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故事的文化价值与走向
主讲人:曹保明
曹保明,文化学家,现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吉林艺术学院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动画学院“曹保明中国地域文化研究院”院长。代表作品有:《东北土匪习俗》《长白山森林文化》《东北亚丝绸之路》等。
曹保明老师致力于抢救挖掘东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长白山木帮、淘金、狩猎、渔猎……曾经在东北大地上延续和焕发着动人光彩的文化被他挖掘、记录、保护下来。到目前,他相继整理著述出版了百余部书籍,合计2000多万字,许多作品被译为英、日、韩、俄等多种版本。
4月30日,“流淌的记忆”系列讲座有幸邀请到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保明老师,通过腾讯会议APP发起一场以“东北故事的文化价值与走向”为主题的线上讲座。
旧时,把持一方或某一行业的行帮头目,称为把头。在东北,木帮有木把头、渔猎有鱼把头、讲好东北故事有故事把头,这就是曹保明。他是文化的苦行者,也是东北地域文化的守望者。
什么是故事
曹保明老师说:“提起东北故事,一下子我脑海中便能涌现出许多许多。而且很多故事,一提起来,大家都会觉得很熟悉。”
在人生中,对每一个人潜移默化,影响最大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因为故事可以建立起价值观,可以培养生活的习惯,可以引导群体方向,可以传承知识文化,可以轻松地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几乎我们提出的任何一个事情、任何一个理念、任何一个观念,都是个故事,都能以故事的形式解释,都可以用故事来说明道理。所以故事是什么?可以这样说,故事是一个浓缩的人生。
一、口头性,故事的口头性是故事最突出的特点。故事首先是讲述的,而不是或不仅仅是阅读的。故事的存在不依赖于文字,这是人的存在、讲述、诉说的一种本能。
二、集体性,故事产生于生活之中,来源于民间。集体性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集体传播性,什么人都可以讲。二是集体创作性,什么人都可以参与创作。
三、传承性,传承才能使故事流动在社会和群体中。故事是一种流动性的文化,它是历史、自然生活生动的流动过程,同时它更是一种思想和精神的传承。
四、变异性,故事本身的变异性非常强。故事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逐渐完善,这就是变异。
五、地方性,地方性是故事的主体属性。它包括故事的产生的背景、空间、传播的语言等等。地方性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核心
六、生活性,故事就是在讲述生活。故事的内容直接反映人们的生活和斗争,表达着人们的思想和审美情趣。
故事记录了人类对事物认知和总结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人类对生产生活中事物的立场,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人类一面前行,一面把自己创造的文化留在遗产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十二类,第一类叫民间文学,这就包括民间故事。
东北故事是东北这块土地上产生和孕育出来的独特而又珍贵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东北的故事,首要记载东北独特的民俗风情,其实东北独特民族风情,也包括传承到东北中原的文化,它们深刻地融合为一起,从而产生了东北独特类型的民俗风情故事。民族风情故事包含着重要的文化和民俗。
东北的故事是历史的重要的佐证。
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角度。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从文字中去找记载东北斗争的历史的文字材料,但是恰恰这些文字历史的材料特别少,因此我们要从故事中去找,比如说富育光先生的《萨哈连船王》《雪山罕王传》就记载了从前东北被外国人所掠夺的历史。
(满族说部《雪山罕王传》)
东北故事的家族史特征。
东北的许多故事,属于在本地域、本民族的家族史,如满族说部,这部分故事成为研究中国北方民族史、地域史的重要史料,如包衣乌勒本(家传卷),也必然成为国家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类型。
(《关东山传说》)
东北故事记载了许多文化发现。
文化发现,是故事产生的重要基础。文化的属性,特别是故事,就是产生在人类生活与生存过程中。东北是一块被长期封禁的土地,随着自然的被改变,有诸多的收获可谈,所以这里的故事记录了许多神奇、神秘、神圣的内容。
(《吉林工匠》)
东北故事具有幽默和乐观性。
东北故事,往往带有突出的幽默、夸张和强调性。这是因为这里的从前人烟稀少,人们渴望与人接触、让人注意。所以故事中的许多情节,往往以突出的幽默感——包括情节、语言——来打动人,引人注意、令人接受。
(《关东十怪》)
东北故事有着生动的语言魅力。
东北故事,往往加进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地域特色表述方式。而且,由于东北的许多方言融合了北方多民族的词汇,产生了诸多生动的表述意味,如《老把头的传说》,如多种文艺形式产生的综合表述故事,如口述文化中的故事,散文体与歌谣韵文的组合,生动的创造出多种表述手段在故事中的出现,包括二人转小帽和传统故事中的以诗起序或以谣结尾等等。
