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铭史|倾注了钱君匋近20年心血的革命印谱——《长征印谱》

9月17日,秋高气爽,由西泠印社、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海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君匋艺术院、钱君匋艺术研究馆承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西山雅集·金石铭史——钱君匋《长征印谱》品鉴、研讨系列活动”在万马奔腾海宁潮的钱君匋艺术研究馆举行。

展览现场

今年同时也是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85周年,已故西泠印社原副社长、著名金石书画家钱君匋61年前独辟蹊径,用铁笔“金石铭史”的《长征印谱》被钱君匋家乡演绎展示。

展览现场

1979年版《长征印谱》

1960年,钱君匋根据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中的第二辑和附录的内容选取红军长征经过的城市关隘、名山大川为创作题材,按照征途所经历的年月为序着手创作,边款用短语点出地名地位、意义及英雄事迹等,共计100方印章,1962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此后,钱君匋又在初版的基础上,对61方印章修改重刻,1979年修订版的《长征印谱》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钱君匋对这部讲政治、讲艺术的革命印谱前后倾注了近20年的心血,精益求精,含情脉脉,至今仍熠熠生辉,为世人赞叹敬仰!80岁的西泠印社社员、浙江博物馆原副馆长鲍复兴品鉴研讨时认为钱君匋的这部印谱首开红色主题系列创作的先河,意义重大,而且“又红又专”,是内容形式结合完美的时代性印谱。钱君匋嫡系弟子、西泠印社社员陈辉开幕式上表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以长征地名篆刻成谱是恩师的一大创意,从形式到内容新颖别致,可以说是长征宣言书的索引,我由衷地佩服先生的巧思与严谨。40年前我曾将原石向恩师借拓了一部印谱,在揣摹与钤拓之中既学到了思师的精彩篆刻技艺,又上了一堂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教育,今天见到了这一方方的原印尤如故人重逢,激动无比,感谢(桐乡)君匋艺术院与(海宁)钱君匋艺术研究馆对这次活动的精心筹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前辈为我们作出了傍样,在新的长征途中,愿我们的祖国更美好。”

展览现场

作品修改对比稿

展览展出的这100方红色印迹,不仅仅是红军长征的缩影,更是作为风格多元多样的钱君匋篆刻艺术的精彩亮相,其中好多印面边款重新刻制或者修改添加,突显钱君匋聪明之外的智慧、胆魄与勤奋。“长征”的篆刻从古玺、汉印、南北朝凿印、唐宋叠篆印、元押再到明清流派印、碑帖简牍文字取法应有尽有,满白细朱,信手拈来,草书边款尤堪叫绝,把钱君匋篆刻天赋中融汇贯通的高强本领展露无疑。如果钱君匋属于单一面目的篆刻家,《长征印谱》的丰富性则将大打折扣,也就不合钱君匋的“口味风格”了。

原印

“金石铭史”——该展览把红军长征路线图以图片文字配套的展示效果相辅助,增加了“长征印谱”的画面感和观众的形象认识, 亦是非常新颖的“印外求印”,唯一比较遗憾的是没有出版完整的作品图录。

学术研讨会

读钱君匋《长征印谱》

文丨鲍复兴

今年是我们国家充满红色喜庆的一年,七月一日我们隆重庆祝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10月我们将迎来国庆节和中国工农红年长征胜利会师的85周年,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西山雅集,金石铭史——钱君匋《长征印谱》品鉴研讨系列活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文化活动。通过对钱老的《长征印谱》的品鉴研讨,回顾伟大的长征留下的敢于胜利、不屈不挠、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从这一印谱的艺术作品中,体会到钱老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这一壮举的无比景仰,对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和他在篆刻艺术上的敢于创新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长征印谱》是钱君匋先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创作的篆刻作品集,距今已60年。它于1962年7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我们从历史的时间轴上来看,这时还是年轻的新中国初创时期,党为繁荣文艺,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文艺方针,号召艺术家们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作为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艺术家,能够选择这样一个革命历史题材进行篆刻创作,无疑是在这一方针指导感召下的一种大胆创新。他在1961年2月的印谱后记中说“关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史迹,以文学或者绘画、音乐来表现的,已经先后出现了。这样伟大的题材,要以具有特殊传统的篆刻艺术来表现,是否适合,也还没有把握。我之所以不敢藏拙,一来表过我个人对党和毛主席的无比崇敬,二来借此作为学习传统艺术的实践,希望抛砖引玉,在艺术的园地中格外灿烂芬芳。” 这是一册现代革命历史题材的篆刻专集,钱老的爱国爱党、热爱毛主席的拳拳之心,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艺术之创造胆识都在这册印谱中淋漓尽致的得到了体现。

