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形成的“地坑院”,29个人自给自足,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大自然总是十分神奇的,既可以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可以随便一发怒便毁灭人类,可以创造高山大海,也可以是广阔的平原,然而在云南,我第一次目睹到大自然创造的天坑。
我们的旅程离开鸡鸣三省,进入云南地界,同样还是乌蒙山,同样还是在冬天这个季节雾蒙蒙的一片,同样是云贵高原最常见的喀斯特地貌,山间多盆地和深切谷地,残丘峰林、溶蚀洼地、石灰岩溶蚀盆地、灰岩槽状谷地及溶洞、地下河广布。
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后期,随着流水在地下岩层中不断的进行溶蚀,使得地下溶洞的空间越来越大,最终无法承受上方的岩层重量而发生坍塌,在地表保留部分形态,形成天坑、天生桥、 坡立谷、峰林等景观。
在昭通的镇雄就有这么一片天坑群,其中最大的便是我们要去的这个,名为大锅圈。在附近陆陆续续分布着五个大大小小的天坑,然而只有这个大锅圈,居然还住着几户人家,更加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伴着弥漫的大雾,一路上都是小心翼翼,因为没有明确的导航,只知道是在五德镇,路上偶尔会有一个天坑的指示牌,但几户也是不起作用,只能一路走,一路问。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这个天坑,这里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停车场,可见也是有所开发的。
天坑就像地坑院一样,当你不0距离接触的时候,很难发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只有走进后,才感到别有洞天。
当从高处往下看时,终于看到了整个的轮廓。坑口直径近600米,平均深度120米,最深处达150米,四周绝壁陡峭险峻,是一个较为规则的圆周体,形如一口凹陷的铁锅,坑底向四周逐步抬升,在坑内有人为开发的梯田,在角落里还有一个巨大的洞口,里面还有人们生活的痕迹。
这么隐蔽不便的地方,为什么还会有人在这里生活呢?原来在上个世纪,麻风病还是一种很恐怖的疾病,镇雄县内的麻风病人就被送到大锅圈隔离,由于山顶至“锅底”没有通路,所有麻风病人都是用绳索吊到山底。任其自生自灭,没有同情可言。
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依靠坚强的意志不仅活了下来还繁衍了后代,现在仍在这里生活的人,就是那些麻风病患者的后代。他们在这里开垦土地、种植粮食、饲养牲畜。互相帮扶,相互依靠,在这个神秘的地方生存了下来。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奇迹。
我们顺着山崖边的小路往下走,蜿蜒的似乎没有尽头,周围尽是湿漉漉的,让人觉得有些恐怖,在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越到坑底手机信号越强。
据人们猜测,天坑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大型的信号接收器,或者是天坑里存在的某种金属元素可以帮助接收卫星信号。不过至今仍然没有探明。走到洞底的时候,真是令人惊讶,有鸡,有鸭,还有一群牛,人们放着音乐,轻松自在,让我一下子没有了任何恐慌的心里,感觉这也不过是一个正常的村子。
梯田一层接着一层,这么大的面积足矣养活这仅有的29个人,有一户人家的男人还动手做着手工,编织的竹筐十分精美。
电线从坑顶接了下来,看来用电是没有问题的。排水上更是十分精巧,人们通过几十年的改造,这里形成了一个斜坡,水自然而然就流向了低处,况且人们住在相对较高的洞口,也没有被淹没的风险,真是智慧的体现。
巨大的洞口更是显得异常神秘,我们决定前去一探究竟,门票10元,就是给到当地人,这也算是对他们生活的补贴,来访此地的人很少,所以说这是个景区也比较牵强。
进入洞口,很明显这就是一个喀斯特溶洞,钟乳石林立,像一个深不见底的迷宫,不过里面已经被村民们通了电,当有游客的时候,灯就会全部给你打来,让你能够细细的欣赏。
喀斯特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大喀斯特作用。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喀斯特高原的岩石主要是由石灰岩组成,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该地区形成了广布溶洞、洼地、石林、石芽、落水洞、地下暗河、盲谷等地表形态。相同的是每一处都有别致的景观,这里也不例外。
顺着迷宫一路前行,各种石头的造型引人深思,有的像虎有的像龟,有的普通巨龙,有的又像可爱的小狗,总之像什么全凭自己的想象,走在里面感觉十分奇妙。
进入深处,就会出现一大片空地,周围像是一间间小屋子,像是人们的居所,又好似一个巨大的会议室,抬头看好像一些象形文字,起码我觉得这里在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伴随着种种疑问,我们又发现了一些储备溶洞水的蓄水池,水源十分清澈,忽然我就明白了,人们在此用水的问题就是这么解决的,喀斯特地貌,地下暗河广布,暗流涌动,这就是储存水的工具。不禁让人惊叹。
整个天坑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也解开了太多的疑问,佩服他们的毅力和勇气,也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