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寸关尺依据探讨

王天寿

中医脉诊寸关尺分属脏器理论

从手掌鱼际穴到手臂桡动脉一寸许能反映人的气血情况,故称气口或脉口,亦称寸口,是中医脉诊部位。在这小段寸口脉上分寸关尺三部,寸在远心端,尺在近心端,关居中。该处皮肤肌肉又是中医望诊之一,称尺肤诊。寸尺脉中间部分名关,即分界之意。左右寸关尺各代表不同脏器,即右寸肺,右关脾,左寸心,左关肝,左右尺为肾。

1 尺脉的研究

《难经·十四难》说:“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比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经》也说:“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以后学者都强调尺脉的重要性,认为尺脉侯肾和命门,为人的元气所在,生命攸关。如人无二尺,多预后不良。

对健康人和患者左右寸关尺脉象进行描记,结果显示关脉最显著,幅度最大;尺脉最小,肾虚者更甚。笔者认为这与解剖学有关:寸口脉即桡动脉的一小段,该动脉在肱桡肌深面,后经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至桡骨下端,经桡骨颈突至手背,其中关脉紧贴桡骨茎突,而尺脉在桡骨下端前面凹陷处且藏在两侧肌健之间,未能贴近骨面,根据“取脉压阻效应” ,故关脉处反弹最强,尺脉最弱,寸脉居中。而病重时元气微弱,心力不足,脉象细弱,尺脉原本沉弱,故反映更弱,使指感最易辨出。因尺脉能首先反映元气的变化,故属肾,但当病情危重、血压下降甚至心力衰竭时,尺脉反而最后消失。52例休克患者血压回升前后脉象图参数比较发现随着休克的加重,先是寸脉减弱以至消失,然后关脉、尺脉依次减弱和消失。因寸、关脉处于心脏的远端,比尺脉距心远,管径也稍细,故寸关脉处压力强度较弱,其消失要比尺脉早些。另外,当按压寸口脉时,寸、关脉下垫物质较硬,管腔易被压瘪使管腔缩小,而尺脉较深不易被压瘪,管腔变化不大。根据柏努利和罗丝定理(Rouse):“管腔狭窄处其压力下降,但在狭窄部位靠近其上游地方,压力反而升高"。今尺脉正是靠近寸关脉上游,故当重按时,寸关处压强小而尺脉处反而大,因而量后消失。当寸部或关部适当加压时,关脉或尺脉变大。这就说明尺脉可反映元气的存亡,故属肾。临床上见青年患遗精等神经衰弱症者尺脉旺盛。表示心力亢进。处于兴奋状态;又怀孕时尺脉滑利,均属肾气足。

2 关脉的研究

胃窦炎患者寸口六部脉图与中医辨证关系研究发现关脉反映最显著,且右关比左关更明显,而寸、尺脉则无反应。此病以脾胃功能失调和肝胃不和为主,脾胃气虚组右关明显减弱,湿困组右关最强。肝郁气滞组病机为肝木侮脾,涉及肝脾二脏,左右二关均增强。正如《清·医宗金鉴>说:“饮食伤形为有余,故右关脉有力;劳倦伤气为不足,故右关脉无力也。由于胃病症状比较明显,常有脘腹胀满、疼痛、泛恶等,全身反应较剧,势必在心血管方面反映出来。关脉变化幅度最大,它在有力无力时幅度变化也最明显,犹如放大了的波形,故能首先在描记上显示出统计学意义,指感当然也明显。右属脾,左鼠肝的问题:一般右脉>左脉,右关>左关。150例正常人的双手六部脉图右关比左关大,左尺比右尺沉。这是因为血液从左心室射出,经升主动脉直接流向管径稍粗的无名动脉,即向右流人右锁骨下动脉到达右臂寸口脉。而左侧是经过主动脉弓弯向左锁骨下动脉到左寸口脉。

在此之前,部分血液分流人左颈总动脉。根据血流动力学有关管径、射角和分支等原理,左侧血流动力较右侧弱。另外,人类习惯用右手,故右上肢肌筋管脉较粗壮,脉力亦较强(左撇子例外)。如肝胃不和出现疼痛、暖气、悉呕、泻泄及忧郁、烦怒时,全身反应更强烈,故连反映较弱的左关也起显著变化而具统计学意义了。这就提示左关为肝之所在。

