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饼赏析——以台湾“老公银”和“如意银饼”为例

笔者之前写了太多的光绪元宝和民国时期的银圆,但唯独“银饼”始终没有触碰。这是因为银饼并不常见且留存量不大,地域性强且由于时间久远加上史料不详所以很难详尽说明。

在给大家介绍银饼之前,笔者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对银饼有一个初步认识。接下来,小编就以台湾省的两种银饼:“老公银”和“如意银饼”为例,给大家做一个简单明了的解说。

老公银

银饼,顾名思义指的是熔铸成饼状的白银汉代以后即有铸造。后来,清代某些地方和商号仿照欧美银圆形制自铸的银圆,也称“银饼”,今天说的台湾老公银,便是后面的一种。

由于台湾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发布禁令,禁止洋银出口。此时的台湾,要稳定物价又要有足够可供流通用的银圆,就只能自己制造了,于是,“老公银”便应运而生。

重26.99g,直径39.67mm,厚2.36mm

台湾老公银始发行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正面是寿星图,上镌“道光年铸”及“库平柒二”、“足纹银饼”字样;背面图案乃一只三足鼎炉,表示为官府钱币,另有满文“台湾”。

由于台湾老公饼是由简单的机械工具及粗制铁模打造而成,因此寿命不长,需要经常更换,若仔细比对每一枚钱币,可能枚枚都不相同。

重26.89g,直径39.74mm,厚2.39mm

如意银饼

如意银饼的生产背景其实基本上就是延续老公银:作为军饷以应对本地动乱。为什么这么说?原因还是上文提到的那样,随着近代鸦片的大量进口及“鸦片战争”的失败,国家与民间的大量财富不断被“倒光”。

重26.81g,直径39.71mm,厚2.34mm

加上此期间太平天国事件的爆发犹如雪上加霜,财源更是左支右绌。此时地处边陲的台湾若出现骚动,已无法再依赖海峡对岸福建的支持,必须自力募兵,以平乱局。如意银饼于咸丰三年(1853年)正式发行,乃担任台湾兵备道的徐宗干用来支付兵勇及相关费用。

其实,无论是台湾老公银也好,如意银饼也好,都是银饼的典型代表,因为银饼的地域性强,流通范围窄,所以见到的人可能不多。但银饼也是我国近代机制银币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同时希望今天的这篇文章介绍能帮助大家对银饼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