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传奇宰相,把皇帝和太后全得罪了,死后还获文人最高谥号文正
王曾
王曾是宋代中期的一个关键人物,他连中三元,一生三次拜相,又三次罢相,却依旧能活跃于政局中央。他为人正直,又善于保全,活跃于真宗中后期到仁宗前期。在真宗封禅事中,他官阶不大,所以只能委婉反对;在真宗修道观事中,他坚决反对让奸臣王钦若主导,甚至因此和真宗起了矛盾;此后在仁宗朝,又反对太后称制。一连串操作下来,他算是把权臣、皇帝、太后全得罪了。但就是这么一个人,死后还能获谥“文正”!
宋仁宗
一、王室家系
王曾,山东青州人,978年出生。王曾的后辈富弼为其写过年谱《王文正公曾行状》,这是研究王曾的最重要的材料。按《行状》所说,王曾家为太原王氏,后迁徙山东。太原王氏在六朝时期是高等氏族。当然王曾出生时已经是北宋时期,实际早就不兴门第郡望了,王曾之家也不是大富大贵大官宦之家,因为宋祁为王曾写的“墓志铭”就说,“公(王曾)由布衣□君门”,可见王曾家只是个一般家庭。但对文人来说,太原王氏这也算是光环之一吧。
宋代士大夫
王曾8岁丧父,寡母无力养活王曾,只好将王曾转入叔父王宗元家。王曾虽然“寄人篱下”,但从王曾以后还能考科举来看,叔父对他还是不错的,最起码还能供他上学。王曾对叔父的养育之恩也不敢忘。1002年王曾连中三元上金殿谢恩,就对真宗说:“遂忝第一,皆先世积德,大人(叔父)教训所致”,直接把叔父当成了亲爸,感激之情溢于言表。1021年,当时是副相的王曾更是请求给已过世的叔父求取封号“改葬,请追赠官封”。
二、关于中三元的传说
王曾是有名的三元宰相。按照王曾“墓志铭”所说,“咸平中,偕郡上计”,就是说他通过的第一次考试州试,时间不可考,今人推断是1001年,此为第一元解元。1002年春,在礼部参加二次考试省试,以《有教无类赋》得省考第一会元,而这首赋也成了当时的流行歌曲“盛行于世”,世人(包括卖唱的)都以吟唱此赋为流行。随后参加殿试,以《有物混成赋》得真宗赏识钦点状元。宋代状元卷流传下来的不多,但这篇文章流传了下来。
王曾
因为王曾名声极大、学问极高,于是就被民间演化为天神下凡。关于王曾出身的传说,宋明清三代民间小说都诉说了同一个故事。拿《二刻拍案惊奇》来说:王曾之父极其爱惜字纸(书页或带字的纸),不愿放弃一张字纸,即便是字纸掉进茅厕中,王父也要想办法弄起来,洗净,烤干。日复一日就积攒了千千万万张字纸。某天,孔圣人给王曾之母托梦,说:你家爱惜字纸,“阴功甚大,我已奏过上帝,遣弟子曾参来生汝家,使汝家富贵非常”。不久,王母果然生男子,便取名王曾,后来连中三元。
王曾
三、得罪皇帝和权臣
三元之后,王曾按惯例先去基层历练,两年间历练过一些闲职、虚职,到了1004年,王曾就进入中书省、任知制诰。就在1008年,王曾遭遇了人生第一个抉择。当时各地出现祥瑞,中央奸臣王钦若趁机鼓动真宗封禅泰山。当时的宰相王旦对真宗执着的封禅心理都已经缴械投降转为支持了,但王曾对此事不发议论,没有明确反对,但也没有支持。有一次他被真宗召见,真宗问他对封禅的看法,王曾说:各地有祥瑞是国家太平的原因,但万一日后有灾祸,不免被舆论讥讽,我劝你慎重,别被现在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但真宗没听王曾的建议,反而在当年九月,让王曾去山东筹划封禅事宜。
宋真宗
1016,王曾升参知政事,为宰相。到了1017年3月,真宗宠臣、北宋五鬼之一的王钦若要以枢密使职兼任会灵观使(惯例以参知政事兼任),王曾本来就反感奸臣王钦若,所以对此坚决反对,此举引得真宗反感。后来王钦若又屡进谗言,最终在九月,王曾罢相,被外派应天府。这次罢相,究其根本,还是王曾政治斗争经验少,太过死板。
