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风情街——中国百年变迁的见证

在天津中心城区,海河西岸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区域,该区域在一百多年前曾经是侵略者留下的痕迹——租界。但其实“租界”的居民94%以上确是中国人,是清末和民国初期的达官贵人,商贾名流的住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是老百姓的居住地和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场所,现在是天津市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为了更好的开拓天津的旅游景点,2003年在海河综合治理过程中,意大利风情街也得到的修缮和重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我们到达的时候还有许多房屋在继续修缮中。我因为要上洗手间,必须经过一些正在修缮的房屋工地进入一栋比较破旧的房子。洗手间在三楼,爬上三楼,见到的房子内部结构确实一家残破到成为危楼,不修缮甚至重建就几乎不能再维持下去了。

意大利风情旅游区位于海河西岸的河北区,是以河北区民族路与河北区自由道交口的马可波罗广场为中心,由天津河北区五经路、河北区博爱道、河北区胜利路、河北区建国道这四条河北区的道路合围起来的四方形地区。这里原为意大利租借地,几乎包含了意大利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该地区现存各类风貌建筑将近200栋,目前开发的有76栋,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是近代意大利在国外保留最为完整的历史街区。但虽说是“意大利租界”,实际上住户基本上都是中国人。主要有:梁启超、曹禺、张廷谔、曹锟、袁世凯、齐耀珊、张学铭、曾国藩家族、冯国璋、李叔同、汤玉麟、卢鹤绂、王卓然、刘髯公、程克、鲍贵卿、华世奎、易兆云、李廷玉、张鸣岐、李文田、章宗祥、孙良诚、倪嗣冲、段芝贵、王一民、王郅隆、黄郛、曹锐、卢木斋、郑诵先、黎元洪、安文忠、杨以德、齐耀琳、吕调元、靳云鹏、龚心湛等等的故居。不过作为跨越百年的建筑物,他们这些当年的“主人”也只是短时间居住,新中国成立后就成了老百姓的住所和工作场所。所以感谢新中国,有了新中国,平民老百姓才有可能住上昔日的这些“豪宅”,这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啊。

近些年,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影视剧如《非常完美》《建国大业》《白银帝国》《风声》《辛亥革命1911》《梅兰芳》《金粉世家》《大上海》《毒战》等等都是在天津河北区的意风区拍摄,而且更多的影视剧也将越来越多的在这里取景拍摄,不仅因为这里的建筑物很美,更因为这里是有真实历史的地方。

马可波罗广场是意大利租界最精彩的部分,广场的中央矗立一座柯林斯石柱,顶上立一女神像,基座四周有雕刻和喷水装置。广场的尺寸与四周围合的建筑和谐共生,构成一幅典型的意大利城市风格画卷。据说1929年5月24日,意大利领事为了向捕匪有功人员颁发奖章,曾在纪念碑前举行过阅兵式。马可波罗广场四周的建筑物也是最具特色,最漂亮的欧洲风格独立别墅。

离开马可波罗广场到海河岸边的两栋别墅是最引入瞩目,也是最豪华和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它们就是“袁氏别墅”和“冯氏别墅”,分别是袁世凯和冯国璋的私宅。

当我们驻足在“袁氏别墅”前面拍照的时候,旁边来了一位六十多岁,正在打扫门前卫生的老头。他很热情的、兴致勃勃的给我们讲解了这两栋别墅的故事。他年轻的时候“袁氏别墅”是作为餐厅使用的,2003年以后才改为他用。他就在餐厅里面工作了几十年直到退休,现在就在对面的“冯氏别墅”里帮忙做些事。至于他跟这两栋别墅有没有什么关系就不知道了,我们也没有多问,只知道他对这两栋别墅的每一个房间都非常熟悉。

他说:袁氏别墅是袁世凯建造和居住的,袁世凯去世以后他的子孙还一直在里面居住,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才走的。这座别墅是集西班牙风格,罗马风格,中国西南土司风格与一体的建筑。所以可以说也是“不伦不类”风格的建筑物。别墅里有一条暗道是通往海河的,可以作为逃生之路,不过现在这条路被封堵了。别墅的朝向很讲究风水,是斜对着海河的,门庭宽阔,不冲撞。三楼是一个只有一围台吃饭的“宴会厅”,面积不大,玻璃是从罗马运来的,略成弧形,在里面任何一个位置坐看海河,海河的水都是涌向自己,这就是“聚财”的意思,所以他们开餐厅的时候,谈生意的客商都要高价的到这个“宴会厅”就餐,只要在这里就餐,生意一定谈的拢,而且一定会发财。哈哈,真还有意思。

对面的别墅是冯国璋建造的,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就是冯国璋的孙子。这是一栋占地面积最大的别墅,三进式的,大门朝马路,不朝海河。中间是冯国璋自己和夫人住的,前面是卫兵和管家、财务住的,后面是九位姨太太住的。听到冯国璋有九位姨太太,我真的噗哈一笑,真担心她们如何和谐相处,不知道冯巩是哪一位姨太太的后裔,老人说不是“嫡系”的。哈哈。不过感觉冯氏别墅除了规模大,外面没什么特别。

