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诗画 | 云关雪栈图页
诗歌赏析
【译文】
滚滚黄河水环绕着长安,河上秋风阵阵,几行大雁从空中飞过。戍边的士兵越过护城河时尘沙阵阵,将军整装待发抗击敌军。黄河渡口尘土飞杨,运输粮草的车队、船队一派繁忙;明月当空,战场格外空寂、悲凉。听说北方多有英勇善战而又富于谋略的将军,只是如今再也没有郭子仪那样的人物。
【赏析】
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李梦阳出使前线,有感而发,遂成此诗。首联以黄河、长城、秋风、飞雁等,构成北方边陲特有景象,气象开阔而略带萧瑟之感。颔联写前方将士踌躇满志的勇武形象,与首联相映衬,烘托战事将起的紧张气氛。颈联分别选取战前紧张忙碌场面与冷月当空的凄清之境,对比强烈,引人遐思。尾联由此生发,借助郭子仪之典,表达诗人深深的隐忧与热切期待,情感复杂而耐人寻味。
全诗紧扣诗题“秋望”二字落笔。诗中之景,无非“望”中所见,无不透出凄清肃杀的秋的气息。从首联两句都写到黄河来判断,诗人登临挑望的地点,很可能是在黄甫川堡。这里,边墙在侧,地近黄河,故水绕边墙之景首先映入诗人的视野。次句写秋雁南飞,既点明了节令,也使诗的境界愈见空阔、苍凉。
颈联上句“黄尘古渡迷飞挽”所写写,是诗人视线从训练场移开后在黄河渡口见到的景象。这里,尘土飞杨,运输粮草的车队、船队一派繁忙。
颈联下句“白月横空冷战场”所写,时、地都已转换。其时月亮升起来了。诗人的目光从熙来攘往的黄河渡口移到了洒满月光的阅无人声的清冷的古战场上。这是战争爆发前的沉寂,练兵场上的紧张与黄河渡口的繁忙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诗人的心不觉收紧了。一个“冷”字虽是专用以描写古战场的清冷与寒冷,但也隐隐透出诗人心上的那份寒意。
尾联抒情,从前三联见到的望中景象中自然转出。诗人深知,战斗的交败,主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想起经常听人说起的北方多有英勇善战而又富于谋略的将军,在唐代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的朔方节度使、封为汾阳郡王的郭子仪便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个。诗人感慨当时统兵的将军中再也没有郭子仪那样的人物,不禁为战争的前途充满了优虑和担心。
明代边患严重,瓦刺、鞑靼先后构成明王朝西北和北方的主要威胁,榆林等明朝重要的军镇要地,经常受到袭扰。就在诗人这次犒军期间,所到之处也无不显出大战即将降临的景象,他在《榆林城》诗中说:“旌干袅袅动城隅,十万连营只为胡。”又说:“昨夜照天传炮火,过河新驻五单于。”李梦阳不希望见到劳师动众、师老兵疲、战火连绵的情况常此下去,对于朝廷用人不当、指挥失宜又多所不满,故而在《秋望》等诗中一再呼唤郭子仪式的人物再世
佳画赏析
名称:云关雪栈图页
作者:许道宁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25.2cm x 26.6cm
收藏机构: 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绘山野雪景,天色阴沉,近景危岩寒林,一人赶着牲口,走在山涧的栈道上。山腰有几间茅屋点缀。栈道虬曲伸进山中,给人以深远之感。图中山石用钢劲线条勾轮廓,浓墨乾笔皴染,皑雪用烘托法,林木、茅舍信笔勾画,简率之中见生动之致。全图用笔简劲,笔墨厚重,画风近李唐一路而又有自己的风格,不愧为南宋山水画精作。此图不知原载何册。旧题签许道宁作,按其风格,当为南宋早期作品,无款印。曾经《宋人画册》影印。(来源:百度百科)文献记载其「老年唯以笔画简快位己任,故峰峦峭拔,林木劲硬,别成一家体」,「峰头直皴而下」许道宁中年作画行笔简快,命意狂逸,峰峦峭拔,林木劲硬,艺术上得李成真髓而有所创造,宋人评为“得李成之气”。
【画家简介】
许道宁(约970-约1052)〔北宋〕长安(今陝西西安)人,一作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人。少时狂宕不羁,喜写人物各种陋态。中年游太行山区,见峰峦峻萃,得造化感染,着意山水。初以卖药为业,有买药者必画树石一幅赠之,得者“无不称其精妙”。后艺声日隆,受官宦巨贾重视。宰相张士逊(964-1049)曾请其画居壁和屏风,张赞曰:“李成谢世范宽死,唯有长安许道宁。”其画所长者三:一林木,二平远,三野水,皆造其妙。虽法李成而命意狂逸,颇有气焰,得李成之气而自成一家。山水清润,林木劲硬,笔墨简快,风度益著。黄庭坚(1045-1105)题诗赞曰:“醉拈枯笔墨淋浪,势若山崩不停手”,“数尺江山万里遥,满堂风物冷萧萧”。传世作品《乔木图》轴,图录于《支那名画宝鉴》;《关山密雪图》轴,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渔父图》卷现藏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秋山萧寺图》卷藏日本藤井有邻馆。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乐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