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轮融资4690万美元,ONL Therapeutics以创新疗法突围眼科市场红海【海外案例】

ONL Therapeutics(以下简称ONL)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是一家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公司主要针对视网膜疾病开发新疗法,以保护和改善患者视力。

近日,ONL Therapeutics宣布已完成4690万美元B轮融资,新一轮融资由新投资者Bios Partners、PSQ Capital、强生创新、凯泰资本和密歇根资本网络风险基金III领投。现有投资者InFocus Capital Partners、ExSight Ventures、Capital Community Angels以及密歇根大学的密歇根新技术创业投资项目联合跟投。

迄今为止,ONL共完成5次融资。此前,该公司于2017年5月完成450万美元A轮融资,用于开发治疗视网膜脱离的药物。

眼科因市场空间广阔,壁垒高,向来被誉为黄金赛道。在一片红海的眼科市场,ONL何以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动脉网在对其历史和业务的梳理中寻找答案。

ONL融资史(数据来源:动脉橙)

“行业高管+眼科专家”,经验丰富的核心领导团队

ONL管理团队由生命科学行业经验丰富的高管和眼科领域知名的专家组成。

ONL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avid Esposito具有丰富的行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制药企业默克的销售代表,并在默克美国分部的营销部门一步步晋升。

在进入ONL之前,David Esposito曾任生命科学公司Armune BioScience的首席执行官,在那里他领导了血液诊断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该公司成功推出了唯一的非psa血液检测来提高前列腺癌的检测质量。此后,他也担任了生物技术企业Phadia美国公司的总裁,并在2011年将业务出售给生命科学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TMO)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David Zacks博士是密歇根大学凯洛格眼科中心的眼科教授和临床专家。在过去的15年里,Zacks博士的研究一直集中在分子调控机制上,以控制视网膜疾病中的光受体死亡或存活。他是视网膜神经保护和光感受器细胞生理学领域公认的专家。

作为视网膜疾病研究领域公认的专家,Zacks博士因其工作获得了众多荣誉,包括2011年马库拉学会的W. Richard Green Lecture and Award。此外,他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医学院的马萨诸塞州眼耳医院获得了眼科和葡萄球菌手术的研究金。

研发总监Kocab博士在密歇根大学获得了免疫学博士学位,专注于研究与细胞死亡和炎症有关的细胞信号通路。具体来说,他的工作重点是了解与Fas(一种蛋白受体)密切相关的信号,以利用Fas抑制剂治疗视网膜疾病。

加入ONL后,Kocab 博士撰写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赠款申请,并协调了孤儿药物申请的提交,在公司研发业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从左至右,David Esposito、David Zacks、Kocab(图片来源:ONL官网)

拳头产品——治疗视网膜分离的孤儿药ONL1204

人类光感受器分两类,分别是视锥和视杆细胞,这些细胞分布排列在人眼的视网膜上。视网膜细胞的死亡,是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Fas是细胞表面诱导凋亡的蛋白受体分子,它分布于多种组织细胞或血浆中,对细胞的自稳调节起着重要作用。Fas介导的信号转导是人体激活细胞死亡的基础机制之一。许多研究已经证明Fas在一系列视网膜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视网膜脱落、葡萄膜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和视神经病变等。由此,通过抑制Fas信号通路可以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Fas介导的细胞死亡和免疫信号转导机制(图片来源:ONL公司官网)

基于上述原理,ONL研发了小分子Fas抑制剂ONL1204。ONL1204可保护视网膜疾病患者的光感受器等眼部结构,并保持视网膜细胞的活性。目前,ONL1204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主要用于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

据悉,本轮融资便是用于推进ONL1204治疗视网膜脱落的Ⅰ期临床试验。此外,ONL也在探索它对青光眼、遗传性视网膜退化、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等其他疾病的疗效。

ONL1204进入Ⅰ期临床试验(图片来源:ONL公司官网)

回顾历史,ONL的十年眼科疾病征战史

纵览ONL的十年发展历程,这是一段专注于眼科疾病的征战史。

2011年2月,ONL在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成立,奋斗的历史开始书写。

2013年3月,经过2年努力,ONL研发的ONL-101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定,用以治疗视网膜脱落疾病。对于ONL来说,用两年时间获得这一阶段性胜利,是极具鼓舞性的。

2013年10月,ONL任命Anna Schwendeman博士领导公司的临床前开发项目。Anna Schwendeman博士曾在生物技术公司Cerenis和Esperion就职,在多肽药物生产和监管事务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这一任命,推动了ONL的临床项目的实施。

