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问计经方(二)【总第195期】
按语:近期我们将陆续刊载介绍经方辨治皮肤病思路与经验的文章,已经向大家推荐并完整刊载欧阳卫权主任的一篇—《经方辨治皮肤病思路》,读者反响强烈。今再向各位推荐张广中主任一篇《经方治疗荨麻疹探讨》(发表于《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1期),是论述皮科专病的,为便于及时学习和消化,同样分五期陆续刊出。希望这些文章能给大家带来经验,更带来启发,举一反三,在皮肤病经方证治方面取得更好疗效。
荨麻疹,问计经方(二)——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同仁文章
作者/张广中 马家驹;编辑/晓生
原文:
摘 要: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疾患。经方是中医学的经典学科,临床采用六经辨证体系。荨麻疹多有身痒症状,通过文献分析及临证体会,身痒多见于表证范畴,因此临床治疗荨麻疹当从表论治,但荨麻疹同时可见于里证、半表半里证,或表里合病。因此,经方辨治荨麻疹,重在临床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方证相应,方可取得良好疗效。总之,经方治疗荨麻疹,重在先辨六经继辨方证。
关键词:经方;荨麻疹;六经;方证
基金资助: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经费(1V 0.2011-3-05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皮肤病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皮肤病专业)
案1: 患者某,男,17岁,初诊2009年11月13日。荨麻疹3年。刻下症见:身痒,皮疹,汗出多,恶热,晨起口苦,思凉饮,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细。
辨证分析:恶热、汗出、思饮凉,辨属阳明经热;晨起口苦,属少阳病。结合舌脉,辨六经为少阳阳明合病,辨方证为小柴胡汤加生石膏、生龙骨、生牡蛎方证。处方:柴胡12g,黄芩9g,党参9g,清半夏15g,炙甘草6g,生石膏4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生姜3片,大枣4枚。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口苦已,皮疹好转。舌淡红,苔白,脉细。少阳热减,上方加生薏苡仁、败酱草各15g,以增强清利湿热,7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皮疹改善70%,出汗多,眠可,舌淡红,苔白,脉细。经治疗后里热、半表半里之热已减,邪气外露,汗出、不恶热、舌淡苔白,属于营卫不调,故给予桂枝汤加减调和营卫,祛邪外出。处方: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荆芥lOg,防风lOg,浮萍15g,土茯苓15g,苦参15g,生姜3片,大枣4枚。7剂,水煎服,日1剂。
四诊:本周未出疹。1年后随访疹未发。
按语: 经方治病,重在辨证。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提出辨各经病脉证并治,六经是以表、里、半表半里为经,寒热、虚实为纬,将百病划分为六经病。分为表实热证的太阳病,表虚寒证的少阴病,里实热的阳明病,里虚寒的太阴病,半表半里偏于阳热证的少阳病,半表半里偏于虚寒证的厥阴病,这样六经与八纲一一相应。辨六经的过程,其实就是辨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过程。
该案的六经病的判定,亦是根据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而定的,该案汗出、恶热、喜凉饮,为里实热,六经当为阳明病。口苦为半表半里热,属少阳病。六经的判定是依据整体机体的反应,身痒虽然症状表现在表,但机体却反应为半表半里和里证,故虽然身痒,却不从表论治。辨六经为少阳阳明合病,再细辨方证为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汤、龙骨、牡蛎方证。因六经、方证辨证合拍,故二诊时皮疹已明显好转,后调理而愈。
二诊时加人生薏苡仁、败酱草以增强清热利湿功效,亦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曰:“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薏苡仁、败酱草清热利湿之中有透热作用,荨麻疹反复发作的患者,多有热与湿结,如油裹面,清之不散,利之不出,故笔者常加薏苡仁、败酱草清透湿热,在皮肤疾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简介:张广中,男,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皮肤科赵炳南学术流派及传承研究、皮肤病中医特色疗法研究。课题《中医皮肤科赵炳南学术流派及其传承研究》被批准为“十一五”北京市中医管理局“51510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为课题主要设计者)。目前主持《赵炳南教授从湿论治皮肤病的经验研究》、《清热除湿汤、除湿丸治疗皮肤病湿热证的临床研究》两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为课题负责人。发表《系统性红斑狼疮401例发病情况分析》、《14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临床分析及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养阴益气解毒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探讨》等学术论文10余篇。擅长银屑病、痤疮、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