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华】大鸟吊孝天悲廉臣

作者/田  华

〔成语中的华阴故事〕(四)
大鸟吊孝天悲廉臣

在我国汉语成语中,有个“大鸟吊孝”的成语,也是出自我的故乡华阴。这则成语说的是一代廉臣杨震饮鸩身亡后丧葬时出现的稀奇事,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

杨震从小受家庭教育的熏陶和父亲杨宝的影响,品性高洁,耿直纯厚,初随父亲专心研究学问,后师从大儒桓郁研习《欧阳尚书》,通晓经史子集,五十岁之前,一直隐居故里,在华阴南山以开馆授徒为业。门下弟子号称三千,堪与齐鲁孔丘齐名,遂有“关西夫子”美誉。

“读书——做官”历来是中国古代文化人实现人生抱负的唯一途径。在这根独木桥上有多少人拥着挤着踩踏着不顾一切的向彼岸奋发拼搏,即使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杨震亦莫能例外,到了“知天命之年”的时候,他也放弃了平安清逸的教书营生,弃教出山从仕踏上做官之路。

但就一个人的预期寿命而言,五十岁之于七十,已经渡过了人生70%的时间,在这五十年中,一个人对社会对人生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塑造已基本定型。以杨震个人当时的人格脾性,走上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是非之地,显然就是他悲剧命运的开始。杨震在五十岁之前铸就的清正廉洁与刚正不阿的人格秉性,已经不适应他在官场发展,而中国官场自古以来就是那些处世老道世故圆滑左右逢源又八面玲珑会做官善做官的人们角逐施展手脚的地方。像杨震这样的人格秉性,从官场角逐中败下阵来是必然的结局。

初仕的前些年里,杨震还在地方上为官做事,凭他本人的才华与干练以及严于自律廉洁为民的作风,在荆州剌史、东莱太守任上干的是风生水起政绩显著,也因此而颇受朝廷器重。之后到了公元117年即建元四年,杨震就被一路擢升进京,从太仆做起到后来的太常又再到司徒,实现了他人生仕途上的“三级跳”,以至就到了123年即延光二年时,他已累官一品太尉之职。

早些年杨震入朝在太常、司徒任上时,就以清廉正直不屈权贵而名震朝野,到做了太尉时更是权倾天下而因屡屡上疏直言针砭时弊触怒龙颜,自然在朝廷也就不乏宿敌。终于到了延光三年即124年,王圣樊丰等人以假诏下令调拨司农府管辖下的国库粮银以及木材等,大兴土木为各自建造宅第,激怒民怨,遂有河间府(今河北沧州)人赵腾具状跪于朝堂门外请愿,在上诉无果时即抡鼓棰猛击门外大鼓,引起汉安帝大怒责令处死。杨震以为赵腾虽然有罪但绝不致死,就冒死谏言请求赦免赵腾不死。汉安帝哪里听得进去,再加之王圣樊丰耿宝等人的一旁谗言添油加醋的对杨震进行弹劾构陷,非但赵腾最终没有被赦免,还连累到杨震被汉安帝罢官遣返。

被罢黜了的杨震在被遣返回故乡时,在洛阳城西门外,坐在十里长亭下,不无感叹的对饯行的学生和同僚说,死,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事,只是我深蒙皇恩位极人臣,却对奸人们的奸诈弄权无能为力,对后宫的专权乱政所不能禁,如今落得个如此下场,我还有何脸面回到华阴家中,更有何颜面再活在这世上。说罢,即饮尽早已准备的毒酒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尽管如此,杨震的灵柩在返回华阴途中,仍遭奸人王圣樊丰等人的余党多次设障刁难羞辱。致使杨震的冤魂在外地滞留了两年之久。

时间不长即到了126年汉顺帝即位后,就诛杀了奸臣樊丰等人,杨震的冤案也得到了平反昭雪。这时家人和昔日袍属决定将杨震的骨殖改葬故乡华阴,其灵柩棺椁沿途路经的村民闻知太尉灵柩返梓路过,他们纷纷拿着纸钱纸幡来到路边跪地哭泣,为一代廉臣焚化纸钱送灵祭奠。

杨震一世的清廉清正刚直不阿感天动地日月可鉴。据史书记载,当杨震被平反昭雪之后改葬弘农华阴潼亭时,他的棺椁灵柩在众多僚属和家人护送下长途跋涉,终于回到故乡华阴之后,早有一只状若凤凰的大鸟在此等候。那只大鸟看到杨震的棺椁车队后,就飞落在杨震灵柩之前,一边悲鸣,一边不停地俯仰致礼,眼睛里滴落的是一串串红色的眼泪;本来和风静朗的天空,骤然间就阴云密布并下起了霏霏细雨,随行的官员无不感慨地说,唉,真是惊天地而泣鬼神啊!并把大鸟踩踏过的地方作为老夫子的墓穴地址。直到将杨震的灵柩安葬好,这只大鸟才向华山东南的朝阳山(此山在今河南省的淇县境内)方向飞去。由于大鸟的翎羽落在了它飞经的一道山岭上,后人便把这道山岭命名为留翎崾。当时的弘农郡太守深感此事奇异遂报知朝廷,朝廷在拨付帑银建造杨震陵园时,还特地让工匠雕刻了一座石质的大鸟石像竖立于杨震墓前,以纪念“大鸟吊孝”的事。在华阴当地老百姓还流传有“凤凰踏穴,百草吊孝”的传说。

据传这只大鸟羽毛呈五种颜色若五彩的锦缎,其身高丈余,翅膀约二丈有余,百姓中没有一个人可以叫得出它的名字。还有人传说,大鸟是在杨震改葬的前十多天就来到潼亭,白天立于地上,晚上栖于高枝,专等杨震的灵柩回来等等不一而足。

由于大鸟吊孝之事传开,在潼亭这里世代居住的老百姓便把自己的村庄名改成了吊孝村,后因有人提出“吊孝”二字含有悲哀不吉之嫌,于是就改成了吊桥村一直沿用至今。

“大鸟吊孝”虽为传说,但史书多有记载(如《后汉书》《续后汉书》)。此事孰真孰假,一时半会也颇难弄清,然而,无论是真是假,但这个故事本身就寄托了老百姓对清官廉吏的一种肯定和赞赏。时至今日杨震墓和杨震祠堂还是陕西省的廉政教育基地之一。

时间虽然远远的流逝了过去,而大鸟吊孝的成语故事以及杨震清白传家的美名依然在百姓中间广泛流传。明代诗人张瀚有诗为证,曰:夫子关西杰/脱迹湖城隈/四知心不负/三疏祸成胎/谮言君未悟/大鸟空遗哀。

田华,陕西华阴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生人,中共党员,务过农,当过临时工,做过教师,为最后一批被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现已退休。其对事物观察细致,善于探索平常事物背后的微理,业余生活平淡,喜欢侍弄花草或以书法绘画消遣时日。写作秉持了寻美与守真的原则,其文亦如其人,朴实无华,洒脱率真,读来也颇具韵味。

一、关于赞赏

赞赏金额平台留5元,其余全部归作者。7天内点击量超过1000的,另加稿费10元,超过2000加20元。作品发布一周后以红包形式发给原创作者。须加微信suyan834398802

二、投稿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