其他如肝阳、肝风、肝火和肝胆湿热等,也在左关上显著表现出来。符合中医肝为“风木之脏”、“将军之官”,其性刚,主动主升之理论。

3 寸脉的研究

寸候心肺,中医的肺一般指呼吸系统。如外感发热,血管扩张,出现浮脉,致使原较浮的寸脉更明显。这与解剖学上的“掌弓旁路效应”有关。寸口脉的远心端(寸)能较好地反映外周血液循环状态,而近心端(尺、关)则能较好反映中枢循环。因此有心肺疾患时(如外感发热),中枢血流旺盛,外周血管扩张,寸脉受桡、尺动脉双重血供增大而更浮大;在心衰时,寸脉受桡、尺动脉双重阻力而更细涩。由于右脉>左脉,右寸>左寸,故浮大时右寸先现,细涩时左寸先现。故右候肺,左候心(尤大梁)。

脉诊也属于中医特色之一,起源很早。所谓脉诊中的“脉”值得是人体的经脉,也就是通常说的经络。最早的脉诊方法是沿着人体经络走行的部位,从起始到末尾进行触摸诊察,叫做“全身遍诊法”。这种方法是让病人脱光衣服,沿着经络偱行的方向触摸,看看这些部位的皮肤是光滑还是涩滞、是寒还是温。遇到有脉搏动的地方,还要认真体验一下搏动的情况,看来诊一次脉还挺麻烦。后来开始简化诊脉的部位,选取了头部、手部和足部三个部位,每部又分天地人三部,称为“三部九候”法,这种方法也属于“遍诊法”,但比那种把全身都要摸过来的方法简便多了。再后来,又进一步简化成为诊察寸口(桡动脉)、人迎(颈动脉)、趺阳(足背动脉)三部脉的方法。现在中医使用的诊脉方法叫做“独取寸口”法,即手掌后,腕部桡动脉部位。古时将上肢掌心一侧,从腕横纹至肘横纹一段距离称为“一尺”,按照这种比例,腕横纹后一寸处称为“寸口”,这个部位可以摸到桡动脉的搏动。中医又把这个部位称为“脉口”或“气口”。
寸口诊法始见于《素问·五脏别论》,在这一篇里提出了“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的理论,气口是手太阴肺经经过的部位,而肺主一身之气,所以从这个部位可以诊察五脏六腑气的变化。主张独取寸口是《难经》,但当时这一主张未能普遍推行,直至晋代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才推广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遍诊法和三部诊法两种诊脉的部位,后世已少采用,自晋以来,普遍选用的切脉部位是寸口。
中医诊脉凭的是医生指下的感觉,是一种脉搏纵横形变及充盈状态的感觉。通过这些指下的感觉,可以推导脉搏中流体变化的数值以及推导脉搏形变的原因。脉搏的变化与心脏的功能及流体的压力、流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流体量与质的变化及疏导管道质量的变化,对脉搏形势的变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变化都具有物理传导的科学依据。但是,脉象中所指的阴阳、寒热、虚实等涵义与具有科学依据的流体力学理论尚未有科学性的沟通。
王叔和《脉经》将脉象归纳为24种,对于每种脉在医生指下的特点,代表病证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贴切,语言生动准确,非常实用。并与“平脉”(正常人的脉象)做了比较。其中描述脉率的有数、促、缓、迟等;描述脉形的有芤、弦、紧、革、细、软、弱、虚、散等;描述脉势的有洪、滑等,基本包括了循环系统生理、病理所能出现的脉象。

关于中医"寸关尺"脉象与脏学对应关系之探讨:

LZ的贴子涉及中医"寸关尺"脉象与脏学对应关系,本人认为这开了一个很好的"中医现代化"的话题!下面是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概述部分:

1.寸在远心端,关居中,尺在近心端;左脉测心肝与肾;右脉测肺脾命门。
问题:为何左心肝肾;右肺脾命门。本人一直有个疑问,为何不能反过来?

