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画”案例分享 || 怎么画“5棵树”?
注:本文写于2016年秋学期一节课后,后收入《“数学画”教学行与思》一书。彼时我刚接手三年级一个班的数学,孩子接触“数学画”不久……
今天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引入情境问题例4之后,请学生自主“画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指名(典型)上台画一画:
生1:
生2:
生3:
生1、2的表达很清晰,大多数学生都是如此,生3画成线段图比较少见,我巡视时,见她是用5段表示杨树5棵,第二行画柳树画不下了(本子不够长),就草草了事,柳树的段数比较乱,我提醒:其实杨树的5棵不需要一定用5段哦,可以只用一段来表示5棵,试试看!于是就出现了图中的线段图——这是一次飞跃!(对于新接触数学画的他们来说)
通过整体呈现和对比观察评价,孩子们认识到生3图的优势。于是,我进一步追问:如果仍然是用圆形或者三角形这样的图形表示,杨树如果只用一个图形,比如一个圆形(边说边画出杨树棵树),那么你会接着表示柳树的棵树吗?请你再试一试!(指名上黑板画)——
图中,白色图文是我的,蓝色图文是生A的,我问:这是A画的,你觉得需要补充点什么吗?黄色、红色部分分别是生B、生C补充的。
下图是本节课的板书:
巡视时还遇到一位同学,她没有画图,但是用简洁的文字梳理了已知条件和问题以及数量关系,达到了“数学画”同样的效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