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先生泄露天机四十多年,后辈子孙不得安宁

昏暗逼仄的瓦房里,谭半仙端坐在八仙桌前,右手执钢笔,左手掐算着,口中念念有词,念完后低头沉吟思索片刻,然后开始在长条符纸上画着旁人看不懂的符文。
他的头顶悬挂着一盏灯泡,挂得极低,几乎要碰到他的头顶,灯泡散发着昏黄的光,投下来的光线正好照到他面前的符纸。桌子的左手边摆放着红、黄空白符纸各一沓,分别用木条压着,符纸正前方有一瓶红色墨水,此外再无它物,显得这张桌面漆黑,看上去很有些年份了的八仙桌分外的孤寂。
八仙桌的对面坐着个五六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时不时回答几句谭半仙的提问。
紧挨着八仙桌的左手边,一张老旧的平板床挨墙搭着,靠墙挂着的蚊帐早已发黄变黑,也不知道有多久没洗过了,依稀还能辨认得出打过补丁的痕迹。放眼整个房子,墙体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黑灰一片,就连房梁都裹着一圈蜘蛛网沾着草木灰,仿佛烧过的木炭。西面唯一的一个透气的小窗挂满了蜘蛛网,能照进房子的阳光被蜘蛛网挡得所剩无几,蜘蛛网上的蚊子和草灰在阳光下尤其明显。正对门口的墙角堆着些柴火灰烬,墙面被熏得黑乎乎的,很显然,谭半仙经常在这小房子里生火。
床沿边坐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是谭半仙的老伴,驼着背,满脸的褶子和愁苦,透露出她生活不易的信息。她和另外两个背着孩子坐在床前矮凳上的两个老妇人有一句没一句的拉着家常,大概是回忆到了伤心处,她在脸上抹了一把,随后胡乱的在衣摆擦了擦,继续抽抽噎噎的诉说着她的哀伤。那俩老太太毕竟比较年轻,有些无措的连忙安慰她。
终于,谭半仙画完了红黄两张符纸,开始嘱咐对面的老太太。他面容略微饱满,大概是常年见阳光比较少,所以稍显苍白。只见他摘下老花镜,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句的交代着注意事项,灯光照在他花白的头顶上。他的语速很慢,传达的信息却很有条理,简单易理解。如果不是知道他比谭奶奶大几岁,仅凭这表达能力,谁能想到这竟是个近九十岁的老人?
老太太小心翼翼的收好符纸,从口袋里摸索出一张两元,三张一元的纸币恭敬的交给谭半仙,口中不忘念着,“那就麻烦老先生你帮我送一送了,这是一点小心意,辛苦你了!”
谭半仙哆嗦的收好纸币,抬起头,有些吃力的睁了睁眼,扫视了一遍屋内剩下的人,朝着谭奶奶喊,“还有几个人?看完了我要休息了,后面的不看了,今天累了!”
谭奶奶有些不满,声音大了点,“还有两个!今天才看了几个人啊?这就喊累了,又不是叫你去种地,还整天喊累!”
屋子里瞬间安静了,坐着的,离去的,再没有人出声。
这就是谭半仙每天的生活!
据说,谭半仙生于兵荒马乱的年代,一共生了七个孩子,在那个缺药缺粮的时期,靠着务农养育七个孩子,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夭折了两个。饥寒交迫之际,一个算命老先生,找到了务农的谭半仙,说他一辈子没有传人,不希望一身本领就此随他入土,如今他已时日无多,恳求谭半仙继承他的衣钵。
谭半仙果断拒绝了。世人都知道,算命先生因为泄露天机太多,通常都会有三缺五弊,三缺即钱,命,权。五弊即鳏、寡、孤、独、残。谭半仙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后辈子孙承受这些不良后果。他让老先生另寻他人。
但是老先生说,“克连啊,我活了这么一把年纪了,见过的人无数,没发现一个合适的,而你不同,我给你算了算,你就是我要找的人,你就答应我吧!”
当时的谭半仙对玄学不置可否,他觉得老先生信口胡诌,为的是骗他接过衣钵。
之后,老先生又拄着拐杖多次上门劝说,其心之诚堪比那三顾茅庐的刘备。称继承了衣钵就是造福一方百姓,这是积功德的善事,并且以谭半仙无力抚养孩子为由,劝谭半仙再慎重考虑,同时奉上50元钱作为酬金。当时的50元约相当于现在的50万元,是很大的一笔钱呢。谭半仙被说中了心中的痛处,他想起两个夭折的孩子,不就是因为缺钱买药而死于疟疾的吗?
