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么教育孩子在幼儿园里保护好自己?
家长们好不容易为孩子选择好了幼儿园,孩子也终于有了另一种角色——学生,作为一个个即将离开爸爸妈妈,大半时间都要和老师同学一起相处的小萌新,家长们肯定是百般担心:孩子会不会不习惯幼儿园生活?小朋友之间闹矛盾怎么办?会不会受欺负?…今天,我们想和您聊一聊——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在幼儿园保护好自己?
亲妈说
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有一定的歧义:所谓“保护”是让孩子免于大人侵害还是在同龄孩子的争端中不要落于下风呢?
(图片来源网络)
亲妈思考
首先谈谈如何教育孩子在与幼儿园的成年人相处时保护好自己。近几年频繁引爆公众愤怒和恐慌的幼儿园虐童事件,将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降到最低点,大家都在探讨如何让孩子避免受到侵害。那些关于加强监管、认真考察幼儿园的建议,具体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幼儿园,都是隔靴搔痒,不解决根本问题。
对于“防范”虐童,家长的力量十分有限,即便如某一个公众号所说,母亲在孩子入园前花费大量时间对每一位幼儿园老师进行了心理评估,也不意味着孩子百分之百安全。所以在面对成年人时,任何对孩子加强自我保护的教育是无效的,因为孩子天然处于体力的弱势方,家长能做的充其量是“最早发现、立即止损”—— 在孩子还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自己经历的时候,通过家长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状况,做出应对措施。
(图片来源网络)
做到这一点,需要和孩子建立充分信任的语言沟通习惯,简单问一句:“今天你在幼儿园怎么样?”根本无法获知孩子的真实情况。尝试着和孩子玩角色扮演(演老师、小朋友)还原幼儿园场景,更有利于家长获取接近事实真相的信息。遇到孩子疑似被虐待侵害的情况,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反应,避免因为自己的愤怒焦虑“吓”到孩子,阻断孩子主动向家长诉说困难的勇气,因为对很多孩子而言,外人的肢体伤害远不及家里大人皱着眉头满脸紧张,更能吓到他们。
再谈谈如何教育孩子在和同龄人相处时保护好自己。幼儿园孩子之间的相处,其实谈不上“自我保护”。体能、年纪差不多孩子,谁能长期欺负谁呢?当孩子走出家庭,进入社会的时候,家长总是本能地想保护孩子不受外界伤害,但大多数时候往往事与愿违。很多时候,家长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孩子的感受。有一种冷叫“我妈觉得我冷”,相应的,有一种委屈叫“我妈觉得我受欺负了”。
(图片来源网络)
西尔斯《亲密育儿全书》认为,“婴儿的拍打,尽管看起来令人不快,但实际上是嬉戏式的交流,最不济也不过是心理挫败的表达方式而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攻击、无礼的行为。”这个理论在孩子的幼年期都是适用的。有时候我们看到宝宝“被欺负”的场景,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击,很可能他们只是想善意的打个招呼,并不是主动性的攻击。
孩子共处的目标是一起玩耍,享受玩耍的喜悦,在遇到大人看来不太友好的人际关系时,孩子的焦点仍然集中在玩耍的目标上,对别人的态度其实不是那么在意。
亲妈思考
事实证明:在孩子的世界里大多数孩子都是“健忘”的,只要家长不去强化,那些所谓的不公平和欺负(底线是不能伤及身体),孩子其实不是那么在意。所以孩子在幼儿园和同龄人的关系建立,家长不应该做太多干预和预设,如果孩子主动求助,家长可以给一些建议。早早给孩子灌输“谁也不能欺负咱们”的思想其实只是家长“被加害妄想”的体现,非常不利于孩子自主社交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孩子的幼年期,家长对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的重点应该放在“安全依赖型”亲子关系的建立上,一方面要养成孩子建立自己的感受,尤其是不良感受第一时间传达给家长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因为“过度保护”给孩子带来的负面信息,进而阻断孩子在同龄人当中的自主社交能力的养成。
本期亲妈学堂就和您聊到这里,期待与您下次相遇。
小贴士
炎热的夏季很多孩子喜欢光脚穿鞋,亲妈学堂提示您:夏季也要给孩子养成穿袜子的习惯。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而言,不穿袜子的弊端主要有三个:一是脚容易磨伤;二是没有袜子吸汗,鞋里潮湿闷热容易滋生真菌;三是容易打滑,孩子活动起来不舒适。袜子虽小,好处多多,家长要记得给孩子穿哦!
“亲妈学堂”致力于做好育儿的“最后一米”——将海量的育儿知识转化为每天的“日常行动”。帮您既懂得育儿道理,又能过好带孩子的每一天。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更好的自己给孩子更好的现在。
如果觉得有用,请果断收藏和转发给你身边有需求的人哦!
更多精彩回顾:
女人到底是该出外赚钱还是在家陪孩子成长?
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为什么有的女人离婚后对她自己生的孩子不闻不问,好像从来就没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