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换题不会做?高分答题技巧全在这3个口诀里,不看后悔!

图文转换类题综合性、技巧性较强,是中考高频考题!不仅如此,图文转换题也成为了近年来高考必考题型,是很容易失分的题型,所以,在初中阶段,彻底搞定图文转换类题型很有必要!

这类题看似类型多样,不好把握解题方法,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前段时间,简单学习网名师李华老师就【图文转换】这类题型进行了一次直播,揭秘了图文转换题型的高分技巧。今天小V就把直播干货整理出来,帮同学们彻底搞定图文转换,稳拿分!

01

什么是图文转换?

在说图文转换之前,李华老师想先跟同学们分享一道数学题。

说“妈妈买回5块饼分给兄弟4人,怎样分才是最公平合理的呢?”

有一个小朋友在下面写了这样一个答案:可以给妈妈一块。

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说,这答案可以说是胡扯。但是从语文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我们应该去掌握的东西,它并不要科学,它要的只是文学化、抒情化的表述

甚至有人做了这样的特别理性、抒情的评价:简单的数学题,长大了自然会算,复杂的爱,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图文转换要跟同学们所分享的东西:图文转换既考语文,也考人生!

所以,什么是图文转换呢?

图文转换其实是【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里面的一个门类,所谓的【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是要求根据提取的文字或图表信息归纳内容,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

中考当中,图文转换类试题的考查一般分为2类:

① 图表类试题的考查,叫做表。

② 图标类试题的考查,叫做图。

而且你会发现所谓的图表信息的概括,更难的是考图,更多的是考表。从初一到初三,再到中考,几乎每一张试卷上都会出现图表类试题。

所有的图表类试题又分为三类:

① 数据有规律

② 内容分类

③ 比较的结论

今天我们就通过三个图表类试题的典型例题,重点说一下图表类试题的三类考查方式及答题套路。

02

图文转换题型的高分技巧揭秘

No.1

数据有规律

数据有规律类的图表是中考当中最常见、考查最多的一种图文转换的类型,做这类题的核心其实就六个字:用数据看趋势

具体应该怎么解释呢?我们通过一道经典例题来理解一下。

拿到这样一道题,我们首先能看到这个题目是由三个部分构成(其实,任何一道规范的图表类试题都应该由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

① 题干

② 表头,也就是图表的题目

③ 图表本身。

知道有这三部分之后,该怎么转换成文字呢?

首先审清题干,明确命题要求,其次,从题干或表头中提取图表主语,然后研读数据,总结规律或预测趋势,最后整理答案。

如果没有你听过我的正式课,相信你看到这里的时候还是一头雾水。

所以今天,我不光要给你们思路,还要给你们一个拿了就能用的答案,那就是:时间段+主语+图表整体变化趋势。

Ⅰ. 先找时间段

可能有的同学觉得,这里面没有时间啊?

我们在教你们写作文的时候,曾经反反复复强调:时间有两种可表现的方式,一种是确切的时间表达,一种是较笼统的时间表达。

像1919年,2000年,2020年,2030年,这叫确切的时间表达,具体到年份、月份、小时……,具体到时间。而像这道题目中提到的朝代属于笼统时间表达。

所以,这道题目中,我们的时间段是:从汉朝至当代。

Ⅱ. 找主语

主语一般在表头里。所以这道题目的主语是:中国历代字典辞书收录汉字字数,统计就不要了。

Ⅲ. 分析图表的整体变化趋势

关于变化趋势,只需要记住三个箭头:上升↑、下降↓和持平→。

很明显,这里面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大,所以我们可以界定,图表的整体趋势是上升↑的。

最后,按照时间段+主语+图表整体变化趋势的格式整理答案:

从汉朝至当代,中国历代字典辞书收录的汉字字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不断增加)。

No.2

内容有分类

以前这一类试题考的相对较少,但是近几年的中考中,这种试题出现的越来越多。

同样,我们通过一道特别典型例题来讲解,希望这道题能够成为孩子们脑海里树立的一个标杆。

当我们看到这样一道题,你在勾画了题干,明确了它的概括目的,并且发现它不是数据有规律的试题的时候,马上去思考:在整个图表的内容当中,是否能够按内容进行分类?如果能,就要去想应该怎么分类?

