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降酸真的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吗?
痛风是由食物、饮酒、药物、高血脂病等引起的一种家族性尿酸代谢失调症。过多的尿酸沉淀在血流和关节内形成痛风石。可导致急性关节炎发作,以及皮肤、软骨内尿酸盐的沉积,其中脚拇指关节炎最为常见。其病因错综复杂,病根顽固。
说了这么多,痛风是不是真的那么难治疗呢?
其实也不一定,只能说越早治疗越好。根据痛风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间期、痛风石与慢性痛风关节炎)。其中在第一阶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便是最好的治疗阶段,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患者忽略的阶段。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患者能在第一阶段引起重视,及时检查身体内的血尿酸水平,知道自己的身体尿酸状况,才能更好地采取控制措施。在此阶段,一般不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因药物食用不当很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其他的副作用,但患者必须要调整日常的生活饮食,把尿酸降下来。
01、拒绝高嘌呤食物
诱发痛风的最大元凶,非高嘌呤食物莫属。所以,饮食上第一个调整必须要从远离高嘌呤食物开始,其中中嘌呤食物最好也要适量摄入。
02、多喝水
日常多喝白开水或者饮用苏打水,保持充足的喝水量(每天喝水至少要达到2000ml-3000ml),有利于排出身体内的尿酸。
注意:禁止以酒精类、高糖类饮品代替白开水的饮用。
03、保持适当的运动,控制体重
保持每周有150分钟的有氧运动,每日应进行30分钟以上的低中强度运动,避免进行剧烈/长时间运动;同时要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痛风在中医范畴属于“痹证”。痹证思由风、寒、湿、热等邪气痹阻经络,导致机体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米节肿大、僵硬、变形等为临床表现的病证。
从定义上,我们就能知道,痹证主要由风寒湿邪、风湿热邪、劳逸不当、久病体虚等病因引起,从而阻滞气血流通。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邪气阻滞气血流通,气血无法润泽肌肉关节,从而使关节疼痛异常,这就是痛风患者感到剧烈疼痛,无法行走的原因。
“药王”孙思邈认为,过食膏粱厚味、湿热内生,日久成瘀,复感外邪,闭阻经络而为痛风。属本虚标实之证,湿热痹阻为标,脾肾亏虚为本,从而确立了清热利湿、化瘀通络、调补脾肾的调理法则。因此他在医书《仙家十剂》中记录了一剂治疗痛风的组方,选用鲜芦根、茯苓、黄芥子、薏苡仁、桃仁五味中药进行搭配,清热利湿、化瘀通络、调补脾肾,恢复体内代谢平衡,减轻痛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