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1980年代末外滩地区的两幢“怪”楼(作者:戴兆辉)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记录1980年代末外滩地区的

两幢”楼

戴兆辉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南风北进,上海也开始了停滞N多年的城市建设更新行动。30层楼91米的上海宾馆率先突破了盘踞上海第一高楼称号达48年之久的国际饭店,紧接着107米的联谊大厦、123米的上海电信大楼、153米的新锦江大酒店等高楼陆续拔地而起,上海的城市高度在市中心持续生长,第一高楼的记录也在不断地被刷新中(图1)。

图1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南京路上的新建高层建筑

今天我们就在这一系列的新建高楼大厦中,深入分析一下当年颇具争议的两幢“怪”楼,即在图2这张1996年出版的《上海鸟瞰图》数字版上,箭头1#所指的华东电力调度大楼和箭头2#所指的文汇大厦

图2 《上海鸟瞰图》数字版(1996年出版)

01
华东电力调度大楼

沿着南京东路步行街东延伸段往东走,刚过河南中路便可在路的南侧看见上海艾迪逊酒店(Shanghai EDITION Hotel)(图3),在目前高楼林立的上海市区,它仅是一幢不起眼的普通大楼而已,如不特别强调,极其容易被忽视。

图3 上海艾迪逊酒店地图和实景

时光回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这栋楼的落成却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它是外滩地区的第一“怪”楼。

从上世纪40年代的老地图上看,这栋楼所处的位置(现南京东路201号)原是一些小洋行、小银行、沙利文食品店以及一个大生仓库(图4)。

图4 南京东路201号(1947年地图)

华东电业管理局原先一直在南京东路181号的老楼办公(图5),进入80年代后,老的办公楼已不敷使用,因此在1983年,经上海市建委批准,拆除了隔壁的公管房屋(内有六个使用单位和一户居民),以及原上海针织品采购供应站(现上海针织品总公司前身)位于九江路218弄21号底层食堂及会场,欲建造新大楼。

图5 寄南京东路181号华东电业管理局革委会信封和实景照片

整个大楼的设计由华东建筑设计院负责,其实设计工作从80年代初就开始了,最早设计师是罗新扬先生,1983年,由秦壅先生接手。项目由上海四建施工,整个工程做做停停,是一个标准的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三边”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前后持续了八年。1988年12月27日,华东电力调度大楼正式落成(图6和图7)。

图6 华东电力大楼建成纪念封(1988.12.27)

图7 南京东路201号(1989年地图)

建成后的大楼坐南朝北,占地1952平方米,建筑面积22400平方米,外形呈八角形。楼高125米(至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一层为机泵房、车库等;地上26层,二楼为针织品批发公司食堂,三楼至五楼为会场,六楼至十六楼为办公室,十六楼以上为总调度工艺房。塔楼顶部六层,分别为电梯机房、水箱,微波机房等(图8)。

图8 建成时的华东电力调度大楼

这幢棕褐色的奇葩大楼一出生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狂轰滥炸。塔楼上部又是倾斜,又是锯齿形窗,立面上又是凸出凹进,楼顶上还伸了一根大烟囱。而它的高度和挺直的线条在南京东路一片典雅的老楼里又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因而批评者认为它破坏了外滩建筑群的天际线。

然持赞同态度的也有一批群体,说它是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次有效实验,是对城市风貌的一次有建设性的创新。

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当时只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除了在《建筑学报》《时代建筑》等杂志以及一些报章上见到此类文章外,对此也无法发表自己的观点,倒是杂志上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笔者的脑海里,“当将来有一天浦江对岸的高楼纷纷起来,浦西这里的建筑也争奇斗艳,到那时也许电力大楼也就不那么突兀了”。有时会听见老师们谈论这个话题,从言语上获悉,普遍还是赞成这种新建筑形式尝试的,可能与同济建筑一贯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有关。

多年以后,我们从它的设计师罗新扬先生处得到了它的全部设计意图(图9)。首先,电力大楼和南京东路转了45度角,使得街道不显得压抑,也为其内部赢得了更好的采光和景观。