李化老师就教一种方法:先在内容中间画条线,画完线之后分别概括,但是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数据需要转述。

Ⅰ. 内容中间画条线

从表格中,你能明显看到:完好无损,损坏较轻、损坏较重和损坏严重,这就是内容有分类,在分类中间画条线。

Ⅱ.  画完之后分别概括

你会发现,这里面的词除了完好无损,其它的都包含了一个复现词:损坏,而这个复现词后边所跟着的:较轻,较重和严重,所以这三个是可以合并同类型的,概括为不同程度的损坏。(不同层级和不同程度,是内容有分类试题中常用到的词)

所以,可以分别概括为:图文完好无损和图书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Ⅲ. 数据需要转述

因为照抄数字是不给分的,所以一定要对数据做一个转述。

所谓的数字的转述有三种:一种分数改成小数或小数改成分数;另一种是概括性的数字表述法,比如说大部分、绝大多数、小部分等;第三种就是把所有数据加起来,看看每一份数据占总数的几成或几分之几。

这道题目中,所有图书的数量是十万册,完好无损的五万册图书占全部图书的五分之一,剩下的图书占全部图书的五分之四。

所以我们可以说:五分之一的图书完好无损,五分十四的图书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最后,组织一下语言: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的十万册图书当中,只有五分之一完好无损,而剩余的五分之四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所以碰到内容有分类的试题,我们要记住三句话:

① 内容中间画条线

② 长的一半合并同类项,分别概括

③ 数据需要转述

有了这三句话,内容有分类的题目就能迎刃而解了。

No.3

比较得结论

在2020年的中考中,有将近一大半的内容,已经考的都是这种图表。

所以今天,我们就以一道中考真题来讲一下这类题的答题套路。

面对这样的的图表,很明显是要通过左右两个部分的比较来得出结论的。那要怎么去比较呢?

所有的图表比较类试题,在比较的点上我们就做到四个字:求同比大小,存异分别说。

Ⅰ. 求同比大小

先看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直接拿相同的项去比大小就可以了。

比如这道题目同学和家长都捐了现金和书籍,而同学捐赠的书籍多于家长捐赠,家长捐赠的现金则大大的超过了同学捐赠。

Ⅱ. 存异分别说

分别捐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能看得出来,同学捐赠更多的是文具、玩具等自己能有的东西,而家长则是更多的从日常用品和体育用品等这种他们做主才能捐的东西去下手。

所以,我们就可以来看答案了。

A.     同学的捐助形式以物为主,家长以捐钱为主,正确。

B.      同学家捐助的积极性很高,捐赠的财物种类和数量多,正确。

如果说前边捐物或捐钱数量的多少是通过数据呈现出来的,那么积极性高就是基于数据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C.     此次活动得到了本班同学,家长的广泛的认可和大力的支持。如果B是对的那么C就一定是对的,因为它俩是捆绑在一起的。

D.     家长捐赠的体育用品数量最少,说明边远地区的孩子最不缺体育用品。很明显错误。

其实我们发现,这道题即使不讲,也能把答案选出来。

但是,真正到中考的时候,图表类试题更多的是以客观性试题出现,最后还是要自己去概括。所以,如果碰到一张图表是要比较得结论的,就记住:求同比大小,存异分别说。

03

彻底搞定图文转换类试题

最后,小小地回顾一下:

从初一开始,一直到中考,图表类的试题考查当中,关于表的考查只有三类:

①    数据有规律,

②    内容有分类,

③    比较得结论。

如果你对这三类图表类试题的考查还不明白,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图文转换类试题,建议你去简单课堂找到李华老师的课程【初三语文同步提高课程 专题 综合性学习--图文转换类试题的解答】来听。

如果你的图文转换已经能够拿满分,但是在其他基础运用方面还有欠缺,也可以找到对应的课程来听。为了方便大家寻找,小V请编辑老师整理出初中语文基础运用相关的所有课程,建议同学们收藏哦~

看完这篇文章,你掌握了图文转换的解题套路吗?关于初中语文基础运用,你还希望李华老师在直播中带你解决哪个点呢?欢迎在下方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