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遗老顾炎武,雁门关外之行,真的是为垦荒吗
应县
应县木塔,傲然挺立将近千年。尽管它辟处雁门关外,但历朝历代,仍然是游者云集,有多少达官显贵,慕名而来,更有不少文人墨客,登临赋诗,舒发感慨,还有不少专家学者,来探寻历史的踪迹。名人因名胜而来,名胜因名人而更名。这种关系,不仅在浓妆淡抹的西子湖,号称天下秀丽的峨眉山,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等旅游胜地互为因果。在木塔也可以看到历代名人的足迹。顾炎武便是其中的一位。
康熙六年,一位白发长须脸颊清癯的老人,穿着贫士履,头戴狂生盔,骑着马,后边骡子驮着书,从太原经过雁门关风尘仆仆地来到应县木塔。这便是我国著名爱国主义学者顾炎武,当时年已五十五岁。他说“尚忆沙陀事,明宗此郡生。艰难当乱世,太息轸遗氓。凤彩留荒井,龙文照古城。焚香祝天愿,果得见升平。”通过对应县历史故事的回顾抒发了作者在明亡之后的悲愤心情,切望清统治者“轸遗氓”,使老百姓“见升平”。
顾炎武
一六四四年三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大军攻下北京,五月,清兵入关。这年顾炎武三十二岁。他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来又受到家乡昆山恶绅的陷害,从此出游。他三十九岁,就到金陵(南京),拜谒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以后多次到江淮。四十五岁开始北上,东登崂山、上泰山、到曲阜,拜孔夫子庙,到邹县拜周公庙、孟子庙,到莱州、济南。后入北京,出山海关,转到土木堡,寻找英宗大败被掳的地方。
五年后南归。不久又南行到杭州,拜大禹的陵墓,吊宋代六陵,浮钱塘江,到会稽。又北渡沂水再入京师,游盘山,历白枟到古北口。折而南,到真定、曲阳,看北岳恒山,逾井陉,达太原,又到代州,游五台山,由潼关游西岳华山。后再游山西,出雁门关垦荒于雁门北,最后定居于陕西华阴。
顾炎武自己说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成年累月在外旅行,“频年足迹所至,无三月之淹,…一年之中,半宿旅店。”但他不是一般的旅游。他是为了求得真知,寻求有补国计民生的办法。所以他用两匹骡子装驮书卷,两匹马换着骑。
到了关、河、塞、障,就找老兵退卒,询问曲折,听到和书上记述不合的,就在旅途客店翻书检查,对于山川险要,亲自勘看,研究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以明了天下郡国利害的真实情况。
雁门关
为了博学多闻,四处跑,好多搜辑资料。他注意抄书。他说,二十年来,缠了腿,背了行李游四方,就抄了二三千卷书。一到人家住下,主人以书相示,就手抄或募人抄。又各处寻找古碑遗碣,访求名山祠庙,登危峰,探窈壑,扪落石,履荒榛…有可读的,一定要抄录下来,得到一篇从未看过的文字,欢喜得睡不着觉。这种求知识的旅游,对他的《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写作和定稿都是很有用的。通过向外调查了解后写作、校正的书,比起一般闭门造车的著作有价值得多了。
顾炎武正碰上国亡家破,他青年时,明王朝的统治阶级日益腐化,民不聊生,东北满洲崛起,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但是知识界还整天清谈王阳明的理学,空谈明心见性,而万事荒疏,把个明朝断送了。这样,他主张“博学审问”,求是非的所在,主张“行已有耻”,对国家社会有益处,“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大同长城
所以,顾炎武从少到老,没有一天不看书,但他不是书呆子,而是把书上写的和现实存在的互相印证。“引古以筹今”。旅游中,他“纪政事,察民隐”,留心世事,以便经世致用。他的学生潘来说他:“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
也正是出于此种情怀,才于清康熙六年到山西。与朱彝尊、屈大均、傅青主相晤于太原。这年与李因笃等二十余人垦荒于雁门之北。在去大同的途中,来到应州的。
顾炎武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