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印刷趣谈之六十:众望所归 ,印刷史研究会成立 ; 世印大会 ,印刷故乡如日中天

  

作者:张树栋 张耀崑   题字:王树明

  编辑:赵志忠

古今印刷趣谈之六十

众望所归  印刷史研究会成立

世印大会  印刷故乡如日中天

  编者按:一部《古今印刷趣谈》,让我走进八十五岁高龄的淮镇籍老乡,张树栋先生的印刷史学和他的精神世界中。翻书灯下,受益匪浅!张树栋先生现居北京,其原籍是河北省献县淮镇东刘庄村,他是中国印刷史学的著名学者,其著作等身。作为乡贤张树栋先生虽身居京华,心系家乡,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家乡捐款,助力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此书为张老先生的封笔之作,征得老先生同意,“诗眼看世界”从今天开始将全文刊发《古今印刷趣谈》。张老先生以中国的印刷发展史为线,将中华传统文化从远古至今贯穿起来,其中有历史事件、人物传说、趣事等。阅读《古今印刷趣谈》一书,我们从书中或许能得到启示,我们淮镇是全国重点镇、河北省重点小城镇,又是千年文化古镇。梳理淮镇文脉,整理淮镇文化,创建文化淮镇,构建中国·淮镇。我们需要精神动力,寻找文化之源,那就请大家继续关注“诗眼看世界”,在淮镇籍学者张树栋的《古今印刷趣谈》一书寻找答案吧,让我们为构建中国·淮镇而共同助力!

张树栋 :1936年生于河北献县淮镇东刘庄村,大专学历,副编审职称。从业印刷、出版与印刷史研究63年余。著有《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钞通史》等图书20余种,在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印刷、台湾印刷人、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近作《中华印刷典故》荣获2015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现任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协印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书局《中国出版史研究》编委会编委。

张耀崑 :1962年生于北京市,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获文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主任编辑职称。从业金融与财经专业编辑工作34年余,参与《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刷史简编》《中国印刷之最》《古今印刷趣谈》等多种印刷史著作的编纂,在《金融时报》《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现任中国金融时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众望所归  印刷史研究会成立

