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诗晴║冬日,陪奶奶回她的母校
冬日的某一天,一辆汽车在公路上飞驰。我和弟弟陪着89岁的奶奶一起去她的故乡转转。母亲是七十年前离开那里的。到了她出生的村子,找不到房子了,只好抵达县城下榻宾馆。稍事休息,奶奶就要去看她上学的中学。弟弟开着车一路打听着前往。向东,过一小桥,汽车驶进一条不宽的街道,就到了。
进了校门,很宽敞的操场,西边是一座现代大楼,可能是该校的教学楼。东边是一座小楼,黑砖砌成,房檐下镶着绿色木板,现在看来也很别致。环顾校园有多座类似的小楼。此时,已是夕阳西下,有两个穿校服的小伙子正在降下国旗。在我们的搀扶下,奶奶向小伙子们走去。奶奶见到年轻的校友很是兴奋,我忙向小伙子们介绍,这是你们的老校友。小伙子们微笑着异常惊奇地看着奶奶。奶奶说:我七十年前就在这里上学。又扭头对我说:几位亲人都在这里上过学。
奶奶曾数次说起这个学校。学校与她共同经历的艰苦岁月,让其记忆深刻。奶奶带着我们这里看看,那里看看。边看边讲。她们当年的校舍还散落在校园各处。奶奶说,学校是她年少时附近最好的学校,师生共有400多人,学生来自附近数个村镇。离校较远的学生,得住校,因为早晚要上自习。其余各年段都是走读,早上吃饱了从家里步行到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回家。
相对来说,住校的同学更幸福一些,因为走读的同学早晨天没亮就得起床,要走上四五公里的山路才到学校,下课放学后还得原路返回。如果住校,每周只要跑一个来回。但是不住校也有好处,可以为家里省下一笔住宿费和伙食费。那个年代,家里能够凑够学费给小孩上学,就几乎倾尽全部家庭的财力了,如果还要再交住宿费、伙食费,常常超出许多家庭的承受能力,因而有些同学读到初二甚至初一没有读完就辍学了。
奶奶追忆道,那个时候,大家都很穷,家家户户都在为温饱而战斗,所以吃饭从不挑食,地瓜饭、土豆饭、玉米面……只要能吃饱就行;穿衣服、穿鞋子也没条件挑,哥哥姐姐穿完给弟弟妹妹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几位同学每天来回走十余多公里都是打赤脚。奶奶偷摘回来的生板栗,都要用石头敲裂后才能拨开吃,那几位同学竟然可以赤脚踩在生板栗那毛茸茸的刺球上,在地板上来回搓,把刺球搓裂开来。冬天的时候他们都会穿鞋子。后来听那些同学说,他们平时不穿鞋,就是为了能让鞋多穿几个冬天。
那时属于战乱的年代,老师大部分半工半农,但都很敬业。老师的工作相对单纯,特别是有的老师夫妻都是做教师的,便没太大生活压力,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备课、教学等工作上。但大部分老师都是一个人工作,得考虑到一家老小的生计问题,所以在没课的时候会回到地里干农活。即便这样,老师们依然在放学后,经常“陪伴”着作业未完成,或课文不会背诵的同学们;晚上收工回到学校后挑灯夜战,批改作业、备课;偶尔带着我们去春游,背上锅碗瓢盆野炊,培养大家动手能力。
奶奶说,她离开这个学校七十多年了,它经历了创办,经历了国内战争时期的动荡,解放后什么时候国家又在此开办了'农业培训大学',现在又更名为‘什么什么中学’……幸运的是我又陪着看到这里的旧址,有无穷的回味。
此时,教学楼亮起了灯光,可以看到老师们正在领着学生们复习重点课程,向更高一级的学府作最后的冲刺。或许还有学生走出国门,他们都会报效祖国,未来大有希望!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 授权发布。
编辑:冯启兴;校对:十一郎;
策划:周逸帆;责编:何老狐;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延伸阅读
作者简介
林诗晴,80后,常用笔名:清甜、蝶眠落雪,广东省梅州人,现居广州,文学爱好者。偶有作品散见各类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