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文既病防变学术思想举隅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预防理论的精髓。现将国医大师张学文关于既病防变的见解和应用心得整理如下。

强力祛邪防邪伤正

张学文认为所谓既病防变,不是简单的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和加重。必须掌握病变的内在规律,认识疾病的发展趋势,提前预判,主动预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控制在较轻的阶段,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变化。

在疾病的急性期,往往处于正邪斗争的初期或极期,是正邪斗争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强力祛邪、防邪伤正是既病防变的主要思路。如在温病的治疗中,卫分证为初期阶段,邪气尚浅,病情尚轻,往往不被重视而发生传变。张学文强调治疗卫分证一是要“弃丸用汤”。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等中成药为不少医生所喜用,但此类药只能用于普通感冒,用于温病则药力太弱,故应选用汤药,强力祛邪,以防传变。二是早期就要防耗伤津液。卫分证邪在肌表,“在卫汗之可也”,宜疏表散邪,但温病之汗法应微汗而解,不可过汗,过汗则伤津,变生他证。三是物理降温不应阻邪外出。对于卫分证恶风寒明显者,即使高热也不主张冷敷降温,因阻遏邪气外出,加剧入里反而不利于退热,可以温水或荆芥、薄荷煎汤擦浴降温。四是及早清热解毒。温热病传变迅速,不可受“到气才可清气”的约束,而是应有预见性地主动出击,及早清热解毒,否则表药未尽可能已入营血。叶天士《温热论》中“先安未受邪之地”,是说温热病伤及胃阴时,其病变发展趋势将耗及肾阴,主张在甘寒以养胃阴的同时,加入咸寒滋养肾阴的药物,以防止肾阴的耗损。这一理论可推而广之,在卫分时及早清热解毒可防止邪传入气或逆传心包,即便传入气分病情也相对较轻。

外感热病须辨明兼夹之邪

张学文认为,治疗外感温热疾病必须辨明兼夹之邪,防兼夹之邪生变影响治疗效果,使病情加重。常引戴天章《温病明辨》所说:“风热不清,用清凉药不效,即当去其热之所附,凡热所附者,非痰即滞,非滞即血,经清其热,不去其物,未能有效,必视其附何物,于清热方中加入何药,效始能捷。”提示我们在常法治疗不效的情况下,要考虑有无兼夹之邪。尤其是邪在卫、气分阶段,辨证得当可取速效,但若有兼夹证候则往往迁延病程。对于兼夹证的治疗,不必完全拘泥于“先表后里,先新病后痼疾”之法则,在确认有兼夹证存在的情况下,当同时治疗兼夹证,如卫分兼夹证有瘀、食、痰、虚(主要为阴虚)等。兼瘀血者除卫分证外,必兼舌暗或舌下瘀点、舌下脉络粗胀或瘀丝满布等瘀血证,或见鼻衄、皮肤红斑或有血丝等症。于疏散表邪、清热解毒方中,参以丹参、红花、紫花地丁等活血化瘀之品,疏散之中兼以化瘀。兼食滞者多兼恶食、吞酸、嗳气、脘胀、大便不畅、舌苔白厚而腻等,治宜酌加枳实、莱菔子、焦山楂、炒麦芽等味,积甚大便不通者加大黄。兼痰湿者兼见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头眩肢胀、舌苔黏滑,治宜在宣表化湿、芳化行气基础上,酌加枳壳、竹茹、半夏、陈皮、贝母、橘红之类,以加强祛湿化痰之功。兼阴虚者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兼见周身困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虽然热象不高,但却缠绵难愈,治宜疏表透气、滋阴养液并举,方如加减葳蕤汤加葛根等;困倦甚而更兼气虚者当以上方增黄芪之类补药,以达气阴双顾、驱邪外出之目的。

借鉴西医的认识

张学文常在治疗肾阴虚时,加用仙灵脾、仙茅等助阳之品,在治疗肾阳虚时加用枸杞子、熟地等滋阴之品。阴阳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也是阴阳传变的规律之一。在治疗高热时常根据津气损耗的情况,适时静脉注射参脉注射液,以防热极生寒、由高热转为厥脱之证。

