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缸启动、中压缸启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都是什么?

关于机组启动推荐学习笔记:

  1. 为什么汽轮机不宜采用负温差启动?

  2. 汽轮机定速3000r/min先停哪个油泵?

  3. 为什么一般规定汽轮机启动24小时后进行单/顺序阀切换

  4. 机组即将启动,捋一遍机侧启动流程,做到心中有数

  5. 机组启动各阶段的胀差控制

  6. 什么是汽轮机冷态启动?热态启动?

  7. 为什么要用高压内缸内壁上部温度150℃来划分机组的冷、热态启动?

  8. 机组启动时加热器什么时候投?冲转后?还是并网带到一定负荷后?

  9. 为什么规定热态启动盘车时间不得少于4个小时?

  10. 启机有感:关于挂闸和复位
一直从事的是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方式启动的机组,比较想了解东汽机组的中压缸启动(还有北重等其他机组也采用中压缸启动),决定学习一下中压缸启动的知识。想一起学习的关注汽机学习笔记微信公众号。
今天只了解一下高压缸启动、中压缸启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等方式都是什么?
1、高压缸启动:即汽轮机通过高压调节汽门控制高压缸进汽冲转、并网,中压调门全开,不参与调整。汽轮机冲转详细操作【建议收藏】
机组冲转前利用高、低旁暖管、升温、升压。但是冲转前需要关闭高旁,待再热器压力降至零或者被抽成微负压,才开始挂闸、冲转。启机有感:关于挂闸和复位
为什么要关闭高旁,把再热器压力降至零?
因为高压缸启动时,挂闸后中压主汽门和中压调门处于全开状态,而且再热器系统容积庞大,若压力不降至零,那么很容易在中压主、调门开启瞬间导致机组冲动起来。高调门上接了3根来自EH油系统的油管,都有什么用?
还有个问题就是高旁阀关闭以后,高排逆止门还没有开启的这段时间,再热器处于干烧状态,这个对启动初期的燃烧调整以及再热器管束的材质就要求比较高了。高排逆止门不严会不会导致上下缸温差大?
但是优点就是相对中压缸来说操作比较简单,而且对旁路的要求比较低,容量较小的旁路也没啥问题(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和中压缸启动一般都设计35%~40%额定容量的旁路),资料显示有些国外的机组高压缸启动只设计了一级大旁路,甚至有些机组取消了旁路系统。对于取消旁路系统的机组不知道怎么调整才能满足冲转参数,特别是热态启动的时候,有机会找资料学一学,关注汽机学习笔记,一起学习学习。高、低压旁路学习
2、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即启动时高压缸和中压缸同时进汽,通过高压主汽门和中压调门控制汽轮机进汽,通过高、低压旁路开度控制主蒸汽、再热蒸汽压力,(再热蒸汽压力比较低时,中调门基本处于全开状态)。当汽轮机转速升值2900r/min时进行阀切换,即由高压主汽门切至高压调门控制为什么汽轮机冲转到2900要进行阀门切换?预启阀有什么作用?)。
可能是一直从事的机组都采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所以感觉这种启动方式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对高低旁自动要求也不是很高,由于高压缸排汽温度及再热蒸汽温度偏低,且低旁高度较大,再热蒸汽压力较低,导致中压缸及中压转子温升速度较慢,汽缸膨胀迟缓,甚至还会出现中压转子温度尚未超过金属的脆性转变温度时汽轮机已达全速,对中压转子的安全不利,如果延长暖机时间,则延长了整个启动时间,增加了启动能耗。负胀差和正胀差,哪个更危险?
3、中压缸启动:即启动时中压缸进汽,用中压调门冲转,启动初期高压缸不进汽,机组带一定的负荷或转速后,再开始高压缸进汽,切换到常规的高中压联合启动方式。中压主汽门结构原理及检修
初学中压缸启动,个人感觉中压缸启动有以下问题,有待学习过程中摸索:
  1. 中压缸启动操作量大,涉及到高压缸预暖、阀壳预暖、切缸等操作;

  2. 对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个人感觉切缸时对汽包(直流锅炉贮水箱)液位扰动较大,所以旁路自动、贮水箱液位自动调节品质需要更高一些。

  3. 中压缸进汽而高压缸不进汽,那么单侧的轴向推力较大,所以切缸时要有最高负荷限制。高压缸左右加热不均,造成汽轮机大轴弯曲

  1. 系统较复杂,至少要多出高压缸预暖系统、切缸系统等。

中压缸启动的优点:
  1. 中压缸进汽冲转,低参数、大流量,一方面利于低速暖机、低负荷暖机,达到快速启动的目的,缩短启动时间,另一方面低压缸排气量也大,可以减少鼓风摩擦,降低低压缸次末级温度和排汽温度。汽轮机冲转暖机结束的标志到底是什么?

  1. 中压缸启动时再热器流通量大,对锅炉再热器安全运行有利。

  2. 热态启动时,中压缸启动可快速提高再热蒸汽温度与中压缸温度匹配,减小热应力,同时减缓热态启动时的负胀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