正是因为这册印谱的题材和艺术型式的创新,得到了当时文化艺术界领导和同仁的肯定和好评,著名学者、书法家沈尹默题写了《长征印谱》书名,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茅盾)为印谱耑页题“长征印谱”四字,钱君匋的老师丰子恺题诗“长征神圣地,印谱永流传。此是蔚然石,纪功亿万年。”同为篆刻家、书法家的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用篆书题写浣沙溪词一首以贺:“革命从来不怕难,长征万里越千山,长留壮绩在人间。鸿爪雪泥今眡昔,发场蹈厉后承前,遗踪入印者谁钱”。当年印谱出版发行1000册,京、沪两地就一下售罊,《人民日报》、《人民画报》刊选了一些印章作了专门介绍。

由于创作这册印谱时,钱君匋是上海咅乐出版社编审,工作和社会活动较多,利用业余时间刻成,因此有的印章难免有不完美的地方,过了三四年,他将部分不满意的作品进行重刻,希望重版时调整,但后来因为“文化大革命”就搁下了。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9年,17年后这本印谱才得以重版,钱君匋在重版时仔细推敲,将原一百方印中的44方进行了重刻,可见他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

我们站在今天去看这册60年前创作的《长征印谱》,我认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册由篆刻家以一已之力,独立创作(非几人合作创作)的以革命历史题材为篆刻内容的印谱。钱君匋自已对此印谱亦十分看重,说:“《长征印谱》以组印形式,乃刻印家之首创形式也”。当时的浙江省文化局副局长,鲁迅学生、钱君匋的老友作家许钦文称赞这是钱君匋“见识高远的表现”,他还说:“内容决定形式,《长征印谱》的政治性是够强的,篆刻的艺术性也很美,《长征印谱》在印学中不愧为一部杰作”。它在当时开创了篆刻这门中國古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古为今用,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先例。以现今流行说法,我认为钱君匋是“红色题材”篆刻的首创者,《长征印谱》是“红色题材”印谱开历史先河的笫一册印谱,这部印谱的确是印学中的杰作,它在中国当代篆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独特的历史地位不能缺失。

因此《长征印谱》需要我们后人对它进行认真深入的研讨,这也是今天的西山雅集的不凡意义。

《长征印谱》始刻于1960年7月,至1961年10月刻竣,共一百方,以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所途经的城镇关隘、名山大川、大江大河为题材,按征途所经过的年月编次,这一百方印章的印面艺术创作,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真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钱君匋先生的篆刻,追本溯源出自战国到秦代玺印和两汉六朝印章,又从明清流派印及近代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等大师的作品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因此他的印章,有赵之谦的灵动飘逸,吴昌硕的浑厚朴茂,黄牧甫的清隽平正,又有秦汉玺印的古朴苍拙,在传统的基础上自出新意,变化多姿,形成了自已独特的风格。我们细细品鉴《长征印谱》》的每一方作品,更可深刻领略钱君匋独具匠心的风格特色和他不断创新的艺术追求。

《长征印谱》以周秦和两汉玺印凤格为主基调,又融合了赵、吴、黄三家的特色,使这册印谱呈现了高古、浑朴、端庄、典雅的气息,传递了钱君匋篆刻作品丰富多彩又具有时代特色,个人风貌的特色。如“瑞金”、“大渡河”等汉满白文印,端庄丰满,“北盘江”、“茅台”等印布白留红,精心推敲,形成强力对比。古玺印凤格的“临武”、“巧家”“宁远”等,如杂其战国秦代玺印中,将难辨今古。而“遵义”、“打鼓山”等印,在点线块面的变化,屈伸穿插,大块留白等章法布局上,可谓匠心独具,奇崛多姿。

《长征印谱》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钱君匋对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三家印风的吸收融化,如“蓝山”、“绥阳”的灵动,“潇水”的朴茂,“道州”、“锦屏”,、“剑河”的隽峻劲挺,平直方正等,可体味赵、吴、黄三家之神韵,又化为钱君匋自已的那种雅致逸秀,端凝沉着的风格。

