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建筑奇才营造的迷幻世界|走进巴特罗之家(一)

上期我们看到了巴特罗之家的外观,本期我将带你们走进这幢非凡的建筑。让我们先了解下它的历史吧,这栋楼房建于1877年,1900年被纺织业大亨何塞普·巴特罗买下。一心要树立自己形象的巴特罗在1904年决定对此建筑进行一次大改动,使其在这个富有声望的时尚街区能出类拔萃,他甚至考虑过全部拆了重建,但最终听取了高迪的建议,让这位刚刚设计了古埃尔公园的建筑师在此一展身手。整个工程于1906年完成,巴特罗夫妇一直在此居住到去世,他们的孩子继续居住到1954年才把它卖给一家保险公司。现在的业主于1993年买下,使我们今天得以入内参观。

进去之前先站在街上由下向上好好端详一下,你会对它的两个绰号会心一笑。一个叫“骨头房子”,你看那支撑窗户的细柱,像不像动物的骨骼?另一个绰号叫“打哈欠的房子”,这个二楼的落地窗就像人脸上的一张大嘴,正张开了打着哈欠呢。巴塞罗那人的幽默反映出他们对大师作品的喜爱和亲近。

往上看,墙面被无数细碎的马赛克装饰着,仿佛微波涟漪的湖面在阳光的映照下泛起的五彩光芒,而上面镶嵌着大大小小的圆盘,又似一朵朵莲花静静地浮在水面。那不是莫奈的《睡莲》吗?我觉得高迪一定是在用印象派的手法绘制一幅巨大的壁画。再看那些阳台,恰似一个个戴着面具的幽灵安静地注视着我们,好像要讲述一个古老的传说。是的,这里的确有个关于巴塞罗那保护神的传说:圣乔治屠龙。传说一条恶龙占据了百姓的水源,百姓要取水就得每天献羊给恶龙,而羊献完了只能以少女替代,要被献出的少女通过抽签决定。一天国王的女儿被抽中,正当公主要被献给恶龙的时候,圣乔治赶到,他手持长矛英勇屠龙。龙血流到地上形成十字架的形状,从此当地百姓全都皈依了基督教。高迪正是根据这个传说建造了这栋建筑的楼顶,蜿蜒的楼顶好似恶龙的脊背,那一片片彩瓦就是恶龙身上的鳞片,而高高的十字架则是插入龙背的长矛。高迪是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在十字架下方的圆柱上留下了三组字母:JHS代表耶稣,带皇冠的M代表圣母玛利亚,JHP代表约瑟夫。接近屋顶的一层有个伸出的小阳台,形似当地的一种百合花,两边的铁臂过去是安装滑轮用于吊运家具的,现在那里被开辟成为参观者照相的场所,铁臂上的照相机会拍下走进阳台者的画面,如果喜欢,参观者可以买下照片留念。

21.5欧一张的门票包含了中文语音导览器,每一处重要景点都有数字对应方便游客按键收听。我们边听边走上楼梯,这是一个通往二楼主层的单独入口。楼梯的扶手有没有让你想起动物的脊柱?

楼梯旁的天窗增加了这里的采光,而窗户的设计则让人想起龟壳。仿生是高迪建筑设计的一大特色。

这个楼梯拐弯处的柱子简直就是海底晃动的水草,包裹着美丽的珊瑚。

主层是巴特罗一家的主要活动场所,这里被高迪设计成多种样式和功能的开间。首先是一个过渡性的小房间,里面的蘑菇形壁炉造型非常可爱。

两扇小门把我们分别引向临街的两个房间。这两扇门的设计充满了优美的曲线,门上的格栅方便在关门的时候调节通风。看似相同的彩色玻璃装饰其实略有不同,左边通往大房间的门采光更好,因此玻璃的色彩更重,使两边过来的光线趋于一致。

走进右边的小房间可以看到其实它通过一扇很大的折叠门与主厅相连,这样的设计方便主人根据活动的规模调整房间的大小。

而那个主厅就是我们在外面看到的那张“打哈欠的大嘴”,透过高大的落地窗可以清楚地俯瞰外面的格拉西亚大街。窗户上下都设有可调节的通风口,窗框和窗棂形成的曲线如荡漾的水波,把我们带入一个海底世界。

再看那个如海葵般的顶灯,仿佛触角刚刚还在挥动,在水中形成一个不小的漩涡,告诉人们这里才是整栋建筑的中心。

再旁边是一个稍显独立的小屋,可以让你瞬间脱离主厅的喧嚣,而又不失窗外的美景。

鱼尾一样的窗把手让人握着感觉很舒服。

从临街的主厅往后绕到走廊向下看,窗户的铁栅栏象鱼骨一样,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没有离开海底。

建筑正中有个天井,它的扩建是高迪改造工程的重点之一,目的是增加建筑内部的采光和通风。透过这扇大窗可以让自上而下泄入的阳光散射到屋内,窗下可开闭的隔板如鱼鳃一般调整着房间内的呼吸。

顺着天井向上望去,蓝色的瓷砖自下而上由浅及深,与门玻璃的色彩深浅运用一样,高迪总是在采光好的地方用深色而在采光差的地方用浅色,以求一种光线和色调上的平衡。

绕过天井,后面是卧室、餐厅和露台。为了增强卧室的私密性,门上的彩色玻璃变成了不透明的装饰板,但是海洋的元素一点都没少。

餐厅则与露台相连。

西班牙人喜欢在露台上享受午后的阳光,高迪将这里设计得如花园一般赏心悦目。

下期我将带你们顺天井上楼,那里有个更迷幻的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