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好孩子
Adhere to the simple
Great achievements
When we live in peace
Love and harmony
We will be in harmony are an organic whole
Good family members
坚持简单
成就伟大
当我们生活在平静
爱与和谐之中
我们就会融为一体
各位家人好
王筝的一首“我们都是好孩子”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遥远的梦境,就象王洛宾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一样,不过梦的主人公是一群好孩子而已,是你、我、他曾经一起走过的难忘岁月。梦,每个人都做过,正如每个人都必经历过童年一样,有些是记忆深刻,有些已经模糊、有些是开心快乐,有些是委屈和痛苦,无论你经历了什么,你都无法改变过去的一切,唯一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现存的经验和想法。
我们都是好孩子。这是一种正向的认识,是在传统文化里大家都认可的主流文化形象。好孩子当然要有好的标准、好的习惯、好的思想、好的成绩、好的形象、甚至是好的反应,如果达不到这些标准的呢?自然列为“坏孩子”行列,坏孩子是老师不喜欢的,是受文化批判的,是社会所不容的,坏孩子意味着以后就是进监狱的料。也许正是这种“二元论”的认识方法,让做父母的教育孩子感到“有法可依”,对孩子的评判标准单一化。于是在咨询中出现一个浮躁的现象,家长带着孩子来做心理咨询,目的是想让咨询师来“纠偏”,纠正孩子的不良思想、错误认识,极端行为,甚至是给予大力“挽救”。因为家长的功力不够,需要借助咨询师的威力。当然,在这种目的性很强前提下,最后的咨询就演变成心理教育了,家长认为孩子缺乏教育。
后现代心理咨询理论谈及咨询已不单纯是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强调个人的心理问题和家庭成员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到,孩子的许多问题是家长建构出来的,确切的说是文化过滤的结果,许多“问题孩子”的行为是不符合主流文化的定义,因此成人看有些孩子就是“问题孩子”。有些家长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孩子,社会流行的观点: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狼性,成为狼,不做绵羊,也有的让孩子成为龙、成为凤,可就是不让孩子好好成为人!
每个家长都或多或少会将自己的期望,将自己的经验、将自己的理想、报复放在孩子身上,于是孩子成了一种心理投射的载体,是实现梦想和弥补缺憾的载体。让孩子成为大人顺心的“工具”很难,因为孩子自己都很难让自己顺心。所以,当给孩子缺少心灵空间的时候,就会以沉默来对抗;当夫妻关系不良的时候,孩子就会以调皮来吸引你的注意力;当你限制孩子成长的时候,孩子就会成为小大人来压抑自己的需求。许多问题存在着因果关系,因此当天真的孩子对你说:“我们都是好孩子”,你有什么感想呢?因为把你自己也包括进去了,你的威严要开始动摇,权威要受到挑战,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皮?于是,你会收起久违的童心,而故做深沉的脸一沉。孩子明白了你一点也不幽默,不好玩!索性就不和你“玩”了。因此,当大人表现出一贯正确的时候,孩子是没有优势的、是自卑的、被动的,孩子的许多需求被压抑了。
而当“我们都是好孩子”的旋律回响在你耳边的时候,你是否感到震撼!或者找到了久违的感觉,不再被生活的琐事所淹没,不再被欲望迷失了双眼,而内心欢喜的看见了自己小时候的摸样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跳舞、玩耍、冲进大自然嬉戏呢?
新疆海景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心理专家
海景心理机构 “心之力”BOOK读书会创始人
非暴力沟通讲师,塔罗心理师,思维导图训练师
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特聘心理咨询师
乌鲁木齐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中心 专家组专家
新疆兵团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专家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