天津租界是1860年至1945年期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奥匈帝国和比利时等九国,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协议在中国天津老城东南相继设立的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租借地。天津租界开辟之后,西方文化对天津各个方面的影响不断渗透。租界的建设对天津的城市建设起到了促进和示范的作用。天津租界除了影响天津城市风貌的改变之外,租界文化还通过与教会有关的教育、报刊杂志等影响着天津人的文化生活。由租界教会创办的学校、医院、报刊和杂志,代表着不同国籍、不同政治利益,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文化殖民。但是它们同时又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多样性的特点,客观上促进了天津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发展,在近代天津迈向现代大都会的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租界的大多数时间开始于1860年——1902年,结束的时间就不同了。

以下是部分租界收回的时间表:

法租界: 1861—1945年

德租界:1895—1919年

日租界:1896—1945年

俄国租界:1900年—1924年

意大利租界:1902—1945年

奥地利租界:1902—1919年

比利时租界:1902—1931年

英美租界:1860—1947年。1902年美租界并入英租界,成为英租界的南扩充。

1945年正式收回的租界多数是1943年汪精卫时期收回的,但由于当时的原因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才正式收回。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宣布“收回”除了香港租界外的所有的在华租界和租借地。租界虽然名义“收回”了,但租界内的外国公产一直无法收回,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彻底收回,“租界”彻底回到人民的怀抱。解放后至今七十多年,这片土地早已经是人民的土地,国家的财产。

(0)

相关推荐

  • 天津新意街

    游天津新意街新意街也叫"意式风情区",原是意大利在天津的租界,地处河北区海河北岸民族路和建国道上,就是过去天津的意大利租界,地处海河之滨,环境幽雅,加之租界相对独立,是旧中国政治势 ...

  • 火火去哪儿之【游走天津卫·只为近近看着你丨静静听你唱】

    出发时间/2014-05-30 出行天数/5 天 人物/ 和朋友 人均费用/1000RMB 这篇游记豪迈地提到了:永泰君悦酒店,如家酒店,天津之眼,五大道,古文化街,瓷房子,西开教堂,世纪钟,天津站, ...

  • 历史上的今天——1859年1月7日,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冯国璋出生

    位于天津河北区海河的金汤桥桥头的奥匈帝国驻天津领事馆,建于1908年,是奥租界内惟一一处由奥匈帝国政府出资建造的房屋.奥匈帝国在天津租界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当时奥匈帝国政府还是想好好经营一番的,修马路 ...

  • 河北区意式风情区

    一意式风情区坐落于海河之滨,地处天津市河北区,是由五经路.博爱道.胜利路.建国道合围而成的四方形地区,占地28.45公顷,区内拥有保存完整的百年历史欧洲建筑一百余座,是天津市河北区内具有意大利风情的旅 ...

  • 河北区意式风情区钟楼

    一 从具有法国巴黎塞纳河上一座大桥造型和色彩的天津海河上的北安桥下来,一眼就会被方柱形尖顶钟楼建筑所吸引. 记得.20世纪末.我经北安桥去河北区办事.下桥时看见了这新盖的西洋式的建筑.横在路口,我心里 ...

  • “五一”活动定档 天津意式风情区重装焕新惊艳亮相

    胜日寻芳意风区,无边光景一时新.五一小长假首日,天津意式风情区经过重装焕新后,以崭新姿态如约与全国游客见面了. 两场光影盛宴.五场主题巡游.多项演绎内容与趣味互动装置,还有更多活动和广大市民游客向你发 ...

  • 这条街历经百年变迁,残存楼宇留有老韶城味道!还有回不去的斑驳记忆

    老韶城的魅力,就在于它 那星罗棋布的老街小巷.老式旧楼 对于老韶城的街坊们来说 狭长的巷子.残存的楼宇记录的是儿时的回忆 几十年如一日的时光,经由它们留下刻痕 每条老街.每栋老楼都那么不简单 韶关恰好 ...

  • 【照片】河北区意式风情区钟楼

    发布于 刚刚来自作品集照片

  • 【照片】河北区意式风情区

    发布于 刚刚来自作品集照片

  • 拥有传统意式风情与美丽景致的滨海地区 普利亚(Puglia)

    意大利在面临严峻疫情考验之后,终于有逐渐趋缓的现象,也准备逐步解封,重启观光,慢慢振兴夏季旅游季.虽然我们尚未到达能够前往欧洲旅游的阶段,但拥有绝佳美景的意大利,绝对是前十大旅游胜地,尤其是位于南部刚 ...

  • 【津彩河北 网络书香】走进意式风情区

    意风区/简介 第一期 在海河的北岸,天津火车站旁,在2000多平米的范围内星罗密布着200余栋有百年历史的原汁原味的欧洲建筑. 1902年至1945年,这里是天津九国租界之一的意大利租界,也是意大利在 ...

  • 意大利夺冠!原来引领全球的意式风情别墅长这样|装饰画|客厅

    振奋人心!热血沸腾! 图源|侃球部落 相信喜欢看球,并且是意大利球粉丝的球迷们一定都有同样的感受.7月12日凌晨,欧洲杯决赛结束,意大利战胜英格兰,时隔53年再度问鼎冠军,同时连续不败场次扩大到34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