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药和生药  中药中的尖锐部队

新鲜是一种富含原液,经过简单的加工可以用于临床,早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生者尤良”的记载,此“生”字即是“鲜”。对危重病人,那就是必须要利器,鲜药有奇佳的疗效。早在秦汉时期, 许多古代中医有用鲜药制成自然汁冲兑使用的习惯, 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的病例。这是因为中药鲜用最能保持药物的天然特性。实践证明, 这种临床应用的方法, 能够取得很好的, 甚至是奇特的效果。

干药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传统工艺的限制,破坏了提取物细胞中的有效成份,致使药效减轻。现代科学观点来看,鲜药品质新鲜,未经加工、干燥或其他方法炮制,保持了天然的状态和分子结构,因此有效成份含量高。

例如我们中药的的附子,生附子、炮附子,药性也不同,如在本草纲目所记载附子生用则发散,熟用则峻补。

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元素曰∶附子大辛大热,气浓味薄,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浮中沉,无所不至,为诸经引用之药。 从这时里的附子包括生熟附子,因为生用则发散,熟用则峻补。

1.生附子性窜力悍,其性急,熟者气重力厚,其性缓

如冷瘴,用生附子同生姜,哑瘴以生者独用;中风气厥、痰厥与川乌、胆南星、木香同用;中风偏废、半身不遂配 羌活、乌药或浸之于克灰酒;卒中噤喑为末吹喉……皆取其生附子性刚悍,走而不守。中寒、昏厥与炮干姜水煎共饮;肿疾喘满和沉香、生姜煎后冷饮,欲下嗌之后,冷体消,热性发,痛气速愈,愈病速捷。

炮附子熟用,虽性缓,力仍厚重,适宜于久病缓图。如年久头痛与食盐捣敷太阳穴;大风诸痹,炮附子配半夏、木香除胃冷有痰;伍鸡子白调服,治久痢。

2.附子生用散寒,熟炮温补。

生附子姜汁浸、良姜末服,腊茶送服,散风寒治头痛; 房事后感、阴毒伤寒舍配生姜,发散寒毒;十指疼痛者生附子配木香等公,生姜煎服,疏散诸经风寒冷,经脉通利疼痛自止。

附子泡熟温补,以治虚寒如小便虚闭,伍泽泻,灯心水煎送;大肠冷秘,炮附为末,蜜水送之;元脏虚冷,以盐 葱、盐、枣煎水送服,炮附子末端 久泄亡阳者,伍人参、木香、

茶苓温补偿金少阴伤寒发热配麻黄、细辛、炙草温补心肾而汗之;温补肾阳,八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

3附子生用则升浮,熟用则沉降

如生乌头、生附子尖为末,以茶调服,升浮涌吐,可治风痰癫痫。寒发躁,少阴不利,配干姜、炙草,用生附子济之,能升浮通阳,此生用升浮之例。而熟附子配白石脂、煅龙骨,则沉降湿浊,治小儿吐泻;配枯白矾则治疗虚寒下血,性重而沉;配生地黄、酒少许,疗吐血固阳虚者,使胃气沉降;反胃不食,附子以石灰炮热姜汁淬后,同丁香、粟米煎服,使逆气沉降,反胃自止;眩晕风寒,浊气上逆,炮附子与乌头温补下焦,浊降清升,眩仆得愈;虚火背热,以津液调附子涂于涌泉,龙火潜降于海底,则热不灼背。

由上观之,附子生用则发散,熟用则峻补。生附子升浮,熟附子沉降。生附子性窜,熟附子性缓。这是附子运用的一般经验。

4生熟附子因药引,也可异其升降浮沉之性

如生附子配之蜀椒和食盐,可治肾气上攻,则不为升散而为降补;炮附子配生姜、黑豆,配之以酒,则引之上达头目,治疗风头痛。附子炮裂,配以姜汁,以酒为引,则回阳散寒,能治阴毒伤寒,以熟附子则因酒而引,上达巅顶。

生用到熟用药用都发生了改变,一般的中药鲜品和生品药都是了散性和泻下作用比较强,这就好比野生的老虎,性格比较烈,而现在动物园的老虎就是好比我们现在以过加工炮制的一些中药,还存在一些药性,不过药性是温顺多了。

生(鲜)升熟降,“升”是向外通达,走而不守;而“降”却是守之意,有固守的作用。鲜药在煎煮时只要把握这一个度,就可以让鲜药有升有降。鲜药在新鲜状态下,有效成份未破坏,未丢失,作用讯速。短时间的煎煮可“升”,长时间煎可“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