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尽奢华的“布衣”主教和化作一根蜡烛的圣龛:坎特伯雷大教堂(二)
上一篇我们讲到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殉难的地方剑尖祭坛,在这座祭坛的右边有个指示牌,上面的箭头引导我们走向一段下行的台阶,略显昏暗的楼梯通向的是教堂的地宫。据说贝克特的棺墓最初就安放在地宫里,1220年才搬到它所在位置正上方的圣三一礼拜堂。地宫东头有个装饰性的小礼拜堂,祭坛周围的窗户将地面的光线引入,从暗处走到这里给人一种重生的感觉。它叫耶稣小礼拜堂,新修复的天花板上画着戴王冠的字母I和M,分别为耶稣和玛利亚拉丁语拼写的首字母。
祭坛上的盖布工艺复杂精细,为1895年绣成,正中的是耶稣基督,两旁有天使乐团簇拥,再两旁则是包括奥古斯丁在内的几位坎特伯雷大主教的绣像。
地宫西头有个圣母小礼拜堂,这些罗曼式的拱顶和屏隔保留着14世纪时的原貌,只有顶头的圣母铜像为1982年所制。
地宫的出口在教堂的西南耳堂。站在出口的台阶处向西望,可以看到英国近代花窗设计大师克里斯多佛·沃尔(Christopher Whall,1849-1924)在1902年创作的彩色玻璃。这一幅描绘的是耶稣降生。
西南耳堂南侧的花窗更为古老,这些12世纪的彩色玻璃描绘的多为《圣经旧约》中的人物。
向北走上宽阔的台阶,来到十字翼的中心点。抬眼望去,头顶上是1503年建成的哈利钟楼,它高72米,以顶层大钟的名字命名。
站在台阶上不妨再向北看一看,西北耳堂(也就是刚才看过的贝克特殉教地)北面的花窗被称为大王室窗,画着爱德华四世一家的主要成员,中间是爱德华四世的盾徽,向左依次为爱德华四世和他的两个儿子,爱德华四世病逝前曾遗命其弟理查扶助只有12岁的儿子爱德华五世(Edward V,1470-1483)统治英国,没想到理查将两位小王子关进伦敦塔双双杀害,自己篡位成为理查三世;中间向右依次为爱德华四世的王后伊丽莎白·伍德威尔和他们的五个女儿,其中最左边的大女儿伊丽莎白(Elizabeth of York,1466-1503)后来嫁给了亨利七世,成为都铎王朝的首位王后。爱德华四世与王后共有十个孩子,他们的另外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不是夭折了就是绘制此花窗时还未出生。
可惜这样古老的花窗在1643年遭到狂热的清教徒的蓄意破坏,下半部分被毁的花窗只得以素窗替代。
台阶向东是唱诗班屏风,上有15世纪雕刻的6位国王雕像。
穿过屏风便进入唱诗班席位区,它是1174年教堂失火后重建的,最初由来自法国桑斯的威廉(William of Sens,?-1180)设计建造,1178年施工现场的脚手架突然倒塌,桑斯摔成重伤,他的助手英国的威廉(William the Englishman,?-1214)接手后完成全部工程。
站在当年桑斯摔倒的也就是现在诵经台的位置向上看,屋顶上雕刻着羔羊和旗帜,那是基督复活的象征。
诵经台北侧有个华丽的棺墓,据介绍是整个大教堂中最精美的一座,它是齐契利(Henry Chichele,1364-1443)大主教的墓。
据说这位大主教死前好多年就开始给自己修棺墓了,他在坎特伯雷做了29年大主教,79岁高龄去世。有意思的是他命人在自己的墓上刻下这样一段话:“I was pauper-born, then to primate raised. Now I am cut down and served up for worms. Behold my grave.”(我是贫民出身,后来荣升大主教。现在我倒下了,重新归于尘埃。看我的墓吧。)这位大主教显然是谦虚了,他老爸在他20岁时成为当地的市长,三年后送他上了牛津大学。他不是贫民出身,显然也没想那么简单地“归于尘埃”,所以才在活着的时候就造了这座极尽奢华的墓,那我们就按他的意思好好看看他的墓吧。
棺墓比较罕见地为死者制作了两尊人像,下面的一尊衣着普通,算是“布衣”形象吧,上面的一尊头戴大主教冠、身着大主教袍,身边由天使环绕,看来是要带着这身行套“归于尘埃”了。两侧的立柱雕满了圣人、国王和大主教的形象,上方则是抱着各种盾徽的天使。有这么多人守护,排场绝对够大,谁走过都得多看几眼,这位大主教也算了了心愿。