世印大会  印刷故乡如日中天
2001年5月,对中国印刷人来说,是个难忘的月份。这个月在首都北京发生了两件值得纪念的事情:一是海内外印刷史研究者和业界有识之士期盼已久、酝酿多年的“中国印刷史研究会”终于成立了;二是全球印刷人瞩目的世界印刷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有不少典故和花絮值得我们回顾和品味。
1、众望所归  印刷史研究会成立
首先,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印刷史研究会成立这件事。记得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笔者调任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印刷工业出版社印刷史专业编辑时,出于专业本能和对事业的追求,与出版社的两位领导——谢增凯、庞多益——达成共识,要在尔后的岁月里,尽全力积极呼吁、倡导并促成“在印刷院校开设印刷史课程、筹建中国印刷博物馆、成立中国印刷史研究会”这三件事。当时我们心知肚明,这三件事能否办成,关键在领导,而且还是高级领导。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倡导与呼吁而已。此后不久,在众多有识之士积极呼吁、倡导下,中国印刷博物馆的筹建工作提上了日程,在印刷院校开设印刷史课程也因得到北京印刷学校的支持得以落实,唯独成立中国印刷史研究会这件事,虽业内领导一贯支持,但种种原因导致拖延时日,直至2001年5月24日才得以如愿以偿。其间: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新闻出版署组织编写《全国印刷技工学校教材》之时,笔者便受命起草了“中国印刷史研究会章程”。这个“章程”经当时任职新闻出版署的陆振声司长精心修改后交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领导审议。后终因等待中国印刷博物馆之筹建而搁置。
后来,大约在中国印刷博物馆即将落成开馆之时,承蒙新闻出版署高永清司长大力支持,成立事宜再次提上日程。又因其为一级学会还是二级学会及其挂靠单位等问题而未果。
时至世纪之交,经过“捍卫印刷发明权”等活动对中国印刷史研究现状的实践检验,学术界及业内有识之士深刻意识到,中国的印刷史研究到了必须改变众学者单兵作战之状态,换句话说,也就是成立印刷史研究会,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中国印刷术起源与发展的历史,乃印刷史研究和捍卫印刷发明权的当务之急。
1999年11月,针对当时韩国争我印刷发明权的灼灼态势,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示:“要搞个课题,组织专家、学者论证,印刷朮发明权不能被韩国夺去”这件事,大大加速了印刷史研究会的筹备进程。
在筹建过程中,有关人员与部分专家学者几经磋商,在如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
(1)考虑到近年印刷史研究蓬勃开展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急需建立一个既能将海内外专家学者团结、组织起来,又能为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双向服务的机构,成立中国印刷史研究会势在必行。
(2)鉴于当时组建一级社团在审批上的困难,中国印刷史研究会暂以二级社团隶属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按中国印协和研究会的章程开展工作,待条件成熟时再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成立高一级的印刷史研究社团。
(3)考虑到印刷史研究会的主要成员多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其正、副会长理应由声望高、造诣深而又成果丰硕的专家学者出任。权衡历史形成及现实情况之利弊,商定研究会暂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和中国印刷博物馆领导共同出任召集人,牵头进行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待成立高一级印刷史研究社团时,再从专家学者中协商选举正、副会长。
2001年5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隆重的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上级领导指示趁港、台李兴才等印刷史专家来京参加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之机,由中国印协组织召开了“中国印刷史研究会”成立会议。会上,武文祥理事长兼印刷史研究会负责人介绍了成立印刷史研究会的必要性和目前作为中国印协下属机构的可行性,魏志刚、张树栋则分别汇报了印刷史研究会的筹备经过、组织设置和“章程”要点。经讨论:
(1)同意武文祥、田胜立为首届印刷史研究会召集人,领导和推动研究会的工作。
(2)同意研究会下设顾问组和专家组,负责印刷史的研究与宣传工作;顾问组、专家组成员可视情况适时进行充实与调整。
(3)同意研究会下设秘书组,秘书组在召集人领导下,负责安排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4)原则同意“印刷史研究会章程”,建议作必要修改后试行。
中国印刷史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印刷史的研究步入了有组织、有计划、全面、系统研究的新时期。笔者也随即撰文《中国印刷史研究会成立后的印刷史研究》,对印刷史研究的现状、前景和当前需要研究的课题提出了设想和建议。实践证明,印刷史研究会的成立开辟了印刷史研究上的一个新纪元。
2、世印大会  印刷故乡如日中天
2001年5月21日,全球瞩目的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在我国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来自世界五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来自海外的538名代表在内的319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国务院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先生主持,国务院副总理、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组委会名誉主席李岚清致开幕词。会议围绕“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对印刷业的挑战”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以其规模大、水平高、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显著特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谱写了世界印刷史上成功与辉煌的篇章。
会议于5月25日举行了闭幕式和第八届世界印刷大会主办权交接仪式。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致闭幕词,他说:“本届大会将印刷朮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作了完整的链接,既回顾了人类印刷文明的发展历史,展示了国际印刷业取得的最新成就,又展望了世界印刷技术发展的未来之路。可以说,本次大会达到了相互交流,加强合作,增进友谊,共谋发展的目的。开阔了我国印刷界的眼界,推动了世界印刷业的发展,必将载入世界印刷史的史册”。
不无遗憾的是,如此规模宏大的世界印刷大会在北京召开,对印刷朮故乡的印刷人来说,不仅感到无限荣光,而且备受鼓舞,作为印刷朮故乡的印刷人和印刷朮发明权的捍卫者,我们为失去向全世界宣传我国发明与发展印刷朮的光辉历程这一难得的机会而惋惜。让人费解的是,在世界印刷大会期间,为什么不能组织召开一次有众多外国学者参加的“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借以在加强国际印刷学术交流的同时,向国外学者介绍、展示我国先民发明和发展印刷术的光辉业绩呢?
我们也曾设想,如果这样的大会在韩国召开,我们的韩国同行会放弃他们争我印刷发明权的良机吗?答案不言而喻。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