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两代造币人的点滴回忆
2018年,正值中国人民银行建行与人民币发行七十周年,做为一名造币人,脑海中那些不曾忘怀的点滴记忆,再次令我不胜感慨,述诸笔端,聊作纪念。
父亲:一位老造币人
自我记事起,对于父亲的印象就是模糊的,可能是他所从事工作的保密性决定的。我只知道他是造币厂的厂长,后来,在新四军回忆录里,看到他的战友描述他的一些零星信息,才有了简单的了解。
父亲名叫李榆,江苏阜宁人,早年家中殷实,自己饱读诗书,是个私塾先生。后来投笔从戎,参加了新四军,因是文化人,就被安排为三师的财会,负责新四军的供给及物质采购以及抗币发行工作。据一本新四军回忆录中描述,有一次,他带着5艘木船到上海运物质,在通过日本封锁线时经历了极大的险情才圆满完成任务。后来他的事迹传开,受到嘉奖,也受到上级的重用。他奉黄克诚之命接管过黄山卷烟厂,后来又代表新四军去接管北海银行印刷厂。
在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博物馆里有一张1949年10月2日当时的造币公司全体人员在济南合影,前面架着几挺机关枪,威风凛凛,我的父母都在其中。
父母转战南北,父亲曾经去改造解散原成都造币厂,准备在沈阳试制发行人民币一、二、五分硬币。1955年,他带着200多名职工来到沈阳,任沈阳造币厂厂长,开始了新中国硬币的试制工作。几年以后,由于工作顺利、成绩斐然,后因疏忽了安全保卫工作,使厂里的黄金被盗,他因此受处分调离。
获奖:我的一些作品
1979 年,我退伍来到沈阳造币厂设计室工作,终于走进小时候一直不能进入的高墙之内,续上了父亲未尽的造币之缘。这对于从小就喜欢的美术的我来说,仿佛是专为我量身打造的工作!我全身心投入其中,工具不离手,刻苦练习工作技能。巨大的热情产生了丰硕的成果。
1981年8月,狗年纪念币的正面图案临时改用天坛图案,重做已经来不及,唯有我的一幅习作挂在设计室墙上,车间让同事申宪章协助我赶紧修整一下报样,随后很快得到了采纳。
第二年,忽然传来消息,中国的狗年纪念币在美国的克劳斯钱币大赛上获得了“1982年世界最佳标准银币奖”!让我深觉自豪。
天坛设计稿
1985年,我设计了长城嘉峪关作为“马可波罗”纪念币正面图案,再一次获得了克劳斯的“1985年世界最有历史意义纪念币奖”,这是一套系列产品,其中有一枚最小的直径仅8毫米,图案模具制作时,要求橡皮泥只能有0.5毫米的起伏,下面还得留出0.5毫米的底子,我开动脑筋,在底下贴一个0.5毫米厚的剪影,在上面做出0.5毫米的浮雕,效果很好。
1993年,我设计制作的金币“武则天”又获德国“1993年第三季度世界硬币十佳奖”。
石膏设计稿
盲文面值:我的创意
1983年,接到设计第四套人民币任务后,我萌发了把盲文使用到钱币上的想法。我到沈阳盲校采访了王德顺老师,请他给我打出盲文数字,他半信半疑的给我打出两套不同的盲字。我将盲文数字使用在我的设计稿上,被总公司朱纯德、成殿阳二位处长欣赏,推荐将盲文面额采用在纸钞上面,向总行申报了有盲文面额的画稿,被采纳,于1987年4月27日正式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上使用至今。
兰花:来自老父的灵感
1994年,接到上级要求设计第五套人民币的任务,这时,纪念币设计已经搞了十几年,所能想象到的题材基本都采用过了,大家搜肠刮肚的也想不出什么新内容。我憋了几天,觉得思路有些闭塞,就建议厂长,能不能让设计人员出去走走,开阔一下思路,也许会好些。厂长接受了我的建议,设计室关门一周,下周周一上班交卷。
我到老父亲那里,谈起设计的事情,老父亲虽然已经离开造币行业多年,但也经常关心我在纪念币设计方面的事情。谈到第五套设计题材,我父亲说起可以选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来设计,比如风景、花卉等,这时,父亲养的几盆兰花引起我的注意,父亲说,兰花是中国传统“四君子”之一,是崇高品德的象征,也可以放到钱币上去。在他的启发下,我又收集了大量有关兰花的资料,设计了一张以兰花为题材的双色币五元面额的画稿。
到了交卷的时候,全设计组一共交上近百张设计稿,唯有我这一幅是以兰花为题材的。后因我离厂,这幅画稿由其他同事的修改后制成第五套人民币一角硬币发行。
俯首往事,我为我家两代人为造币事业所作的付出和取得的成就深感欣慰与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