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智慧“小干货”(六八)“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文言句式中“互文”的妙处(一)
(感谢“大余朗读者”温玉玺)
“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文言句式中“互文”的妙处(一)
(一)
《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第一句话的主语是“将军”,谓语是“死”;第二句话的主语是“壮士”,谓语是“归”。
但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却不能理解为“将军”身经“百战”最后“死”了,“壮士”从军“十年”“归”来了,而应理解为“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荣“归”故里——因为它是“互文”,前后两句话的意思互相渗透,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二)
“互文”最大的特点是“文意互见”——文意互相渗透补充,它让文章言简而意丰,别具一种韵味。
如《礼记·坊记》中“君子约言,小人先言”这句话。
“君子”与“小人”对应,“约言”与“先言”对应。
如果照字面理解,那就是君子说话简洁不罗嗦,小人则先说后做、说在做之前——言外有说而不做的意味。
这样的表述让人感觉很别扭,因为既然“君子”与“小人”对应,根据习惯,后面的话也应二者形成对比——“君子约言”,“小人”则应“繁言”“多言”,如《论语》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一样,一正一反,相互对照。
(三)
但这样的“别扭”,却含有丰富的意蕴。
“君子约言”,言外便有“小人”多言的意味;“小人先言”,言外就有“君子”后言的意味。
君子说话简洁,小人说话罗嗦;君子做后再说,小人光说不做。
这里,运用“互文”手法,虽仅两句话,却含有两个层次四个方面的意思。
不仅涉及到君子与小人言之多寡,他们对说与做的态度也表现出来了,可以作为《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完美阐述。
(四)
再又如《左传》中的“郑昭宋聋”这句话。
“郑”与“宋”都是国名,二者对应;“昭”与“聋”表状态,二者对应。
“昭”是目明,眼睛亮,目光敏锐;“聋”是耳聩,耳朵背,听不见东西。
按表面意思理解,就是郑国国君目明而宋国国君耳聋,二者没有对比关系。
用互文来解,就是:郑君目明而宋君目昏,宋君耳聋而郑君耳聪。
而细致分析,作者说“郑昭”,就是要表明宋国国君目不明;说“宋聋”,就是要表明郑国国君耳不聋——即郑君是耳聪目明,而宋君不仅耳聋而且目瞆。
郑宋两国对比,虽仅两句话,却有两重对比,四个方面,言可谓至简,而意则可谓至丰!
(五)
从“君子约言,小人先言”和“郑昭宋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特点是前后两句各举一个方面(“约言”“先言”、“昭”“聩”)而同时包含了相反的那个方面(“多言”“后言”、“昏”“聪”)。
既表现出君子说话的简洁明了(“约言”)与先做后说(“后言”),又表现出小人的喋喋不休(“多言”)与说在做之前(“先言”);
既表现出郑的耳聪目明,又表现出宋的耳聋目昏。
真可谓语简而意丰,具有含蓄之美,这是“互文”的妙处!
(《管锥编》之《周易正义·一0》、《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六》)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这里是“随钱锺书一道与古人对话”公众号。
我们每天推送一则千字左右的钱锺书论学小知识、小干货,让你轻轻松松走进传统,走进国学,感受中华文化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