会灵观使是个啥官?富弼的《行状》说:真宗好神仙,要修筑昭应、景灵、会灵三宫观,都用宠臣领修筑的职责。真宗知道让王曾去当修筑使,王曾不会好好修的,所以才改派了解真宗心思的王钦若去,但王曾又不让,这才惹怒了真宗。但毕竟只是触怒龙颜,一旦皇帝气头过了,也就没事了,所以1020年,王曾返朝任平章事,继续执政,此为二次宰相。
北宋大臣
四、开罪太后和权臣
1022年真宗病危,太子赵祯(仁宗)13岁。当时的北宋政局,内是主少国疑,外有契丹在北面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病死前真宗留下遗诏让自己的皇后刘娥监管国事,“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刘娥)处”,注意真宗的遗诏关键在于“权”字,“权”是暂时的意思。但是《资治通鉴长编》说,真宗死,丁谓等人鼓动朝臣去掉“权”字,他们的实际目的就是通过操控太后,以太后为傀儡,达到长期操控朝政的目的。对此事王曾坚决反对,“正色独立”“谓乃止”。
刘娥
丁谓也是北宋五鬼之一,是十足的大奸臣,就是在丁谓全权策划下,一代名相寇准被贬,死于雷州。丁谓为人狡猾,手段狠辣,又极有文化素养,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还善揣摩人心,他祸国殃民的水平比宋徽宗时期的蔡京、高俅不知道高多少倍!真宗晚年专宠丁谓,丁谓在朝上呼风唤雨,王曾同为宰相,却只能虚与委蛇。
丁谓
丁谓和王曾第一次正面交锋,或者说决裂,就是上文的“权”字事件。此后王曾的日子并不好过,仁宗年幼,“丁谓当国,权势震主”,宋人王铚的《默记》说:王曾为了保全自己,每次见到丁谓都“必涕泣作可怜之色”,用委屈来博得丁谓同情,以麻痹丁谓。1022年9月,王曾终于取得了独自面圣的机会,王曾将丁谓的包藏祸心一股脑儿全部说出,气得仁宗、刘太后大怒,丁谓被罢相贬到海南。如此北宋五鬼之一的丁谓再不能复出。
少年仁宗
五、被排挤出中央
此后王曾实际主持仁宗前期政务,他在任期间,对上劝导仁宗以史为鉴,当明君,对下劝导农桑、公平施政、严格科举选拔人才。到了1029年,皇家道观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就是真宗要修的那个,此建筑从真宗晚年开始修,修了8年,耗银近亿两,堪比阿房)。刘太后就断言,这是天降神谕,是宰相无能,所以当年,王曾就被罢相,贬知兖州,此为第二次罢相。
但昭应宫失火真的是天人感应吗?
《续资治通鉴长编》说出了王曾罢相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王曾一直反对太后干政,太后对王曾的不满持续酝酿,终于以火灾为借口,将王曾踢出中央。
王曾
1033年,刘太后死,仁宗亲政,当年仁宗就将王曾调回京城。1035年,升为平章事,此为三拜宰相,封沂国公。但到了1037年4月又被罢免。这次罢相的原因,《续资治通鉴长编》说:因为参知政事吕夷简“专决,事不少让”,吕实际架空了王曾,王曾不能忍,遂多次上奏离职。更可怕的是,当时中书省首脑四个人王曾、吕夷简、蔡齐、宋绶,王吕矛盾不可调和,而蔡依附王,宋依附吕,中枢两分,水火不容,正常办公已经受到严重阻碍,无奈仁宗将四人全部罢免,以示公允。
王曾被罢免
文史君说
第三次罢相之后,王曾知郓州,1038年病逝于任地。消息传来,仁宗十分可惜,追赠他为侍中,谥号“文正”。纵观王曾一生,三起三落,密除北宋五鬼之一丁谓,可以说延长了宋朝国祚,堪称一代贤相,谥号“文正”也算名副其实。
参考文献
脱脱:《宋史》,中华书局 ,1985 年。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