穿过旁边以这位大主教的名字命名的大门,来到唱诗班席位区北侧的围廊。这里有一幅壁画,画的是圣尤斯塔斯(Saint Eustace)的传说。这位圣人原本名叫普拉西德(Placidus),是罗马皇帝图拉真手下的一名将军。有一天他外出打猎,看到一头牡鹿的两角间闪现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形象,就如壁画最下方所绘。他如获神启,带着全家人皈依了基督教,自己也改名尤斯塔斯(意为坚定不移)。此后他受到一系列考验,包括财产被盗、仆人患病等,这都不算什么,这幅壁画中描绘了最严重的三次考验,从下向上依次为:他带全家出海时,妻子被船长绑架;他带两个儿子过河时,儿子分别被狮子和野狼劫走;因为他的信仰,亲人又重新团聚了。然而在图拉真死后,罗马新帝哈德良给了他终极考验,哈德良命人将他的妻子儿子一起放入一头铜牛形象的器皿中活活烤死(要不要搞得这么惨啊!)。然而这一切都未能动摇尤斯塔斯的信仰,所以他最后被封圣了。这种故事让人对这个所谓的“信仰”感到不寒而栗,为了组织牺牲自我牺牲家人,几乎是从古至今的一种愚忠宣传的套路,其实目的只有一个,组织需要脑残粉。
壁画旁边的花窗制作于1180年前后,被称为“穷人的圣经”,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大部分不能识字的穷人可以通过这些花窗上的画了解圣经中的故事。比如这扇窗户上两边的半圆图案内都是《圣经旧约》中的故事,中间整圆内都是《圣经新约》的故事。熟悉《圣经》的朋友可以找到诺亚放鸽和捕鱼神迹等经典传说。
另一扇最顶端的几块花窗图案还曾被用在了1971年的圣诞邮票上,比如这幅东方三博士来朝。
向东走,围着圣三一礼拜堂有一圈彩色花窗。第一扇被称为“贝克特窗”,因为窗子的最下端有一幅这位圣人最著名的肖像。他身着大主教袍,正在给信徒们祝福。
往上看,有一幅还绘制了贝克特与亨利二世坐在一起争论;再往上,贝克特就被亨利二世手下的骑士杀死了。
继续向东的一扇窗户上绘制了贝克特的一些神迹,以及他死后葬在地宫里的墓穴。
贝克特的墓穴于1220年从地宫迁至圣三一礼拜堂,使信徒们可以更方便地前来朝拜圣龛。不过1538年圣龛被亨利八世下令毁掉了,因为他认为人们对贝克特的崇拜已经威胁到国王在教会事务上的无上权利。不仅如此,他命人将贝克特的遗骸焚毁,将圣龛上的珍宝洗劫一空,其中有一颗法国国王赠送的大红宝石,被国王恬不知耻地装饰在自己的王冠上,就是如今镶在英国王冠上的那颗。而原来圣龛所在的位置只剩下一根点燃的蜡烛作为标记。
在原来圣龛位置的西边,还能看到当年为放置圣龛而特意重新铺制的马赛克地面,周围是描绘四季和黄道十二宫图的圆形饰板。
马赛克地面的西边是被称为“圣奥古斯丁椅”的主教宝座。这是一把13世纪制作的大理石椅子,只有坎特伯雷大主教才有权坐在上面。
在圣三一礼拜堂南北两边各有一座显眼的墓穴,北边的是亨利四世(Henry IV,1367-1413)和王后的墓,他杀死理查二世(Richard II,1367-1400),开创了兰开斯特王朝。
南边的是“黑太子”爱德华(Edward the Black Prince,1330-1376)之墓,他是爱德华三世的长子,随父参加英法百年战争,取得辉煌战功。可惜他比父亲早一年去世,未能称王,不过他的儿子理查二世继承了王位。
全副武装的“黑太子”脚下卧着他最喜欢的小狗。
棺墓上方悬挂着他生前所用物品的复制品,包括帽子、上衣、镀金铁护手等。
棺墓侧面的三支羽毛被称为“威尔士王子的羽毛”,是代表和平的三支鸵鸟毛,也是“黑太子”的标志。
大教堂的最东头是头顶小礼拜堂,曾为保存贝克特的头顶骨而建,他被害的时候头顶骨被砍掉一块。今天这间礼拜堂已被重建。祭坛背后是13世纪制作的救赎窗,从下到上描绘了基督受难、埋葬基督、基督复活、基督升天,以及圣灵降临等《圣经新约》中的故事。
顺圣三一礼拜堂南侧围廊向西走,途径一间小礼拜堂,叫圣安瑟伦小礼拜堂。圣安瑟伦(Anselm of Canterbury,1033-1109)曾任坎特伯雷大主教,被称为“最后的教父和经院神学之父”。花窗上中间红衣的人物就是这位圣人。
礼拜堂内的绿色大理石祭坛为1993年重制,地面上刻着安瑟伦的名字。
继续向西,可以看到一处有意思的拱台,它由三个拱门组成,左边两个都是罗曼式的半圆拱,右边一个是早期哥特式的尖拱。据说这可能是英国最早的哥特式拱门,目的是向当时的修士们介绍这种新的风格。
最后看看西南耳堂侧面的圣米迦勒的战士小礼拜堂。这里悬挂的旗帜属于原皇家东肯特军团,也就是现在的威尔士王子皇家军团。祭坛和东窗都是为了纪念军团中的成员。阵亡将士名册在每日的祈祷中都会被翻过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