不提则已,一提到那两孩子,谭奶奶就悲痛不已,她痛骂谭半仙糊涂,没有能力救孩子就罢了,如今连剩下的孩子也不顾。
谭半仙终于心软了!
老先生不再开门纳客,凡是上门的人都被他打发到谭半仙这里来,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十里八乡的百姓遇到邪门的事情都会虔心到谭半仙这里求一道符,往往都能符到灾除,谭半仙终于成了名符其实的半仙。
转眼间,谭半仙算命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年纪越来越大,他的精力远没有以前旺盛,他接待的客人从每天的十几个人到后来的几个人,有时他会叮嘱谭奶奶把后来的人劝回去,第二天再来。刚开始,谭奶奶还能体谅一下,次数多了就开始不满,觉得谭半仙就是想偷懒,嘴里就开始不饶人。谭半仙只当没听到。
其实自从谭半仙接过衣钵之后,家里的日子慢慢过得去了,虽然那个年代还很艰难,但是来看病的人都不好意思空手而来,有钱的给几毛几分,实在没有的送点米面什么的也是可以,因为谭半仙算命从来不明码标价,他真的就像做善事那般为老百姓解决邪事。因此,他也没能成为富人!
谭半仙的儿子大多生于解放时期,那个年代讲究人多力量大,所以他的孙辈阵容庞大,三代同堂足有七八十人,所以他记不清他有几个孙子孙女,更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假如某一个外姓的小孩跑去和他说是他的孙子,他都不会怀疑,他通常会摸摸那孩子的头,问他几岁,叫什么名字。只要说出他孙子或孙女的名字,他一般都会奖励一些钱或糖,孩子们屡试不爽。那些钱都是谭半仙背着谭奶奶藏的,为的是分给跑来和他说话的孩子。
谭半仙长的很慈祥,如果忽略掉他的身材,单看脸,会发现他和弥勒佛长的有点相像,对着孩子,他总会不自觉的微笑,语气温和,让孩子不由得想靠近他。
大约是在1999年的某一天,谭奶奶给谭半仙送饭时,谭半仙突然把她叫住,郑重其事的对她说,“昨晚天上的神仙给我托梦说仙班留了我的位置,让我处理好后事准备飞升。估计不会太久,我走了之后,你要管好那些子孙,避免他们起纷争……”
总之就是交代后事。后来,谭奶奶跟孙女提起时,显得异常的落寞。
渐渐的,谭半仙闭门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谭奶奶从他手中拿到的钱越来越少,开始以为他又偷偷藏起来,于是就骂骂咧咧。可是渐渐的,她发现谭半仙吃的越来越少,送去的饭有时基本没动过,她才开始慌了。她去找儿子张罗着请医生来看看谭半仙,但是她的儿子要么是酒鬼,要么是懒鬼,要么在外地回不来,唯一能指望的一个还抠门不肯出钱。好不容易请来了医生,医生摇了摇头,交代他们准备后事。
谭奶奶除了有些难过,倒没有多大反应,许是想起了之前谭半仙和她交代的那些话吧。
没几天,谭半仙就走了,走之前他吃力的抬起手,想说什么,但是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一年,谭半仙刚好九十岁!
谭奶奶搬到四儿子家居住,生活和从前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实际却不然。几个儿子之间的矛盾开始出现,争吵,猜疑,中伤,诅咒,整个家族的关系分崩离析。
谭奶奶年老体弱,判断能力差,无法分辨是非对错,最后偏听偏信,儿子之间的天平出现了倾斜,于是乎,有人得意,有人失望,有人窃喜,短短几年,兄弟不再,只有仇人。
谭半仙走后,谭奶奶过了几年苦闷的生活,随后也撒手人寰,不知道她到最后有没有想起谭半仙叮嘱她不要让子孙起纷争的话。她离世时嘴巴没有闭严,守在旁边的儿媳在她咽气后立刻去拢她的嘴巴,结果还是没用,她的嘴已经硬了,闭不上了!
大伙都很丧气,老人去世前嘴巴不闭上,后代子孙争吵不断,农村人都信奉这一条。
果不其然,谭奶奶前脚刚走,她的子孙又因为抬棺的事吵起来了……
之后的几年,谭半仙的儿子因为各种原因吵过,打过,几乎闹出了人命,如今几个儿子之间已经老死不相往来。如果谭半仙真的位列仙班,不知道他能不能看到这些,看到这些又会作何感想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0)

