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宗论”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南北宗论”是董其昌对中国古代山水画派所持的一种理论,是他对山水画进行的分类,将唐至元代的绘画发展,按照画家的身份、画法、风格分为两大派:一派是以唐代画家王维为代表的南宗派系,是文人画;一派是以唐代画家李思训为代表的北宗派系,是行家画。崇南贬北,这与禅学的南宗派兴盛与北宗派系衰落的情况极为相似,故称之为“南北宗论”。
南北宗论为我们提供了剖析绘画的哲学观念,他以禅喻画,提倡文人画,强调画家的道德修养及精神境界,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在南北宗论中,董其昌也存在自相矛盾之处,标准不一,对同属南宗的文人画家的评价亦有褒贬等等,反映出理论上的混乱。他的南北宗论与同时代的陈继儒、莫是龙、沈颢等人彼此呼应,对明清的绘画发展及品评产生影响。
其产生与当时的政治、宗教、经济、社会风气的根源有关,更主要与当时绘画界的情况关系密切。当然,南北宗论具有片面性,因为从唐至明,山水画风格几经演变,画家对自然的态度、审美情趣、表现手法也有种种差异,如此长的历史时期,仅用两派归纳,难免有矛盾和不当之处,因此历来被反驳、批判,但在中国历史上,山水画有两种风格与画法却是事实。
董其昌作为对山水画艺术流派进行研究的先行者的作用应当被肯定,而最为重要的是南北宗论是文人画思潮的一种反映,一经建立变受到文人画家赞同,此论树立了温和文雅、精气内含的作品,奠定了文人画在绘画史上的主导地位,因此虽由于“崇南贬北”思想导致画坛宗派的门户之见的加深,并演化为“正宗邪派”之分,缩小画家的眼见,沉滞画法改进,某种程度上家中了理论混乱,为中国画坛带来一定消极的影响,但其对中国山水画乃至中国文化的作用也是不能被忽视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