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玉是林黛玉的分身,揭示了宝黛命运的另一种可能
“红玉”是黛玉的反照,是曹雪芹为黛玉设想的另一种可能性,就像曹雪芹为自己设想的“甄宝玉”一样,红玉就是无病版的林黛玉,是曹雪芹畅想的宝黛二人之另一种结局可能性。
首先,林红玉和林黛玉名字只差一字。
曹公对林黛玉的重视有多大?相信看过《红楼梦》的人都不会感觉不到,他几乎不吝用全部美好的言辞去夸她的绝世之美、灵窍之思。可是这样一个绝对的“女主角”,居然有一个下人的名字和她差点儿重了,这绝对不是无意的。她,就是林红玉。
两人都姓林,一个是黛玉,一个是红玉,只是颜色不同之玉。姓之外,我们再看看这俩人名字的构成。
除了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有“玉”之外,金陵十二钗之妙玉,也在曹雪芹心中的分量很重。可见,“玉”这个字不是随便给的,它代表了曹雪芹对于最优秀女儿的期许。另外,“红”字在曹雪芹心目中也分量很重,不然他也不会让贾宝玉的住处叫“怡红院”的了,而且整本书的名字就叫《红楼梦》而不是别的,什么“千红一哭”之类的更别说了。“红”字寄托了曹雪芹对于女儿的所有心意。“黛”者,有瑕疵之玉,故而黛玉虽然其他都好,但小性儿、多病却是不可回避的。
反过来,黛玉前世是“绛珠仙草”,宝玉也曾名为“绛洞花王”,“绛”即是大红。这些都说明,“红”代表的是所有女儿,当然只有最聪明最灵秀的女儿名字中才能出现“红”字。这一点当然不是小编我的胡乱猜想,有脂砚斋批语为证:
原来这小红本姓林,【庚辰双行夹批:又是个林。】小名红玉,【庚辰双行夹批:“红”字切“绛珠”,“玉”字则直通矣。】只因“玉”字犯了林黛玉、宝玉,【庚辰双行夹批:妙文。】便都把这个字隐起来,便都叫他“小红”。原是荣国府中世代的旧仆,他父母现在收管各处房田事务。
此外,在林红玉的结局中,她和贾芸美满地生活在了一起。表面上看贾芸和贾宝玉除了都姓贾是亲戚外没什么相似,但贾宝玉在搬入怡红院之前的住处叫“绛芸轩”,“绛”代表绛珠仙子林黛玉,那这个“芸”字可能是宝玉对于自身的定位。这样说来,小红和贾芸的结合,也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合的理想化状态。
其次,林红玉和林黛玉性格、容貌颇有相似之处。
比如,曹雪芹说黛玉“聪明清秀”(第二回),禀稀世之美,绝世姿容;红玉呢,虽然不是像黛玉晴雯那么出挑,但也有三分容貌,宝玉眼中的她“容长脸面,细巧身材,却十分俏丽干净”,其实也是和黛玉晴雯一个类型的。
再说起性格来,颦儿俏皮敏捷、灵心善感。这点儿小红却是非常相像。观其在宝玉面前的表现,当宝玉问她为什么不做眼前的事儿的时候,她巧妙地回答:
“这话我也难说。【庚辰侧批:不伏气语,况非尔可完,故云“难说”。】只是有一句话回二爷:昨儿有个什么芸儿来找二爷。我想二爷不得空儿,便叫焙茗回他,叫他今日早起来,不想二爷又往北府里去了。”
既对答巧妙,又不得罪人。
观其在王熙凤面前的表现,三四门之的话不打结巴地解释的清清楚楚,绝对与颦儿口才不相上下,甚至可与凤姐比肩。怨不得凤姐坚持要向宝玉讨她。
凤姐道:“既这么着,明儿我和宝玉说,叫他再要人,【甲戌侧批:有悌弟之心。】叫这丫头跟我去。可不知本人愿意不愿意?”【甲戌侧批:总是追写红玉十分心事。】红玉笑道:“愿意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甲戌侧批:好答!可知两处俱是主见。】只是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庚辰侧批:千愿意万愿意之言。】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得见识见识。”【甲戌侧批:且系本心本意,“狱神庙”回内方见。】
