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下乡知青在华县留下的老照片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十冶知青永恒的记忆

作者 张少平

74年的腊月,我们74届高中二个班,约佰人,在一遍欢送声,笑声,歌声,和亲人的离别眼泪中,我们和同学们改变了职称,知青,当看到解放车那迎风召展红旗,和车两边红色大条幅,到农村去,上山下乡。让无数人而激动不止。在去往农村的路上知青们妄呼所以,高叫声,欢叫声,唱歌声,来到了华县,少华公社,和柳枝公社。

我们一行三女二男被分配在柳枝公社丰良六队。我们居住的位置在一高坡之上,西潼老公路之南,距离柳枝公社二公里,六队和五队相邻,身边是七队,再往南是丰良大队部,是一处四合院落,有一小卫生所,我们居住位置在村中心,俩扇黑色大冂,推开之后,还代着响声,吇呀!大小间,小间是住人的,大房间一个大锅台,东头一堆木头,头顶一口大棺材,满屋尘土仿佛十年没有人烟,黑漆漆的,夜晚点起了小煤油灯,安静下来,没了歌声,没了笑脸,没了昨日的家庭温曖,有得只是想家的夜晚,午夜,看着那星星眨眼,眼含泪花,明日如何,难都在眼前。
从这一天开始,我是知青,过起了知青生活。

这張照片,攝于1975年的元月,中间是我们的代队張老师,原任,柳枝公社党委付书记,公社革委会付主付,主管全社知青工作的主任,也是他在全社为知青权誉,保驾护航,我们在怀念他。功不可没。

漫漫天日,落日归更。

丰良大队,有十个生产队,有六个自然部落,面积大的就有两个生产队,因此五队和六队知青点很近,相邻一队二队,还有三队四队,都是自然部落村,我们六队和五队最近,相丒走动,你来我往,天天夜晚,都在漫谈人生,听歌,讲故事,吹牛,我们深知团结的力大,十人在一起才有了欢乐声,男知青都在相丒帮助女知青,下乡的时光,相守,相聚,热闹,才有上街一快去,一块去华县,临潼华清池,西安,兴庆湖公园。欢乐总是伴随着我们,碰到多雨的天气,又聚到一起,又人拉琴,多数男知青吹起口琴,那年代知青流传许多人称黄色歌曲,集本上都是抒情歌曲,哥呀,妹呀,如,青海名歌,有一位好姑娘,莫斯科郊外晚上,美丽的济南,可爱的泉城,铁冂铁窗铁锁链,重庆山来,走过了祖国的万水千山,等大量的歌曲在知青中流传,传唱,聚在一起就是唱歌,海阔天空的漫淡吹牛,穿港裤,脚穿回力鞋,女知青身穿5元的大花衣服,都觉得很美很美 。

有一次小组到莲花寺买粮,路北有一处天然洼地,水深2一3米,天气炎热我和同伴下水游起泳来。

炎热七月,北面二道沟水渠浇地水抽干了,我们又在渠里又是水又是泥里,逮了不少鱼,当地农民都不喜欢吃鱼,也帮着我们逮,而对于我们那是大饱眼褔,美美的吃了几顿。

这張攝影是我们五队,六队知青的合影,是在华县照的,我们共借了五辆宝马自行车,1十1,就去了华县照像,相片留下了字,下乡纪念。

水库之上,幸苦半年。

下乡赶上了柳枝水库建设,集全社之劳力,奋战在水库上,全社百名知青也都上了工地,不長见的知青也都见了,柳枝水库在南面山口,在俩山口处用石士堆起大壩,高度80米,宽度百米的拦河大壩,历時半年,举全社之劳力不停地黑白苦干,终于完成了一大水利工程,造富于柳枝人民,近二百名知青功不可未。

水库建设中我们吃在工地上,天天不见亮就去往工地上,披星戴月,用架子车拉土,一拉就是5,6O车,女得装车,男劳力拉车,没天都用汗水挥洒在工地上,书写着青春,绽放辛苦与劳累,天天吃着杠子镆,盐拌红白萝卜丝,没有一顶点油,吃了半年。

水库的活完了就在村里干农活,队長天天按排地里的农话,由队里的记工员来记工分,出工回来女知青做饭,有時也没菜,她们也精打细祘,计划怎样做着吃,也为小组经心尽力了,再这里我向姐姝们致谢了。

人生弹指一回间,时指今年以过41年了

时间都去那了,昨日青年而如今都以爷爷,奶奶,不可想象,时光如箭人生恩恩怨怨,以成烟云,我的知青们,心态放宽,好好享受人生吧,别给孙子买房了,儿孙自有儿孙褔,那不是你操心的事。

这一張是在金堆城十冶学校照的,下乡之前和分手的同学合的影,是1974年,照片有字,写着朋友们,相聚在一起。

这一張摄于柳枝公社新建的大礼堂,旁边就是柳枝公社革命委员会,大礼堂上写有加强党的领导,

柳枝时逢集市,知青们多月没见,留个影。照于1975.年3月。

三马拉车,天气寒冷,知青们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所有的农活都要会干,艺多不圧人,你看,知青把大车赶到了公社,车上都是知青,这張攝影也获得了76年中国农民报知青风彩攝影,优秀奖。

