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耳鸣方
我用一个方子,为患者朋友治好耳鸣后,我突然感觉很失落,为日渐衰败的中医失落,为存在偏见的病人失落。
我在医院待了这么多年,每次被问到“中医到底行不行”的时候,我都感到失落!
我说中医行,不仅仅是因我推崇自己国家医术,更多的是因中医能治好病,也是因老一辈对中医的恪守原则与坚持,是好东西。
但是,让我感觉最失落的是:现在的中医院也被逐渐西化,我不知道,未来还有多少人能坚守,等我们这一批人再倒下了,中医还能怎么办?病人又该怎么办?
此前,医院门诊来了一位耳鸣兼中耳炎的患者,去医院配了西药后出现轻微脑鸣,左耳听力还下降严重,可谓是病情非常严重。
但是来院后,先问我:“你们这能做高压氧吗?我听说高压氧效果很好。”
我叹口气说:“我是中医,只给予你中医治疗,也只开中药。”
这就是我给他开的方子:
水蛭、天麻、钩藤、前胡、黄芩、蔓荆子、全虫、桃仁、红花、佩兰、菊花、北沙参。
这位患者是:络淤气滞,痰湿夹热。方子中的水蛭和全虫都是珍稀的中药材,外加天麻,都是很好的通络的中药材,全虫专治络淤型耳鸣;水蛭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干制品入药,具有清瘀的功效;黄芩清热燥湿;北沙参养阴清肺,祛痰止咳;蔓荆子则起到疏散风热的功效。
国人对中医存在的偏见根深蒂固,这位患者也是如此,非要自己亲身体会到效果,被中医治好后,才能肯定中医的存在。
今天的这篇文章,并不是宣扬或赞美中医有多好,只希望国人对中医能多一些包容和了解,少一些刁难与偏见,无论何时,中医都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又:耳朵,连着肺!耳鸣“轰轰响”,肺气不畅,请仔细看
今天想和你聊一个老话题——耳鸣、听力下降。对于这个问题,以前没少说。今天我再谈,是想提醒你,耳鸣和肺之间的关系。
我以前在学习中医古方三拗汤临床证治时,听我老师讲过这么个医案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女子,当时年纪是35岁。本来,她的耳朵挺好的,几乎从来没出过问题。然而,就在差不多2天前,此人忽然之间感觉到耳朵里有憋塞之感,发胀发闷,听力下降。且耳朵里还轰隆隆直响。尤其是吞咽时,这个响声特别大。与此同时,她还微微鼻塞、流鼻涕,耳内有微微痛感。这是怎么回事啊?她忍受两天,见毫无改善,就到医院看了。当时,医生说,这是急性耳咽管炎。在拿到结果,并听了具体治疗措施后,患者决定,先转投中医试一试。
刻诊,见患者脉浮,舌苔薄白。给她开了张方子。但见:麻黄,杏仁,甘草,防风,苍耳子,薄荷(后下),桔梗,石菖蒲,路路通等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15天后,所有症状都有所改善。这时候,效不更方。最终,患者诸症悉平。
这就是基本经过。这里头的道理,我给你好好说说。
前面我说了,今天要和你分享的,是耳朵和肺之间的关系。你看上文这个患者,她就是一个肺气郁闭,耳窍不通的典型例子。为什么这么说?还是得从舌脉说起。患者,脉浮、苔薄白。
脉浮是什么意思啊?提示外感风寒,正邪相争啊。卫气和外邪争斗,所以脉浮。同时,患者舌苔薄白。这说明,患者感受的是风寒,或者说,风寒暂时没化热。
风寒之邪,郁滞皮毛肌表。而肺又主皮毛。故它会直接导致肺气不利。肺气不利,所以患者鼻子不通气、流鼻涕。
但是,所有这些,又和耳朵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其实是在《温热经纬》里面有论述。古人讲:“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可见,肺气通利与否,也可体现在耳朵上。肺气郁闭,耳朵也会跟着郁闭。其实,这道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也能想清楚:肺,主营卫的疏布,主气血和精微物质在全身的输送。对耳窍而言,它居于人体上部,自然也依赖清阳之气的滋养。如肺气宣降失常,不能向上疏布营卫和精微物质,那我们的耳朵,自然有可能受到影响。
总之,就上文的患者来说,她耳朵听力下降、耳鸣、轰轰响、有憋塞感的现象,就要考虑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这时怎么办?当然要以宣通肺气为主。来看看配伍——这里头,麻黄、杏仁和甘草,组成了三拗汤。这个三拗汤,是麻黄汤变化而来,只不过去掉了桂枝。三拗汤,是专注宣散肺气的方子。其中,麻黄宣发肺气,杏仁通利肺气。它的解表之效不如麻黄汤,但是宣利肺气的功效,是有的。它主风寒轻症。这对于上文医案里的患者来说,是适合的。
在这个基础上,加入苍耳、薄荷、石菖蒲、桔梗、路路通。目的,也是在于开窍、通经、辛散达表。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由此可见,对于相当一部分耳鸣、听力下降、耳中有憋闷感的人来说,应该适当考虑,是不是问题出在肺气不利上。尤其是在伴随诸如鼻塞、流鼻涕、微感寒热,或者病发于感冒受风以后的人,更要如此想一想。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思路,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当然,我这篇文章也只是把一般临床经验告诉你。非专业读者,应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文中配伍。三拗汤治疗耳鸣耳聋耳憋闷,是古方新用,的确也值得我业内中人,好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