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治水8范仲淹治水3成就
苏州治水8
——话说苏州之二十五
我楚狂人
一、苏州历史上的治水7
5.范仲淹治水3
(3)成就3
范仲淹研究了五代吴越国的成功的水利建设经验,结合自己的治水实践,范仲淹对吴淞江流域的水利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修围、浚河、置闸”的“三合一”治水理念。
首先是“浚河”。
范认为应结合水流的实际状况而疏浚排水,方能趋利避害。“水之为物,蓄而停之,何为而不害?决而流之,何为而不利?”范公在巡视灾情后指出:“惟松江退落,漫流始下,或一岁大水,久而未耗,来年暑雨,复为沴(意:灾害)焉。”只可惜,此时吴淞江的泄水功能也在退化。为此,积极组织灾民“浚白茆、福山、黄泗、许浦、奚浦、三丈浦及茜泾、下张、七丫,以疏导诸邑之水,使东南入于松江,东北入扬子江与海”。经过这次疏浚,“纵遇大水,其去必速,而无来岁之患矣”,水患灾害由此减轻。
其次是“置闸”。
疏浚河道,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河道壅塞的问题,新开的河道,随时都面临泥沙淤积的风险。范仲淹主张每疏浚一条通江河道,都必须同时置闸。平日放下水闸,防备潮水侵袭,泥沙淤积;每年春天清理水闸外河道的泥沙,保持河道畅通。遇到干旱就开闸引江水之利,涝时则关闸杜绝洪水之害。“又于福山置闸,依山麓为固。旧址今尚存,人名曰'范公闸’”。这种在通江河道置闸的方法被延承下来,并在元朝得到推广。
最后是“修围”。
围田是一种在低洼地的四周筑堤来防止外水自由流入田地,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海周边沿岸。苏州大部分土地的地面高程都在4米(吴淞标高)以下,古代称之为“沼泽之地”。“浚河”仅能防洪,只有“修围”才能抗拒旱涝灾害,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吴越政权统治苏州时,修筑围田得到了高度重视。遗憾的是,宋朝统治者并不注重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致使大量围田毁废。范公十分看重围田的效用,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极力推崇道:“江南旧有围田,每一围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 浙西(五代吴越国时期苏州地区行政上属于浙西地区)地卑,常苦水沴,虽有沟河可以通海,惟时开导则潮泥不得而堙之;虽有隄塘可以御患,惟时修固则无摧坏。”范公的主张得到了朝廷的肯定与重视,诏令两浙等地整修围田,并且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得到推广。
接下来,范仲淹还准备将吴淞江的大湾盘龙汇裁弯取直。盘龙汇(在昆山和华亭之间)河道直线距离只有十里,但是其迂回曲折的路程达四十里。吴淞江下游曾有五汇四十二湾之说,可见其曲折。明代的水利学者归有光在《水利后论》中是这样解释的:“故古江蟠曲如龙形,盖江自太湖来源不远,面势即广,若径直则又易泄,而湖水不能蓄聚,所以迂回其途。”就是说在古代太湖上游的五堰还没毁掉,吴江塘路还没修筑,吴淞江流域各支流的堰闸体系还健全的时候,当时吴淞江江面宽广,离海又近,上游水量大,水流通畅,如果水道太直,湖水就不能蓄聚,所以久而久之,吴淞江下游就出现了许多的大湾。但是,到了范仲淹时代,淞江及其各大支流的下游这些蟠曲的大汇、大湾都往往会被泥沙所淤塞,每当发大水,就泄水不畅,就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对此,宋代的朱长文在《吴郡图经续记》中有记载:“江流为之阻遏。盛夏大雨,则泛溢旁啮,沦稼穑,坏室庐,殆无宁岁。”所以要使得吴淞江能有效地泄洪,就必须要将这些大汇、大湾裁弯取直。
但范仲淹没有机会了,朝廷在他完成上述水利工程后,就调他去做别的官了,“范公尝经度之,未遑兴作”从此,他就再也没有负责主持过水利建设。虽然他以后再无机会实践自己的治水主张,但是,他的治水理念却成为了宋代以后历代有心治理吴淞江流域水旱灾害的专家学者、重臣和地方官员们都奉之惟谨的不二圭臬。
吴淞江,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