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舌尖上的浪费”为何都不讲这一条理由?
浪费可耻,节约为荣。这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几乎妇孺皆知;看似微小的浪费,会因为人口数量而被放大无数倍。每个人能够杜绝浪费,产生的效益也一样会因此而不可小视;今年全球新冠疫情给粮食危机敲响警钟。即使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也经不起没有节制的社会性浪费。
为了重振和强化敬天惜物的良好风尚,宣传教育往往不忘强调以上三个方面的理由。
笔者发现,多年来,很少有人讲到祖辈和父辈在战争年代以及物资匮乏年代过苦日子和紧日子,尤其是革命先辈们饿着肚子行军打仗的历史,更是少有人提及。仿佛这些说词已不合时宜。
太远的不说,今年是抗美援朝爆发70周年。在这场战争中,由于新中国国力弱小,物资基础极其薄弱,后勤无法保障出国作战的基本需要,志愿军食物保障主要靠官兵自身携带,由于作战任务艰巨,每人最多只能携带一个星期的食物。异国作战,几乎无法筹粮或得到地方帮助,忍饥挨饿行军打仗是家常便饭。面对高度机械化和海空军支援,物资保障达到每人一吨多的作战对手,志愿军“一把炒面一把雪”在多数日子都做不到。
在浩如烟海的作战史料中,我曾经服役过的一支部队《救命的四颗冻土豆》一文让我久久注目:最为艰苦的长津湖战役,零下达四十度,由于战事紧急,部队没来得及换上御寒的冬装,战斗打响几天后断粮,苦寒之地草根野菜也寻不到。好不容易等到每人发了四个小土豆,连长却要求大家分两次吃,第二次要等连队统一通知,但饿急了的战士一不小心,四个土豆吃了个精光,虽然连小半饱也没有,但保住了性命,可以参加战斗。
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坑道里发生的一个苹果的故事,不知现在是否还保留在小学生的课本里。一个下山找水的战士在返回路上捡到一个苹果,穿过敌人的火力封锁回到坑道,想到指挥作战的连长几天没水喝,就递给连长吃,而连长递给整天发报呼叫得口干舌燥的报务员,报务员又递给坑道里没吃没喝的伤员,八个人递了一圈,苹果又递到了连长手上。最后,连长只得下死命令,每人吃一口,转了三圈,才得以“消灭”一个苹果。
“舌尖上的浪费”,浪费的是物资,丢掉的却是一种精神。保持一种精神,在当下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纪念新中国立国或崛起之战抗美援朝,当然不是要人们回到战争年代和那个艰难岁月,而是要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段历史并不遥远,可贵而难得的是,这一代人尚有健在者。比如一个苹果的故事中的连长张计发就生活在邻省信阳,两年前曾来武汉看过病,引发江城人一阵敬仰。这个故事发生的部队就在武汉黄陂。在重要的纪念时点,我们不去重温这段历史,不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就不是真诚的纪念。比起“舌尖上的浪费”,纪念若只是把志愿军老兵请出来摆摆,远离他们的初心,无感他们的付出,那是对先辈的大不敬,更是对伟大精神的暴殄天物。
树立节约风尚,杜绝浪费,需要制度和法律保证,也需要思想自觉和精神升华。而真正的缅怀,应该是把纪念章给志愿军老兵们戴上,把他们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