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认识一味中药——仙茅

1
           来源           

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茎。

2
           别名           

地棕、独芋、仙茅参、独茅根、仙棕。

3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延长,圆柱状,肉质,外皮褐色;根粗壮,肉质。地上茎不明显。叶狭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柄,再向下扩大呈鞘状,绿白色,边缘膜质;叶脉明显,有中脉;两面疏生长柔毛,后渐光滑。花腋生;花梗藏在叶鞘内;花杂性,上部为雄花,下部为两性花;苞片披针形,绿色,膜质,被长柔毛;花被下部细长管状,上部六裂,裂片披针形,内面黄色,外面白色,有长柔毛;雄蕊6,花丝短;子房狭长,被长柔毛。蒴果椭圆形,稍肉质,先端有喙,被长柔毛。种子稍呈球形,亮黑色,有喙,表面有波状沟纹。

4
         产地分布  

生于海拔1600米的林下草地或荒地上。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5
           采收加工           

2~4月发芽前或7~9月苗枯萎时挖取根茎,洗净,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或蒸后晒干。

6
              药材性状        

圆柱形,略弯曲,长3~10厘米,直径0.4~0.8厘米。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轴沟及横皱纹与细孔状的粗根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略呈角质状,淡褐色或棕褐色,近中心处色较深,并有一深色环。气微香,味微苦辛。

7
           性味归经          

性热,味辛,归肾经、肝经、脾经。

8
          功效与作用          

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属补虚药分类下的补阳药。用治阳痿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腰脚冷痹、痈疽、瘰疬等。

9
           用法用量          

用量3~9克,煎服;或入丸、散;或浸酒。

10
           药理研究         

药理研究表明,仙茅有雄激素样和适应原样作用,有抗衰老作用,并能增强免疫功能。仙茅有一定的毒性,一般可用米泔水浸泡后除去红水则毒减。近年来对其成分及作用有较多的研究,基本药理皆为了强壮作用,单用有效,亦入复方中用。另外还具有镇静抗惊厥、抗炎、雄性激素样、提高免疫功能、适应原样、提高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高Na+-K+-ATP酶活性、抗菌、降血糖、抗癌等作用。毒性很低。

11
           主要成分       

主要含多种环木菠萝烷型三萜及其糖苷、甲基苯酚、仙茅苷A、仙茅苷B、地衣二醇葡萄糖苷、仙茅萜醇、石蒜碱、胡萝卜苷和氯代甲基苯酚的多糖苷类。采用HPLC法测定仙茅中仙茅苷的含量。

12
使用禁忌

阴虚火旺者禁服,有小毒。

12
中药小故事

本草著作记载:我国使用仙茅的历史始于唐代。开元元年,一位从西域来的婆罗门僧为唐明皇上进献此药,明皇服后有效,遂将它列为宫禁秘方,据为私有,概不外传。到了天宝安禄山之乱时,大量的方书流散,仙茅秘方才从宫中传出。因其功效卓越著,人们常把它与人参相提并论,后来索性直呼它婆罗门参。大约从这时起,人们才开始载种和使用仙茅,难怪汉代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以这味佳品保持缄默,只字未提。仙茅在唐代,曾一度极为盛行,备受推崇。据史料记载,五代唐筠州刺史王颜著有《续传信方》,书中谈到西域婆罗门僧服“仙茅方”,认为其补益壮阳之功,虽十斤乳石不及一斤仙茅。“仙茅方”本是西域道人所传,开元元年,婆罗门僧进贡此方给明皇服之,因有效果,所以当时“禁方不传”。天宝之乱,方书流散,上都僧人不空三藏始得此方,传与司徒李勉、尚书路嗣恭、给事齐杭、仆射张建封四人服之,结果“皆得力”。路公曾久服金石之药无效,得此药,其益百倍。古人还说:仙茅久服长生,其味甘能养肉,辛能养节,苦能养气,咸能养骨,滑能养肤,酸能养筋,宜和苦酒服之,“必效也”。传说活了八百多岁的彭祖,就常吃仙茅,彭祖服法为“以竹刀刮切,糯米泔浸去赤汁,出毒后无妨损”。仙茅的服食方法也很特别,《生草药性备》记载,将仙茅洗净,十蒸九晒,用砂糖拌匀,放入瓷器中密封,每晨以茶水饮服少许。久服不但益智,且能“壮精神,乌须发。”但《圣济总录》说:服用仙茅时,应忌铁及牛乳。现代药理活性研究显示,仙茅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保肝、抗高血糖、补肾壮阳及抗骨质疏松、抗炎和适应原样等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