第二,为了在有限基地内获得更多空间,因此在上部立面造些螺旋形盘旋而上的锯齿形三角凸窗。

第三,21层调度室为了增加使用面积,因而是凸出来的。

第四,上方56度的屋顶斜面是为了减少对周边居住老宅的阳光影响,另一方面,斜屋顶是设计师向心目中的建筑殿堂和平饭店致敬。

第五,最顶端的 “烟囱”实际上是个装着直径7米的大卫星天线和一些微波天线的塔楼,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并且中空无阻碍。在设计时,微波塔则是参考海关大楼和汉口路沐恩堂,而做出的“钟楼”。

第六,上部的三角窗用来呼应老上海里弄屋顶的老虎窗以及五边形的小窗则暗喻基地南侧圣三一堂的哥特式尖窗。

图9 华东电力调度大楼立面解析

至此,大伙儿恍然大悟,电力大楼所谓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竟是这样形成的。现代主义建筑注重建筑本身的功能,后现代主义则是对过分注重功能性的反思,是对早期现代主义“千篇一律”、“国际化”方盒子的一种反动,其内涵包括了“与周边环境协调、融合”、“体现本地文化特征”等要素。

电力大楼以功能和使用为前提,它的体型其实都是现实情况的外在体现,纯粹是功能决定形式,本质是现代主义的内核加上了后现代符号要素的外表,而非在后现代的外壳下强塞进功能。

迈入21世纪后,在2000年-2003年期间,业主委托设计单位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华东电力调度大楼进行了结构加固、外立面材料更新及室内大修装饰改造(图10),由于与原建筑外立面相比,并无实质性的变化,因此在当时并未引起更多关注。

图10 2000-2003年的改造(左:原南立面 中:新南立面 右:新北立面)

华东电力大楼在2009年获得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也曾获评“上海1949-1989十佳优秀建筑”。说明其在外滩地区扎根20年后,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2013年国家电网迁出此楼,建筑产权归属鲁能集团,与东面紧邻的南京路181号华东电力管理局大楼拟作为上海市城市更新试点项目之一,改建成为万豪旗下的精品酒店。

2014年,在改造方案曝光后,电力大楼竟改用20世纪30年代“装饰艺术派”(Art Deco)风格的外立面风格,这在沪上建筑圈和媒体里掀起轩然大波(图11),这次由于有了互联网的加入,其声势超过了落成时那次,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呈现一种压倒性态势。

图11 Art Deco方案

“自己的时代留不下自己的代表作,还非要冒充别的时代的东西”,80年代的地标建筑被“复古”为另一个时代的Art Deco建筑风格,这确实是很荒谬的。华东电力大楼的遗产价值在于“建筑学价值”和“城市记忆”。尽管大楼不是优秀历史建筑,但幸好它位于风貌区,规划设计管理归属于市规土局的风貌处,因而大楼获得了较大程度的保护(图12)。在历史建筑改造的过程中,最终做到了全盘保留和功能迁就形式。

图12 最终确定的改造后上海艾迪逊酒店方案

在第二次的电力大楼讨论中,已经从早期的单纯美丑之争转变为近期城市形象的时代精神之辩,已经成为了对城市年轮中重要几环的取舍之思。华东电力大楼显然是幸运的,它已经在城市里扎下了根,已经融入进城市的历史场景中,因而继续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扮演其相符的角色。

02
文汇大厦

笔者手中收藏了一套1998年发行的“文汇报系列订报磁卡珍藏版”(图13),不过如果按上面印的地址“虎丘路50号”去寻找照片上文汇大厦的话,肯定是会扑空的。

图13 1998年文汇报系列订报磁卡珍藏版

虎丘路50号这个地方,从历史上看,原先是阿哈龙犹太会堂(Jewish Synagogue)(图14和图15),这是早期来沪“淘金”的著名犹太人哈同,为纪念他父亲而建造,1931年竣工后捐赠给犹太人社团。阿哈龙犹太会堂平面为椭圆形,一层布置讲厅、会议室和阅览室,二层布置会堂,会堂可容纳400余人。建筑立面为现代主义风格,屋顶为钢结构穹顶。二战期间,阿哈龙会堂也成了一所大型的犹太难民的避难所,他们在这里居住、生活,还开办学校教育儿童。