知青插队半年了,回金堆城探亲,碰到了久没想见的知青在十冶学校边的车上合的影,攝于1975年5月。它身旁是金矿单身大楼。

这是本文作者借房东邻居的自行车,去公社办事,攝于柳枝公社门前路边,就是这样自行车本人在十年后,1985年,不吃不喝用了五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是本人给知青战友攝的,暑夏七月练三伏,身前是玉米地。

我和知青战友在麦地照的。

仿佛是昨曰,真惜之明日。

下过乡的知识青年,
小伙,姑娘把歌唱,
广阔天地,练了红心。
几多幸苦,几何幸酸,
收获了什么,你知我知。
汒汒千万知识青年大军,
似成难忘的记忆。

人生以过一甲子,
爷爷,奶奶,白发头,
广阔天地家门口,
人生无怨,怨无生人,
收获了幸福,您知我知,
汒汒知识老年队伍,
今日幸福,来自咋日。

献给那年,那月听毛主席话的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蹉跎岁月,追忆红色知识青年。
本文作者,作于华阴市十冶新区
2016年8月5日。

原文来源:网友推荐
(0)

相关推荐

  • T17 在广阔天地里

    [藏品名称]在广阔天地里 [志 编 号]T.17简称:广阔 [设 计 者]叶武林 [类    别]"T"字头特种 [邮票题材]农业 宣传 [全套枚数]6整版枚数:50(10×5)/ ...

  • 知识青年情系第二故乡

    (图为田背云霄阁  刘增荣拍摄 ) 1968年12月,田背大队革命领导小组为落实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在大队成立了九人组成的"再教育领导小组",由原党支部书记刘森山任组 ...

  • 父亲短暂的一生(五)

    本文作者:郑书喜 父亲短暂的一生(一) 父亲短暂的一生(二) 父亲短暂的一生(三) 父亲短暂的一生(四) 16 知青情 一九七六年,乌兰察布盟盟运输公司的子弟对口要来察右中旗巴音人民公社插队下乡.公社 ...

  • 国风秦韵:人生路程踏歌行广阔天地大课堂

    国风秦韵:人生旅程踏歌行广阔天地大课堂 每一代人的命运,都会有共同的时代印记,也会有非同寻常的差异性.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往往是源自于个性的差异.外地人来古都西安旅游,就是为了追寻秦皇汉武和李白杜 ...

  •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发生在华县的一起抢劫“港田”事件

    邮箱:3125136050@qq.com 起早贪黑为生活 深更夜半遇凶险 作者 刘自胜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全家六口人,四个人的工资200元多点,人均不到四十元.还要供养一个大学生,还有一个不到两岁 ...

  • 上世纪七十年代华县人农田基建与兴修水利的日子

    <秦 晋 缘> 第七章  学大寨的日子 作者 高民智 农田基建显精神 开春,各村除按排上水库劳力以外,在家劳力就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我们这里南靠秦岭,在少华山脚下,地少石头多,出门就是坡,有 ...

  • 上世纪七十年代,女知青上大学还要检查处女膜是否完整,为什么

    上世纪七十年代,女知青上大学还要检查处女膜是否完整,你很惊奇吗,别慌,更惊奇的还在后边,非但上大学,招工.参军.提干都要检查,如果不是处女怎么办? "处女膜松弛和破裂作为不能录取女生.女兵. ...

  •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华县侯坊中学教书发生的“乱象”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在侯坊中学教书的日子 作者 谢膺白 1971年,在大队书记贾仲文的极力推荐下,我到了华县侯坊中学担任了一名民办教师.初来咋到,校长刘绍义说让我好好地听听一个 ...

  •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西藏部队喂猪,喂了一次就被撤职了

    总第315-7期:雪域老兵吧,欢迎战友回家! 作者简介: 徐 晨  1954年出生的,1969年12月入伍,在西藏拉萨空字706部队.1988年转业,在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工作直至退休. 我在西藏喂过猪 ...

  •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西藏部队过春节是种啥体验?

    春节特刊:雪域老兵吧,欢迎战友回家! 作者简介: 袁廷掌 1972年11月入伍,先后在西藏军区后勤部第二独立汽车营当兵,任二连.教练队教练.1981年汽车独立二营撤编,又调汽车16团教导营三连任教练. ...

  • 寻找青春的足迹——老知青回华县高塘

    邮箱:3125136050@qq.com 寻找青春的足迹 图文作者 李雪琴 1974年4月16号我们我们二十几位同学来到华县高塘公社插队落户.2017年4月30号我们一起重温往日的蹉跎岁月,再叙知青和 ...

  • 何海荣丨题上世纪七十年代老照片三首

    西江水月 江月 西江水月第465期 作者 简介 何海荣,笔名孤棹摇风,海歌,号梦荷斋主人.1974年生,广西藤县人.现任梧州晨鸡国学社社长.藤县濛江诗社副社长.藤县浔江诗社副社长,烟雨楼诗社副社长.& ...

  • 何海荣丨题上世纪七十年代旧照片诗三首

    作者简介 何海荣,笔名孤棹摇风,海歌,号梦荷斋主人.1974年生,广西藤县人.现任晨鸡国学社社长.藤县濛江诗社副社长.藤县浔江诗社副社长,烟雨楼诗社副社长.<浔风>副总编.曾任<藤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