厅为祖堂,上方悬挂匾额“邦家之光”。全楼设4道楼梯、1座大门,内院两边各有1口水井。楼门石刻楹联为“世传勿替家声远,泽本遗风椒衍长”。
高头乡的高北土楼群是“福建土楼”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之一,是永定土楼的代表,楼群分布于永定县东南的高头乡11个自然村内。除了之前介绍拥有“圆楼之王”美誉的承启楼外,还有历史悠久的五云楼、世泽楼以及近些年建造有“博士楼”之称的侨福楼等土楼,众土楼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呈现一派美妙无比的田园风光。
另外,此行未到达的几个著名土楼,比如,位于抚市镇的永隆昌楼,以高大著称,为最花工日的土楼,该楼因受地形限制,部分以沙滩为基地,填平工程特大,从填坝动工到整修完工,前后整整花去28年。主楼高五层半,占地都有一万多平方米。是方楼与五凤楼的组合建筑。主楼有福盛楼和福善楼两座,合计有92个厅,746个房间,144座楼梯,7口水井。而位于高陂乡上洋村的遗经楼,为高度最高的土楼,始建于1851年(清咸丰元年)。外墙东西宽136米,南北长76米,占地10336平方米。其后座主楼高17米,5层,共有房间二百六十七间,51个大小厅堂主楼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连着一座四层的楼房,并与主楼平行的四层前楼紧紧相接,围成一个巨大的方楼,如此环绕形成一个大“口”字,共有280个房间。里面又有一组小“口”字形建筑,形成一个独特的“回”字形整体造型。真是“门中有门,楼中有楼,重重叠叠”,当地人都称它为“大楼厦”。中间为祖堂。前楼一左一右建有两所学堂,楼内子女可以在楼内就读,学堂中间是个石坪,前建有大门楼,大门高6米宽4米。在主楼后面有花园一座、鱼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设建筑。又比如,处在湖雷镇下寨村的馥馨楼,被誉为最古老土楼,也是现存最早的土楼。建于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永定客家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占地1275.76 平方米,高四层,墙身通体以生土夯成。馥馨楼没有石基,这是沿袭了中原先祖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充分说明了永定土楼与黄河流域传统民居的渊源关系。楼四周有四米宽的护楼壕沟,门前设有吊桥通行,其底墙生土掺拌有石灰、红糖,坚固无比。堪称中原古代建筑文化的活化石。
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创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永定土楼不仅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还有着博大的客家人精神文化。这里的建筑无不通透折射着中国的《易经》文化,这里的楼名、牌匾、门联无不辉映着中国传统耕读文化。比如,在振成楼与承启楼中有这样的楹联:“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干国家事,读圣贤书”;“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承先人遗训,启后辈良规”,就是说只有继承祖宗的勤俭美德,以耕读为本,崇文重教,才能成为家族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耕读为本,崇文重教”是客家文化较为显著的特征,并且这一文化特征在客家人的践行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他们成功的基石。
土楼楹联一个最重要、最实际的功能,是教育整个家族后代如何为人,如何处世,如何进取,如何成为能量大有本事的人。
如此强调人的良好教化,关注人的发展是一代代土楼人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总结起来的“法宝”,这“法宝”一面融合了儒道传统文化思想,一面融合了土楼先民开疆落户寻求发展的精神。
所以,成为什么样的人?客家土楼楹联也在尽力勾画和回答这一问题,我们从永定四千多座土楼的十万副楹联中发现了“完美的”土楼客家人形象——讲孝道:慎终追远;守本分:耕读为本;讲勤勉:开拓进取;有德行:诚信善良;忧国家:兴家报国;重文化:崇文重教。
文化即人化,土楼人“孝”“本”“勤”“德”“国”“文”的形象,其实就是客家文化的具体表征。总体来说,永定土楼楹联数量繁多,特色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作为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此次外出永定采风作业之四,为不虚闽西之行,特《题永定土楼》习作诗一组,供学会活动交流参考!
龙岩永定土楼
中原客旅往南丘,闽越开来建土楼。
固守墙垣坚实石,构牢屋顶筑安篝。
炎黄智慧龙岩鼓,华夏名居景象幽。
仙女惊奇常俯瞰,筒花环玉月儿羞。
(二)
湖坑镇大陂头洪坑村土楼王子振成楼
初识土楼王,乌纱帽冠章。
门风依第竞,环宇墨流香。
承启家庭美,弘扬祖业光。
方圆闽秘里,天底自繁昌。
(三)
高头乡高北村土楼王承启楼
延天高北土楼王,云透苍穹旅旧墙。
八百族人曾聚福,三圈里屋乃辉煌。
承添祖念千秋业,启乐孙谋万代昌。
华夏明珠镶满地,烁今震古破天荒。
(四)
庐陵翁妪游土楼
古朴祥和巍景观,雄浑气度结华章。
卫星难辨关玄管,军界容争核膜张。
堪笑杯弓蛇凝影,哪知瑰宝玉闽扬。
庐陵翁妪圆方转,寻访聊踪发少狂。
(五)
土楼即景
客家智慧天工衬,刻写成名绝世尘。
绿水青山图底画,红岩永定土楼珍。
千番游历千方嫉,百态容姿百妙神。
但使陶公知此处,桃源从古要新人。
(六)
赞和谐土楼
合璧中西吐出新,坚如盘石哺家亲。
还嗟今日高房价,岂忘先前土屋均。
漫道行间分境物,同心永结聚精神。
他年造访应相识,笑做楼中梦里人。
(七)
赞导游礼节
红旗引领青屏合,笠妹迎宾作礼声。
骚客清新酬唱句,情痴捣鼓接哦征。
小诗心领离原曲,大爱欢随朴素行。
妙谛哀家谁第解,节高如竹似同庚。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2019年中国优秀CIO获得者,高峰论坛特邀嘉宾,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著名科技工作者。长期从事设备技术、企业管理、网络与信息技术。个人辞条列入大型文献《走进大家》、《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百度百科》、《世界名人录》等大型文献。2018年进入吉安县诗词学会理事会,担任学会理事和期刊《文山艺苑》编委,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吉安市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2019年4月13日当选吉安县文学协会副主席,担任协会期刊《庐陵文苑》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