图14 虎丘路50号(1947年地图)

图15 上海阿哈龙犹太会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会堂成为了《文汇报》社的一部分。1986年,文汇报社为扩展面积,欲在虎丘路50号建造文汇报新大楼,因此“顺手”就把年久失修略显颓败之相的阿哈龙犹太会堂给拆除了(图16)。它这一“顺手”,造成了此处历史记忆的断层,让我们只能在以往的黑白照片中去找寻当年的场景。

图16 1976年阿哈龙犹太会堂局部

文汇大厦设计方案由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即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前身)完成,1986年11月30日由上海四建开工兴建,1990年3月工程竣工。文汇大厦(图17)总建筑面积14890平方米,高90.7米,地上24层,地下1层。

图17 虎丘路50号文汇大厦

文汇大厦的外形竖向条线,上部弧形悬挑,它的出现虽然没有像华东电力调度大楼那样引起群体争论,但也被业内人士普遍质疑,第一,在历史建筑众多的外滩源处,树立这样一个现代风格的建筑,与周边邻居格格不入,有老死不相往来之感(图18);第二,就其外形,也被比喻为“大拳头”、“手榴弹”,说是毫无美感可言。

图18 文汇大厦与外滩源历史建筑

不过文汇大厦有着现代化的通讯系统和设备,对文汇报社的工作提升倒是起到了极大的支撑作用。同时,随着岁月的流淌,在上海这座包容性较强的城市里,它也渐渐地被大家所接受,1992年度还获得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

2003年开始,“外滩源”保护开发陆续启动,地处外滩源的文汇大厦自然难以融入其他建筑物的轮廓线中,因此在2006年的某一天,在 “轰”的一声的爆破声中砰然倒地。

文汇大厦在争议声中出生,在悄无声息中拆除,16年的短暂一生里鲜有人提及,对比镁光灯下的华东电力调度大楼,真可谓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它没有电力大楼这般好命。今天不予以记录,可能若干年后就真的彻底湮没在历史尘埃中,无人记起。

目前此处又一次起高楼,洛克外滩源(图19)又拔地而起,虎丘路50号又迎来了新的主人。

图19 洛克外滩源

更有意思的是,洛克外滩源在原文汇大厦的范围内,利用了其遗留下来的工程桩(图20),从而让文汇大厦的血液通过这种方式输入到了洛克外滩源中。

图20 洛克外滩源基坑范围

“可惜了!”不知在哪个博客里又见到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只是不知道的是,到底是拆了阿哈龙犹太会堂可惜,还是后来拆了文汇大厦可惜,已经无法询问,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吧。对于历史建筑,哪怕是近几十年的建筑,不能只有“拆”这一手段,历史价值在哪里?城市记忆在哪里?文化传承在哪里?值得深思,应该反思。

参考资料:

●《黄浦区志》

●《老上海百业指南-道路机构厂商住宅分布图(增订版)》1947年版

●《上海市商用地图册》1989年版

●《建筑学报》1988年第4期

●《时代建筑》2018年第6期

●百度地图

●网络资料

鸣谢:戴兆辉先生赐稿分享!

戴兆辉先生热文

上海康定路姚桥浜周边历史探寻

明信片上谈外滩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音乐的青春-我的流行歌曲@1980s~1990s(深夜回忆版)

解析上海宁夏路的今生及前世

漫谈上海普陀体育馆及其南侧三条小路(普雄路、沙洪浜路、谈家渡路)

记忆深处的两位伯父

研读邮品:回顾2011年的建党九十周年

竞技场上的两次亚军

青山旧路在,兄弟永存心

追忆嘉善路复兴中路周边的似水流年(一)

追忆嘉善路复兴中路周边的似水流年(二)

追忆嘉善路复兴中路周边的似水流年(三)

我心中的“旧书帝国”——上海文庙书市

回顾当年收购第一股——延中实业

我知道你在看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