2.根据“取脉压阻效应” ,故关脉处反弹最强,尺脉最弱,寸脉居中。
问题:寸中关强尺弱?这种"中强弱"规律,有无正常人大标本(带客观指标)验证?这应不难做到!

3.寸口脉的远心端(寸脉)能较好地反映外周血液循环状态,而近心端(尺脉)则能较好反映中枢循环。
问题:A.似乎"关脉"应居其间?B."寸关尺"同一脉管这一段最多3公分之距,这种解释似有些牵强?

二.分述部分:

A.尺脉:左尺候肾,右尺侯命门!

1.其代表肾和命门,为人的元气所在,生命攸关。如人无二尺,多预后不良。

2.因尺脉能首先反映元气的变化,故属肾,但当病情危重、血压下降甚至心力衰竭时,尺脉反而最后消失。52例休克患者血压回升前后脉象图参数比较发现随着休克的加重,先是寸脉减弱以至消失,然后关脉、尺脉依次减弱和消失。
评注:有一定道理!但不是那么简单!

3.青年患遗精等神经衰弱症者尺脉旺盛。表示心力亢进。处于兴奋状态;又怀孕时尺脉滑利,均属肾气足。
评注:不能一概而论!

B.关脉:左关候肝,右关侯脾!

1.右属脾,左属肝的问题:一般右脉>左脉,右关>左关。150例正常人的双手六部脉图右关比左关大,左尺比右尺沉。人类习惯用右手,故右上肢肌筋管脉较粗壮,脉力较强(左撇子例外)。

2.本人偿试一下对"右关>左关"之现代解释:

1).左心室-->升主A(发出左右冠状A)-->主A弓(1.最先一级发出头臂干A-->二级延伸为右颈总A与右锁骨下A;2.跟着一级发出左颈总A与左锁骨下A);故血液从左心室射出之后,以较大些的压力与流量经头臂干A-->右锁骨下动脉直达-->右臂寸口脉;相对而言,又以稍小些的压力与流量经左锁骨下动脉到达-->左寸口脉。这种流量,压力与流阻关系类似于电路原理!

2).根据上面的道理推之,应有一种情况必须排除:即全心脏反位者,不在此列!

C.寸脉-->左寸候心,右寸侯肺!

1.外感风寒发热(疾病早期)-->机体代偿(血流旺盛,外周循环扩张等)-->寸脉受桡、尺动脉双重血供增大而更浮大;
评注:致病因素很多,病人情况也异!问题可能不是那么简单!

2.疾病晚期,体内正气已衰(心肺等脏器衰竭,外周循环衰竭等出现)-->寸脉受桡、尺动脉双重阻力而更细涩。
评注:致病因素强度不同,病人实际体况也异!问题不是那么简单!

3.由于右脉>左脉,右寸>左寸,故浮大时右寸先现,细涩时左寸先现。故右候肺,左候心(尤大梁)。
评注:有一定道理,但需深入探讨!

----------------------------------------------------

注一:现代对中医"寸关尺脉象"原理解释,很难一步到位,需要不断探讨!

注二:"脏腑五行"相生相克之说,博大精深(但需现代化);故上面所有关于"脉象与脏学"关系的贴子(包括本人的),仅涉及它们之间关系之皮毛!故应在实践基础之上,不断深入探讨!

一点讨论意见,仅供参考!

希望本着"精益求精"的理念,共同为"中医复兴"出力!不要打棒子,用事实解释之!

转自:http://zhongyi.dxy.cn/bbs/topic/17810435?tpg=8&age=0

从敦煌遗书诊法类著作结合《内经》、《脉经》、《难经》的理论,总结出下列几种脉诊方法。

2.1 三部九候法 又称遍身诊法。

《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云:“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此名三部九候,三部者,天、地、人也。九候者,每部各有上、中、下,故名九候。

三部九候内应脏腑系指:

上部:天,为太阳穴(两额之动脉),用以诊察头额病;地,为足阳明胃经的巨穴(两颊的动脉),用以诊察口齿病;人,为手少阳三焦经的耳门穴(耳前的动脉),用以诊察耳目病。