曹保明老师是最会讲东北故事的文化学者。在两个小时的讲授中,曹老师将生动的东北故事穿插进课堂中,使得讲座妙趣横生。
曹老师结合着东北地域文化来讲东北故事。这其中讲到了,森林文化:《女号子头》、渔猎文化:《喂狼台》、农耕文化:《蛤蟆填斗》、抗战文化:《一袋水萝卜》、饮食文化:《粘耗子》、人参文化:《歪脖子放山》、冰雪文化:《老姑草》、闯关东文化:《二十四爷》、胡匪文化:《女炮手》、二人转文化:《小二口串门》、萨满文化:《传世物件制作》、贡品文化:《黑鱼捎书》、民俗文化:《王二思妹》等等。
(《满族说部》)
这一个个故事,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积累下来的珍贵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中代表性的活态文化,善用这些文化,对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意义,有效的使用和发展这种文化资源,是一个文化学者的重要能力。
专家点评
孔朝蓬,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趣味性和生动性。曹老师这两个小时的讲座讲的生动有趣。
第二、学理性。一个学者能够把从田野调查的材料和素材,经过自己的整合和研究,变成学理的故事,或者叫学理的总结,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学者带给我们的价值。最近因为疫情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国家对所有人文社会学科、自然学科每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学者的一个要求“把论文和专著把学问做在中国的大地上”,曹老师一辈子都在践行这个要求。曹老师的讲座,告诉了每一个青年人该怎么做学问,那就是“走进故事,走进故事里的人,走进故事里的文化”。
第三、文化性。今天的讲座最重要的就是它有非常深刻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我们想要掌握无论是东北民间故事文化,还是东北地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把文化的文化价值真正的梳理出来,并能举着这个大旗走下去。
邱振博:
我们怎么样构建这些故事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曹保明:
故事一定要能和地域相结合,才能有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作用。故事发生地一定要具备相应的人物和地区的自然景观,才能有挖掘发展的价值。故事要有针对性。要挖掘出故事中所存在的人物的生动的现实性。比如写《黑鱼捎书》时,我们就引入弓通村的老余家。
总的来说要把传统文化变成动力和资源,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找到好故事,二是找好故事发生地,三是把好故事发生地变成能开发的资源。
彭磊:
如何使萨满文化进入到大众视野,得到一定的认可?
曹保明:
第一,一定要关注萨满文化。萨满文化被北方民族普遍信奉。在东北更有它的重要意义——村落传承和家族传承。萨满文化是人类早期对自然的认知。萨满是人类的智者,不是简单的跳大神,是东北文化中所留下来的最珍贵的文化。我们不叫萨满教,虽然它是原始宗教,但我们所保留和弘扬的文化遗产是萨满文化。
第二,要知道萨满文化中所反映的两大类文化价值:一是对自然的关注,二是对人生命的尊重。这两点是萨满文化最重要的价值。
第三,萨满文化给我们最珍贵的收获,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当中要有耐心;萨满文化最大的情怀是对祖先的呼唤,这是一种生命的传承。
第四,萨满文化的多样性。它呈现出立体性,既有唱词,又有故事、又有舞蹈,又有敲打。这是综合的艺术创造,是巨大的东北艺术文化的资源。
张力凡:
我们如何把握城市里的民俗特色,讲好这类型的“东北故事”?
曹保明:
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很多村落已经逐渐的变为了新农村,新农村是什么?很多地方的新农村是只是把旧房子拆了建新房。而文化和民俗,随着劳动力的转移被悄然带进了城市,形成了城市新的村落文化。城市新村落文化的存在和村落文化的消亡是成正比的。
我们制止不了消亡,但是要记录消亡。在城市中体现的故事要素,就是一些手艺,一个角落里的建筑,一些寺庙、一些老字号、一些工具。很多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故事,所以街道、房屋、老字号的工具,那是物质遗产。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我们要留住一个故事,那就要留住事件、留住情节、留住语言、留住工具甚至是留住故事发生地,这样才完整地留住了这个传统文化。但是有时也有无可奈何的事情发生,比如老手艺铺面临拆迁。这时候只能做到将故事本身留住。时代的发展,城市当中很多传统文化在消亡,我们是制止不了的。但也正是因此我们会更努力工作,去抢救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故事。
探寻文明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