相关推荐

  • 海宁最新百岁老人名单公布!最长寿是105岁的她,养生秘诀是……

    今天是重阳节 咱们海宁公布了 一份百岁老人的名单 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今年已经105岁了 她是海宁目前最长寿的老人 不仅生活自理.爱看报 还能穿针引线呢!! 她还有自己的长寿"秘诀" ...

  • 其实,你这代人的命运,会对“后三代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不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我们的命运,究竟和谁有关,是否只对自己产生极大的影响? 命运这种东西,看起来是特别玄乎的,因为它不由人完全决定,可它又对人自身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曾有人说过,命运这 ...

  • 爱,就这样简单

    爱,就这样简单 母亲节,想起了妈妈. 在报社分房之前,我家住在东四轿子胡同里的两间小平房,妈妈住一间,我们住一间.九十年代初报社盖了宿舍,有四五十套房,分房的时候按年头排队挑房,我是84年底去的北京青 ...

  • 文旅文苑 | 孙流航:儿时老屋

    屏幕有时显出古老庭院的画面,会让我想起儿时的老屋.屏幕上的影像,一闪即逝,而家乡老屋,图景古朴鲜活,泛现起来,让人思绪万千,陶醉迷恋.那是我童年的乐园,永永久久活在我的心田. 老屋马头墙的砖瓦房前,有 ...

  • 炊烟有望 过年

    三十上午,田红柳忙着包水饺,中午一顿猪肉粉皮汤,下午便开始忙碌着收拾祭拜的东西,屋里平日挂中堂的地方换成了族谱立轴,上面写着好多早已经逝去未曾谋面的祖先的名讳,八仙桌上摆上各种祭品. 肖明山家插香用一 ...

  • 散文||年到农家

    年到农家 大人盼栽田,小孩盼过年.在眼巴巴的盼望中,年,砸着后脚跟了. 说不清这是第一场雪,还是最后一场雪,在腊月的最后一天,从早上就飞羽飘绒,到晌午大地就肿了一圈,村庄像披着羊皮的老汉,蜷缩在斗牛山 ...

  • ​小巷人家(十四)

    小巷人家(十四) (纪实故事) 作  者:周 忠 良 图  片:选自网络 支家 71年初冬,第一波寒流袭来,风把门窗刮的呼呼作响.中吃过晚饭,母亲说跟我去支二爷家一趟.小巷乌漆嘛黑,路也高低不平,中负 ...

  • 儿时的年

    儿时的年    作者:无痕 年,有我们的期盼中,真真切切地来了-- 奶奶正在厨房里做着年饭,灶里的芝麻杆热烈地舔着锅底,锅里飘着让人眼馋嘴馋的菜肴,父亲拿出写好的春联,我端着事先调好的面糊,开始贴春联 ...

  • 【陕西临渭 曹改良】原创//我写了四十多年新闻宣传稿

      2021第129期总第1473期  我写了四十多年新闻宣传稿 我今年68岁了,是区委党校一名退休干部.回顾大半辈子的人生旅程,要说真正干了点啥有意义的值得回味的工作,我觉得就是为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写 ...

  • 韩天衡:篆刻艺术四十多年来是前所未有的繁荣

    韩天衡四岁写字.六岁刻印,在方寸之间徜徉近八十年.他对篆刻艺术的感知.他在作品之外的心声,日前具化为一场展览,呈现给观众.历时五个多月的<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2021年5月5日在上 ...

  • 披头士最伟大的歌曲之一《Let It Be》,至今四十多年依然好听!

    披头士最伟大的歌曲之一《Let It Be》,至今四十多年依然好听!

  • 人类为何四十多年不再登月?不是科技不成熟,这几个原因很现实

    "肯尼迪总统的愿望实现了,只是代价过高.可以说,阿波罗计划是一份难以继承的遗产." --汉斯·马克(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总指挥) 好奇心驱使下,人类对于生存环境的探索范围 ...

  • 品酒笔记‖品储藏四十多年老酒

    原创 李寻谈酒 李寻的酒吧 想必很多人都没有喝过储藏了四十多年的老酒,笔者有幸喝过一次. 2018年底,我们拜访了北京通州回味斋陈酒收藏馆的主人陈学增先生.陈学增先生,笔名陈拓,网名"北京酒 ...

  • 史上最大的科学骗局,误导了整个科学界四十多年

    2021-03-06 21:38:09 19世纪末,一种新的思想流派在科学界广泛传播.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个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以下是该假设的要点: 几百万年前,由于一个鲜为人知的"基因复制 ...

  • 从武术气功热,到国学热,这四十多年,我们都经历了什么?

    当前的国学热,或称为传统文化热,尽管已经热了二三十年了,但至今仍不见衰落的迹象,反而呈愈来愈热的趋势. 如果要追溯这场国学热的由来,就要回到五十多年前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说起. 那时的中国,正处在十年运 ...

  • 百岁医学院士分享自己四十多年糖尿病的抗糖经验,值得糖友们借鉴

    百岁医学院士分享自己四十多年糖尿病的抗糖经验,值得糖友们借鉴

  • 福建福州开了四十多年的猪血捞化店,汤鲜味美好吃到汤都喝光

    福建福州开了四十多年的猪血捞化店,汤鲜味美好吃到汤都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