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那一次春节的“艳遇”
八年前虎年的春节之际,在《羊城晚报》副刊“花地”上发表过一篇关于那年春节与情人节零距离“艳遇”的文字。重发此文,作为对今年情人节之后,就是除夕的一种感怀。省省笔墨啦!
虎年的春节与情人节零距离相遇,双方或将抱个满怀,如记忆犹新的“日全食”。而近几年人们习以为常的“两节”相逢,至少隔个三五天,几近相似“日偏食”或“日环食”。跟观赏“日全食”一样,人们会以最大的兴趣窥视中国的春节怎样“艳遇”西方的情人节?
首先,春节应该向情人节热情地敞开胸怀。按春节与情人节相遇一般50年一次的说法,以往的N次,虽在时空遂道相逢却没曾在现实生活中相识。改革开放以来,两者才渐行渐近,这次相拥可算深情初恋。从文化内涵与价值来说,春节是近五千年华夏文化宝贵的精神遗产。从文化规模与容量看,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西方情人节无疑是西方节文化的一朵奇葩,却是圣诞节复活节的小妹而已。春节既不可傲视,也不必矜持。面对日益多元的文化交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容潇洒地伸开双臂,敞开胸怀,让情人节既宾至如归,又家居随意。如果说情人节是西方文化一弯透亮的溪流,那么我们中华文化就是一条浩荡的大河。“凡洋必反”的义和团情绪我们不要,笼子装入金丝鸟的思维方式我们不取。如当初中华文化吸收佛教,如近代中国接纳马克思主义一样,让情人节融入我们的血液,让春节植入西洋文化的健康基因。
其次,“艳遇”应该净化日趋世俗的节日元素。国人初识西方情人节,眼中有“色”心里有惑。“情人”更多是包含“情妇”、“情夫”,即合法婚姻以外的各种男女暧昧关系。中国化的情人节,成了怪像迭出,诡奇重重,深藏着滥情玄机的化装舞会。古罗马青年基督教传教士圣瓦伦丁冒险传播基督教义,被捕入狱。罗马教士圣华伦泰,由于援助受迫害的基督徒而系身囹圄。两种传说演绎的包含信仰忠诚和献身精神反而不见踪影。情人节温情浪漫的涟漪演变成了洪水泛滥。国人在貌似美色的诱惑面前失去了中华文化的定力。即使中国的春节,也因科技发展和现代生活带来变异和污染,庸俗化的人际交往,物质化的文化表达,格式化的牵强仪式,借机编织腐败网络,封建迷信死灰复燃,交通火灾事故濒发,导致春节文化品位下降,传统精神丧失。“两节”相遇,何不像初恋男女一样,把自己的最靓容颜和最优品质呈现给对方,展示东西方文化相碰撞互交织的美丽和精彩呢?
第三,春节应该尽情释放中华文化的魅力。春节文化是中华节日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它集聚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精神价值。它诠释了生生之道,宣示了儒学精神。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春节凝聚了几千年农耕文明中人与自然的节律一致性,揭示了人类生活同大自然变化的和谐统一性。它不仅反映了地球和太阳的关系,还反映了地球和月亮的关系。春节不仅意味着对自然的崇敬和对春意的向往,同时集中体现了人们相互的社会关系,积淀了国人对仁爱的强调,对生命的珍重,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祖的追思,对长辈的孝敬,对未来的希望,对美好的憧憬,是人性最集中的汇集与表达。这种天人合一和人文本色是任何节日文化,特别是西方情人节无法比拟的。太阳般的春节,不必丧失主体身份过分取悦月亮般的情人节。尽情的释放,酣畅的倾泻,一年就是这一天,彰显中华文化影响力,树立中华民族的人文形象。
春节,我们怀着敬畏之心与天地自然来一次约会;我们怀着感恩之情与古圣先贤作一次交流;我们怀着酬谢之意与父母亲人做一次团聚。今年,温情浪漫的情人节,如何植入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化盛典,这是这场“艳遇”提出的考题。情色男女靠这一天证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赚钱商人叹这一天隐没了另一个发财的商机?热血青年凭这一天睥睨仿佛不期而遇的邻家碧玉?这与春节的宏大气派和深刻意蕴格格不入。尊重本民族的传统习俗,是自信和自爱;善待异域的文化习俗,是文明和教养。
这一天,与亲人团聚享受亲情的温馨,又与爱侣共度爱情的浪漫,是天意,是人愿。这将是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生动的解读。这一天,日月同辉,光耀寰宇。“两节”相悦,幸福绵长。笔者以为,文化自信和信仰坚持,兼容并畜和取长补短,将充分表现一个民族的理性与成熟,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软实力。经历这次“艳遇”的春节,必将进一步丰富内涵,积蓄能量,增添魅力,强大张力,早日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节。
最后,借一段别人的话,补充诠释虎年春节“艳遇”情人节,抒发一种我们向往的"双节合一"之情怀:“大千世界里,许多浪漫之情产生了又消灭了,可是其中有一些幸运地活了下来,成熟了,变成了无比踏实的亲情,好的婚姻使爱情走向成熟,而成熟的婚姻是更有分量的,当我们把一个异性唤做恋人时,是我们的激情在呼唤。当我们把一个异性唤做亲人时,却是我们全部人生经历在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