为了使印谱在观赏上有更多的新意,钱君匋在印面的形式上也“费尽心机”,突破了传统的方和矩型,参以圆、长腰。二连环、三连环、曲尺等异形印,如“巴拉河”、“定番”、“紫云”、“西吕”“大金川”等。还将汉印中的图案装饰、四灵肖形印等与印文有机结合,如“宜章”、“黎平”、“乌江”、“金沙”、“猛虎岗”等等,让人感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在字法上,《长征印谱》选用的入印文字以金文大篆和小篆为主外,还选用了一些其它书体入印,使印谱在赏读审美上给人以有别于传统印谱的丰富多彩,这也是钱君匋的大胆创新。即便在篆书的运用中,他也极尽变化,如“嘉禾”一印用甲骨文,“贞丰”印用鸟虫篆,“梦笔山”又将汉金文掛脚篆入印,“婁山关”用的是九叠文,“湄县”用吴天发神谶碑等。他还尝试用隶书入印,“会泽”一印有汉《石门铭》的隶意,又酷如残碑断碣。而“霑益”印是用《爨宝子碑》笔法,“車克基”印似北魏《始平公造象》之风采,“宝兴”一印用草书入印,粗粗一看以为是元花押印。这些书体在印谱中的运用,让人感到真是妙不可言!这是钱君匋在篆刻艺术上的探索,也正是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深厚的功底及精深造诣,才能在篆刻中如此挥洒如自的运用,创造出篆刻的全新面貌。

《长征印谱》中的边款刻制,钱君匋推陈出新,以多种书体和刀法,充分施展了他在边款艺术上独自一帜的新面貌。

《长征印谱》的每方印的下方都有印文的释要,以言简意骇的文字,或一面,或二至四面刻于款跋之中。各印边款内容都是钱君匋根据当时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中《中国工农红軍长征路线图》所载,按该书附录《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概述》,作了文字上提练剪裁而成,字数长者过半百,短者仅几字。钱君匋在《长征印谱》的后记中不无遗憾地说:“因为石面狭小,客观上存在着限制,所以不能畅叙所有的英雄事迹,只能撷其重点,以短语出之,这是篆刻艺术和其他艺术不同之处”。这些边款文字“在创作过程中,我深刻地受到一次革命传统的教育,在思想上获得了很大的收获”,这也是钱君匋自觉学习红军长征伟大革命精神的一次思想洗礼,这对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艺术家的他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长征印谱》中的边款有阳刻、阴刻、单刀、双刀,行、楷、隶、篆、草各体皆备,大大地拓展的边款的表现力和审美情趣,使边款艺术呈现了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全新局面,这也是钱君匋在边款艺术上的创造性贡献。如:“宁远”、“锦屏”等印边款犹如碑碣,古拙朴茂;“茅台”、“草地”等印单刀边款似晋人小楷,雅秀精致;“夹金山”、“寻甸”边款以草书单刀刻出,有似怀素狂草,一气呵成,痛快淋漓;“大庾”、“大渡河”、“打鼓山”等印的简牍书法边款,刀法凌厉,轻松自然;“芦山”的小篆阳文边款细缕精雕,婀娜多姿。最精彩的是“婁山关”印的边款把毛主席的整首《忆秦娥 婁山关》词,用草书刻在二个印边上,洋洋洒洒,徐疾有度;“六盘山”印的边款用隶书把毛主席《清平乐 六盘山》全部刻在二个印边上,长短错落,天趣生动。钱君匋用长跋边款表达他对毛主席无限敬仰和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

钱君匋用刀娴熟,边款刻制过程中运刀如笔,在这寸方天地的印边上波折收送,顿挫缓疾,刚柔并济,使《长征印谱》的边款充满了书法的艺术气息,成为相映成辉的佳作。印章的边款是篆刻艺术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篆刻艺术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那么印章边款就是陪衬鲜花的绿叶,两者不可缺一,共同造就了《长征印谱》这一完美的“红色题材”印谱。

钱君匋在篆刻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和不懈的追求,为发扬光大我国的这一门古老的艺术作出的贡献,将永远激励我们后人。正如丰子恺先生对他的评价:“君匋于斯道,揣摩有年,印谱斐然成章,其中刚柔浓纤,各尽其妙。当艺术珍重民族形式之时,君匋能专精于我国所特有之金石,实大有贡献于人民也。”

2021年9月16日于杭州西溪三西堂

▼点击下图订阅2022年《美术报》

编丨lisa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