中部:天,为手太阴肺经的经渠、太渊两穴(寸口桡骨动脉),用以诊察肺之病;地,为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大指次指间桡动脉),用以诊察胸中疾病;人,为手少阴心经神门穴(掌后锐骨的尺动脉),用以候心之病。

下部:天,为足厥阴肝经的五里穴(大腿内侧上端),妇人取太冲穴,用以诊察肝之病;地,为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内踝后跟骨旁动脉),用以诊察肾之病;人,为足太阴脾经箕门穴(大腿内侧前上方),候胃气用冲阳穴,用以诊察脾胃之病。

故通过三部九候诊法不仅能预测疾病的转归及预后,且从三部脉是否协调还可以判断疾病的整体化,倘若三部九候不协调,则预示着疾病预后多不佳。

此外,出现病证的脉候愈多,病情愈重。如该段经文中说:“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察其腑脏,以知生死之期”。

三部九候诊法对疾病的定位诊断(分属脏腑主病)亦颇有价值。由于九候距离分属脏腑较近,所以脏腑的疾病能较寸口分属部位反映的更快,更为直接,这样将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正如该段经文中说:“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此外,合谷穴多可预测胸中疾患,太溪穴可预测肾脏疾患,太阳穴跳动异常可预报颅脑疾患,手少阴神门穴异常搏动可预报心经疾患,都要比寸口诊脉反映及表现的病情要早一些,快一些。(以上摘自《敦煌中医药—精粹发微》56~57页)

2.2 寸口诊法 《内经》称之为寸口,亦称气口、脉口。

《难经·第一难》云:“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寸口也。”

寸口能独主五脏六腑,肺主气,气为血帅,五脏六腑之病可在寸口及时地反映出来,故《素问·经脉别论》曰:“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敦煌卷子《占五脏声色源候》二种(卷号为5614)亦说:“寸口者,五脏六腑血气之所终,故定死生决于寸口。”(关于寸口六部脉脏腑定位下面还要详述)

2.3 弹踝诊法

是指医生将其左手置患者足内踝上五寸处,微微按之,同时用右手手指轻轻弹患者足内踝,便可在左手处出现相应的波动感觉,借以从其波动感或振动感之有无缓急,来判断病情的一种古老的诊断方法。此诊法也见于传世本《素问》、《甲乙经》、《太素》等著作中。

敦煌卷中写到:“以左手去足内踝上五寸,指微按之,以右手指当踝上微而弹之,其脉中气动应过五寸以上,需需然者,不病也。其气来疾,中手恽恽然者,病也;其气来徐徐,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手者,死也。”此脉的特殊意义在于可候元气,此脉不衰则元气犹存,虽危犹可治。

2.4 趺阳脉诊法

趺阳是指足背部冲阳穴搏动处,因为足背动脉为足阳明胃经之原穴。

《灵枢·本输篇》曰:“胃脉过于冲阳。”趺阳是胃气盛衰之要穴,在中医医疗实践中得知病重者切此脉以决生死,趺阳之气不衰,则生机犹存,趺阳之气已衰,则生气无望。《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均有趺阳脉候病之记载。

如《金匮要略·消渴篇》说:“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腹满寒疝宿食篇》又说:“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趺阳脉诊不仅对脾胃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于对厥证急证的诊断,可以借以判断其预后及生死存亡。

因为趺阳脉主候胃气,中医药学 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生机之存亡以趺阳脉为依据。

大凡临床上寸口无脉而趺阳犹微存者,可望生机尚存;倘若趺阳脉全无者,则生存无望。(以上摘自《敦煌中医药-精粹发微》58~59页)以上谈了切脉的几种方法。但在临床常用者为寸口诊法。

注:在机体循环系统中,无论是血液循环系统还是经络真气循环系统,其稳恒流成分用以输送相关物质或营养,而驻波成分由于有反射波乃用以反馈调节机体的状态,实际上切脉正是对其驻波成分所反映的机体状态进行破译和截获,针灸就是通过改善这反馈调节通路驻波的生理状态而调节机体功能的,这是一种古老而先进的理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