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县出名中,此景难再有》
《名县出名中,此景难再有》
文 | 黄瑞勇
高考改革之后的首场大考,浙江各校喜报频传,纷纷贴出自己的历史佳绩。不用说,最顶尖的镇海中学(镇中)和杭州2中(杭2)肯定遥遥领先于群雄。然而当亲眼看到浙江镇海中学的高考成绩时,我内心还是感受到大大的震惊。
镇海中学,包括其名下以另一块牌子招收全省学子的镇海蛟川书院,在浙江高考前100中,竟然占掉了38名。貌似强大的浙江中等教育,其余的名校与镇中、杭2(今年清华北大录取51位)交手几乎不堪一击,这真不知是喜还是悲。
曾几何时,在人文经济素来引领全国的浙江,不要说杭州、宁波这些中心城市,哪怕是教育水平发达的县城,都有令人傲娇的名中:比如杭州的萧山、富阳,绍兴的诸暨、新昌、上虞,宁波的余姚、慈溪,金华的东阳、义乌,台州的临海,温州的瑞安......上述地名原本都是县城,但都有校龄超过一甲子甚至双甲子的名中。这些名中,在人口流动并不频繁的岁月,因为非常重视教育,为乡梓培养了无数之栋梁。
1981年浙江省共18所重点中学里,镇海中学、东阳中学、瑞安中学、鄞县中学、丽水中学、舟山中学,当时都不是城市名校,然而影响力非常强大。
到了1995年,浙江省公布首批20所一级重点中学时,杭州的萧山中学、富阳中学,宁波的余姚中学、鄞县中学、镇海中学,金华的义乌中学、东阳中学,绍兴的诸暨中学赫然名列榜单。县级中学几乎占掉一级重点的半壁江山。
只是风水轮流转。如今中心城市对教育和医疗资源的虹吸效应,一如其房地产对小城市和县城人口的致命诱惑一样。当镇中和杭2经过政府许可而面向浙江全省招生,以往名县出名中的格局终于被打破。
为何以往名县有名中?因为一方面那时各地的人口几乎不会跨区流动。除了优秀的学子考学出仕,县城的人鲜有机会入城市。另一方面,由于旧时官员的告老还乡制度,确保县城所涌现的优秀人才在县城和城市之间能够双向流动,并且官员告老还乡能利用自身人脉和学识,大大提升家乡的人文和教育水准。由于两方面原因的重叠,那些底蕴深厚的县城,无不拥有一所威名显赫的县中。
然而如今户口迁徙的愈加便利,并且出现超级中学面向全省甚至全国招生,此举让名县名中的人才储备流失,正如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一样。苦苦支撑难有尽处。相对羸弱的名县名中,在超级中学面前,很容易泯然众人矣。笔者表兄弟的儿子,去年开始就从家乡瑞安跋山涉水去镇海中学度过高考前的岁月。而笔者瑞安中学同学的儿子,赫然就在镇中收获了今年高考的全省前100名,并顺利地被京师大学堂录取。
当地域的优势转化为劣势,这些名县名中:东阳中学、瑞安中学、义乌中学们还在做最后的坚守。其实放眼全国,浙江名县名中们的驿动轨迹,只是大环境下西部人口向东部迁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的剪影而已。浙江远非个例。比如同为经济大省的广东,粤东粤西粤北的优秀生源,也不断地被华南师大附中吸走,直接强化了华师附中的超级地位。
在公立的教育和公立的医疗日渐寡头化的年代,若要打破名县名中江河日下的藩篱,只能寄希望于更多的中学获得全省招生的资格,或者教育可以真正地向民营开放。
说真心话,镇中和杭2,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群星灿烂。我个人有好多朋友毕业于斯,面对镇中和杭2时当然肃然起敬。但今日的镇中和杭2再厉害,也终难达到当年上虞春晖中学和杭州高级中学(杭高)的巅峰期。为何?差距在于人文的积淀。
白马湖畔的春晖,由经亨颐老先生创立,曾延请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等名师,也邀请黄宾虹、弘一法师、蔡元培、何香凝等中国顶级人物来校讲授。杭高(曾经的浙江省立第1中学)的雄厚师资不必说,其毕业生中光看徐志摩、郁达夫、潘天寿、丰子恺、金庸......这些大师级的人物,很难用当今应试教育的方法可以培养出来。
镇中和杭2在现下的浙江如此夺目耀眼,象极了浙江中学版的清华和北大。其实,零志愿和国家特殊扶持政策成就了清北,反过来又形成了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微信圈有篇文章被广为传诵,说北京人大附中某个班级一位牛师特别犀利。在这个班里,他作为班主任不仅带出了无数考入清华和北大的高材生,并且哪怕成绩最差的都能进入985名校深造。都说良禽择木而栖。真实情况是木靠了良禽而出名。设想天上掉下来那么好的一群学霸,无须督促个个主动自学能力极强。每个人自身足可以熠熠生辉,名师能起到的作用只是稍加点拨而已。
反过来,若在当今的县域能涌现进入清北的高材生,绝对应该赢得他人深深的敬意。因为他们没有兵团作战的天生优势,没有互相激励水涨船高的超级资源。如同乒乓界的瑞典瓦尔德内尔和德国波尔,完全要靠自身极高的天分加上苦练,才能最终和中国人对抗。
话说回来,高考规则既然摆在那里,无论镇中、杭2还是衡水,都是适应高考机制的赢家。尽管高考被无数人诟病,然而每年的高考,依然是当下能看得见遴选学子的最佳平台。高考是公平的,平行志愿是公平的,三位一体招生也是公平的。当然,肯定有聪明人千方百计吃透高考政策,并且在不违规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政策:比如高考移民,比如异地择校,比如全力以赴应对三位一体......
在这种情况下,镇中也好,杭2也好,衡水也好,也算是赢得公平。超级中学们日趋风光,名县名中们就注定日渐黯淡。究其原因,就是简单的一场高考,对所有的家庭来说都是巨大的机会成本。所有参与者只能倾尽其力押上全部赌注,并抓住任何一丝丝可能的机会在这场博弈中脱颖而出。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如果费孝通老先生仍健在,我想他应该会同意“名县名中的处境直如濒危动物”。他的不朽名作《乡土中国》里,却很踌躇如何描述高考骤然改变中国乡土社会的这一段。
匆草于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