张学文认为可以借鉴西医学对疾病发展和转归的认识,结合中医学的理论,采用中医既病防变的治疗措施。如高血压病和心、脑、肾等是该病的靶器官,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主要就是防止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这与中医脏腑相传的理论是相似的,中医治疗也要有预见性地采取防止靶器官损害的措施。高血压病靶器官的损害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中医的角度讲,主要是瘀血不断加重导致经脉阻塞的过程,因而在各证型的治疗中均加用活血化瘀药。张学文对糖尿病也常加用活血化瘀药,认为对防止出现血管、神经等慢性并发症是有益的。

矫正不良心理防情志生变

情志既可作为病因导致疾病的发生,又是影响疾病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情志生变常导致疾病发展和加重。作为医生,应尽最大努力了解患者的情志变化,通过语言、表情、姿势、态度及行为影响患者,力求改善其情绪和感受,使患者对疾病有良性或正确的认知,矫正其不良的心理和行为,防止情志生变。

小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的预见是正确行动的先导。治疗疾病时要预见到疾病的发展、变化和转归,及时采取有效的既病防变措施。根据正邪斗争的情况,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是所有疾病都适用的总规律。由于疾病和其发展阶段的不同,还应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掌握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传变规律,致病主邪之外的兼夹之邪以及情志因素都是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临床应予注意,西医学对疾病发展和转归的认识可以借鉴。(何光明)

(0)

相关推荐

  • 岳美中医学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

    研究目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的研究与传承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形式.岳美中先生是二十世纪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他为中医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

  • 跟师学习小记 -- 马大正老师学术经验举隅

     马大正老师学术经验举隅 米海霞 我作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马大正老师的学术继承人.博士研究生,跟师学习已半年有余,深叹老师学识博深,亦叹学海无涯,对于中医学习"十年寒窗",也仅 ...

  • 国医大师张学文“辨治慢性胃炎”三:验案举隅

    验案举隅 国医大师 张学文 案1 患者某,男,29岁.初诊时间:2013年1月10日.主诉:反复胃脘胀满疼痛2年. 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胃脘胀满疼痛,每于进食多时出现,有时伴胃脘烧灼感,曾 ...

  • 『名医经验』沈舒文学术临床经验-纵擒宣摄法治慢性疑难病举隅

    纵擒宣摄法是通过宣泄与固摄功能相反的药物配伍,调节脏腑机能的太过与不及.所谓脏运不及,纵而宣泄,使其张之:脏运太过,擒而固摄,使其敛之,它是"宣可祛壅""涩可固脱&quo ...

  • 张学文教授肝热血瘀学术思想及清肝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系统整理深入分析张学文教授诊治内科疾病(尤其是脑病)中常用的肝热血瘀学术思想研究;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版),对张学文教授诊治高血压病的医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探寻张学文教授辨证高血压病 ...

  • 高健生学术思想及益气升阳举陷法治疗眼科方剂 疾病临床经验整理研究

    [目的]总结高健生老师学术思想及益气升阳举陷法治疗眼科疾病的临床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发扬. [方法]1.学习老师已经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整理学术思想.2.抄方学习,记录跟师过程中老师望闻问切的特点 ...

  • 水蛭在男科病中的应用举隅 – 经方派

    水蛭在男科病中的应用举隅 分类: 经方药论 标签: 水蛭, 男科 水蛭咸苦平, 色黑, 是一味活血峻药, 功专破血逐瘀, 散结, 尤其"擅治阴疾" (性事疾患) .笔者取" ...

  • 经方临床应用举隅

    [ 大黄牡丹汤 ] 组成:大黄四两(12g)牡丹皮一两(3g)桃仁五十个(9g)冬瓜仁半升(30g) 芒硝三合熔化(9g) 用法:上药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渣,纳芒硝,再煎沸,顿服之. 适应症:肠痈初 ...

  • 经方治痹症验案举隅

    麻黄加术汤治风痹 刘某,女,40岁,1993年11月30日诊.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年余,初起未注意,后逐渐加重,近来因天气寒冷,病情加重.血沉38mm/h,抗"O"833u,类风湿因 ...

  • 中医药治疗急腹症验案举隅

    肠梗阻案 杨某某,男,34岁.1978年10月23日诊:患者持续性腹痛腹胀,阵发性加剧近2日,伴恶心呕吐,大便不通.查腹部膨隆,压痛拒按,可见肠型,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数.X线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