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喟然而叹!
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喟然而叹。
孔子读《周易》,读到《损》、《益》二卦时,感慨地叹息着。
子夏避席问曰:“夫子何叹焉?”
子夏离开坐位问道:“老师您为什么叹息?”
孔子曰:“夫自损者必有益之,自益者必有决之,吾是以叹也。”
孔子说:“自己减少的必定会有增加,自己增加的必定会有减少。我因此叹息啊!”
子夏曰:“然则学者不可以益乎?”
子夏说:“那么学习的人不可以增加知识吗?”
子曰:“非道益之谓也,道弥益而身弥损。夫学者损其自多,以虚受人,故能成其满博也。天道成而必变,凡持满而能久者,未尝有也。故曰:自贤者,天下之善言不得闻于耳矣。昔尧治天下之位,犹允恭以持之,克让以接下,是以千岁而益盛,迄今而逾彰。
夏桀、昆吾,自满而无极,亢意而不节,斩刈黎民,如草芥焉;天下讨之,如诛匹夫,是以千载而恶著,迄今而不灭。满也。如在舆遇三人则下之,遇二人则式之,调其盈虚,不令自满,所以能久也。”
译文:孔子说:“我讲的不是道的增长。道愈增长而身体愈有损耗。学习的人,减损自己本来就多的东西,用虚心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指教,所以才能成就完满和广博啊!按照规律,事物完成后必定还会变化,完满而能保持长久,是不曾有的。所以说,'自认为贤能的人,天下那些美好的话他是听不到的。’从前尧处在治理天下的位置上,尚且以诚信恭敬的态度处理政事,以谦让的态度和下面的人交往,所以经过千年名声愈来愈盛。今天则更加彰显。
夏桀恣意妄为而不加节制,杀百姓如割草一般。天下人讨伐他,如同杀一个平民,所以经过千年恶名愈来愈昭著,至今也没有磨灭。看到这些,如果在路上行走就要让长者先行,不抢先;如果坐在车上,遇到三个人就要下车,遇到两个人就要扶着车前横木致敬。调节盈满和虚空,不自我满足,所以能够长久。”
子夏曰:“商请志之。”而终身奉行焉。
子夏说:“请让我把这些话记下来,而且要终身奉行。”
——选自《孔子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