这也很有意思的,就像凤姐说林黛玉就像贾母的嫡亲孙女一样,不知不觉中讨好了两边。而小红这番话也是,既不得罪宝玉,也奉承了凤姐。身为下层,就该像小红这样行事干练、言行妥帖,而不是晴雯那样张扬,导致被别人进了谗言。
再说小红,虽然是个聪明无比的人,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想攀高枝没那么容易。因为帮宝玉倒了一回茶而被秋纹、碧痕奚落,因为得到凤姐而被晴雯嘲讽,她心里也是很不爽的。灵心善感的她因此生病了,小丫鬟佳惠来看望:
佳蕙道:“你这一程子心里到底觉怎么样?依我说,你竟家去住两日,请一个大夫来瞧瞧,吃两剂药就好了。”红玉道:“那里的话,好好的,家去作什么!”佳蕙道:“我想起来了,林姑娘生的弱,时常他吃药,【庚辰侧批:是补写否?】你就和他要些来吃,也是一样。”【甲戌侧批:闲言中叙出黛玉之弱。草蛇灰线。】红玉道:“胡说!【庚辰侧批:如闻。】药也是混吃的。”
看到这里不禁感叹,不仅名字差点儿重了,连药也差点儿吃得一样了!幸亏她没有乱吃药,不然可就和林妹妹一样娇弱了。
佳惠为其打抱不平,认为其身为管家之女,年纪又大,地位本可与晴雯等人比肩,可赏赐却不及她,可见其人被打压甚久。
“我们算年纪小,上不去,我也不抱怨;像你怎么也不算在里头?”
不过,敏感的她对于问题的思考早已不再流于表面,而是深刻地意识到了贾府内部的危机:
红玉道:“也不犯着气他们。俗语说的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甲戌侧批:此时写出此等言语,令人堕泪。】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
这种话,不是有见识的人说不出来的。这跟林黛玉《葬花吟》里面的诗句实在太像,也太符合她们的情况了!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我们再说说小红的爱情。
小红一开始也和袭人一样,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光耀门楣,毕竟她是管家之女,按理说机会应该比别人多,可是宝玉房里那些,哪个不是伶牙利爪的?她竟然无处插手。深感大观园环境恶劣,小红只能抓住了贾芸这根救命稻草,终于浮上了彼岸。二人的爱情也是颇具传奇色彩,甚至有点儿俗套,就像《西厢记》里面的张生和崔莺莺一样!小红看见贾芸,也是“那丫头听说,方知是本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而且后面通过手帕私相密约,也与张生和崔莺莺偷期密约颇为类似。
比如《西厢记》写莺莺对于张生轻狂表现的反应是:
旦回顾觑末下。
按理说这就不是大家闺秀该有的行为。不过对于一个怀春的少女来说,没有什么不可能。
如果我们记得《西厢记》,应该还能想起里面的“红娘”。我想,曹雪芹写小红这个形象,也是借鉴了很多《西厢记》的手法和方式的。
甚至是在薛宝琴的《怀古诗》里,也提到了“红娘”(其实也是暗示小红)。
蒲东寺怀古其九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只是这里的主角变了,从娇滴滴的大家闺秀变成了身为下人的管家之女。
不过,这样的爱情,却是宝黛十分羡慕的。当宝黛共读《西厢》的时候,未尝不羡慕他们的热烈与大胆,只是碍于身份,倒多了许多周折委屈。那么《西厢记》的情节,怕是只能在宝玉梦中了。
林小红,有了这个美好的名字,理应有个美好的结局。正因如此,或许可以稍微宽慰一下对于宝黛结局不满的作者以及读者。这是曹雪芹给自己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