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
【判读技巧】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_靠下,岩层较老_;Ⅰ岩层位置_靠上_,岩层较新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___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 运动;图2中的褶皱、图3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 作用。(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1中左侧岩层Ⅰ的存在。图2、图3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如下图中地点2中 岩层缺失就是被侵蚀掉;地点3中B岩层的缺失则是在形成 层时地点3上升没有接受
4.推测岩层形成环境(1)地层中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曾经是海洋。沉积岩层中有煤、石油,反映出该地曾经有森林或其他丰富的有机物质来源。石灰岩层反映出该地曾经是温暖的浅海。(2)地层呈水平状态,且从下至上由老至新连续排列(如图),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明显变化。
(3)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由其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岩层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如下图中C、D层的不连续就是岩层上升受外力侵蚀形成的;上面有新的沉积岩,说明该地地势较低。
(4)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图)。若出现有断层,说明相应岩层形成后,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甚至出现过地震。
【对点训练】徐霞客曾不辞辛苦, 长途跋涉来到腾冲, 亲自登上打鹰火山, 发现“山顶之石, 色赭赤而质轻浮, 状如蜂房, 为浮沫结成者, 虽大至合抱, 而两指可携”。下图为打鹰火山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2题。
1.“山顶之石”属于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1质地致密且密度较大B.火山形成前此地为向斜构造C.在岩石2中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D.石灰岩c的形成时间早于石灰岩d【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山顶之石”属于岩浆岩,但岩浆岩又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根据“山顶之石”的颜色(赭赤,指红褐色)、密度(质轻浮)、外观(状如蜂房)可知,“山顶之石”属于喷出岩。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岩石1为喷出岩,质轻浮,密度较小,排除A;火山形成前,此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排除B;岩石2紧邻岩浆岩,属于变质岩,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排除C;在背斜构造里,中部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因此石灰岩c的形成时间早于石灰岩d。故选D。【答案】1.D 2.C3.(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河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地球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和改造着地表形态,其相对强弱制约着地貌的发展方向。实地调查研究表明,下图剖面所在地区的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明显强于外力作用。
(1)该构造区富含油气资源,指出甲、乙、丙、丁中最有利的钻探部位,并说明理由。(2)简要说明丁处山体高耸的原因。
【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背斜构造为天然拱形构造,是天然的储气、储油构造,而向斜是天然的储水构造,断层处可能有地下水出露,但断层处油气资源易泄漏,不易储存。图中甲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最有利于钻探,乙、丁两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丙处为断层构造。所以只有甲处最有利于钻探。第(2)题,注意材料信息“该地区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内力明显强于外力作用”。丁处岩层受内力挤压形成向斜,结合丙处断层可知,丁处所在岩层相对上升,加之外力作用较弱,向斜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所以丁处山体高耸。【答案】(1)甲处。理由:甲处为背斜,属于天然的储油、储气构造,有利于钻探;乙、丁为向斜,丙为断层,其储存的油气资源少。(2)丁处所在岩层断裂上升,地势较高;丁为向斜构造,岩层坚硬,且区域内力作用占主导,外力作用较弱,丁处不易被外力侵蚀,山体高耸。
你的支持和点赞是我最大的动力,添加公众号“启慧地理”加入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