2014年11月,ONL获得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NEI)137万美元的捐赠,ONL将这笔资金用于ONL101临床前开发活动,并向FDA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

2015年6月,ONL发现小分子肽ONL1204,具有抑制Fas通路(光受体凋亡的主要中介)的作用,并申请了专利。ONL将ONL1204提升为其领先开发的候选产品,并计划将其推进到治疗视网膜分离的临床试验中。对于ONL来说,这是一里程碑式的发现,也为后期ONL1204成为ONL明星产品埋下了伏笔。

2015年10月,ONL成立科学咨询委员会(SAB),SAB由五位世界首屈一指的视网膜疾病领域的专家组成,它的成立旨在指导公司视网膜疾病下新型视觉保护技术平台的开发。

2017年5月,在深耕两年之后,ONL获得了Novartis投的425万美元A轮融。ONL用这笔资金继续支持ONL1204的最终开发,为视网膜分离临床试验做准备。

2019年10月,再次经过两年的沉淀之后,澳大利亚监管部门批准ONL1204第一阶段的临床试验,这是ONL视网膜疾病征战史的又一里程碑。基于此,ONL成功转型为临床阶段制药公司。

2020年12月,ONL完成4690万美元B轮融资,利用这笔融资,ONL也将把ONL1204 在未来两年内推进到青光眼和黄斑变性等眼科疾病。

通过对ONL十年历史中里程碑式事件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ONL的10年奋斗紧紧围绕视网膜疾病而展开。从融资——研发——融资——研发的循环中,我们可以看到ONL在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自己的历史。发现ONL1204——申请新药临床临床试验(IND)——将ONL1204扩展到其他眼科疾病,从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ONL在眼科医药领域的专注和耐力。“十年磨一剑”,ONL在治疗眼科疾病方面的磨砺,为它带来了回报。

小专科大市场,眼科医药仍处蓝海

整个眼科行业分为眼科服务、眼科器械和眼科药品三个细分领域。根据海通国际2020年9月发布的眼科报告显示,三个细分领域中,眼科服务的市场规模最大(占比70%),眼科器械的增速最快(增速达15%),眼科药品市场规模最小。

据一份市场研究报告(TMR)统计,由于眼睛疾病发病率增加,美国眼科药品市场将在2025年达到340亿美元。眼科药品中的创新药相对于其他疾病要少一些,眼科主流用药处于蓝海,且存在非常大的渗透空间。

目前,全球眼科药物市场的一些主要参与者包括Allergan(艾尔建)、Aerie、Pfizer(辉瑞)、Valeant、Bayer(拜耳)、Genentech(基因泰克)、Novartis(诺华)等,都在持续研发眼科创新药物。

根据疾病指征,全球眼科药物市场可分为视网膜疾病、青光眼、感染炎症、葡萄膜炎,过敏症等。而视网膜病变可进一步分为湿性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针对这些眼部疾病,部分头部药企研发的药物已获得美国FDA认证。

部分获FDA认证的眼科医药(数据来源:动脉橙)

据ONL的调查数据显示,仅视网膜脱落这一病状就有着5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而由此产生的隐藏性后续迹象更是有着数十亿美元的市场。现阶段,ONL的研究业务已扩展到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其他致盲疾病,ONL在未来眼科市场的潜力不言而喻。

我国眼科医药头部企业——欧康维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1年我国眼科制药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达247亿元。企业追逐市场,这在眼科医药领域尤为明显。近十年来,诸如恒瑞、康哲、科伦、康弘、三生等传统药企都在积极布局眼科,而欧康维视通过近3年在眼科医药的一系列布局,成为最为典型的后起之秀。

与行业内其他眼科医药企业相比,欧康维视最明显的特征是药物布局广泛。从现有的医药产品来看,欧康维视眼科药物布局涉及眼表和眼底,包括青光眼、近视、慢性NIU-PS、结膜炎、干眼症、术后炎症、视神经炎,黄斑病变等。从候选药物到商业化,欧康维视有持续的产品管线保证产出。

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欧康维视拥有明星候选药物——类固醇植入剂OT-401 (YUTIQ),这是我国现阶段唯一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的类固醇植入物,预期获批后将成为中国用于治疗葡萄膜炎疾病的首款眼部植入剂,收益潜力不言而喻。

欧康维视产品管线(图片来源:欧康维视官网)

2020年7月,欧康维视在中国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020年12月底,欧康维视与眼科医药公司EyePoint订立股份购买协议,以约为1570.48万美元的总价收购EyePoint301.07万股的股份,欧康维视的医药业务持续增长。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