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九年英、法、苏三国在莫斯科举行了关于互助反侵略的谈判

引言
希特勒德国从英、法的让步妥协中,对奥地利、捷克的领土要求轻易地得到满足。慕尼黑协定后它得陇望蜀,侵略的胃口更大了。捷克新的疆界在慕尼黑协定以后,曾经由英法德意四国加以保障,到一九三九年三月十五日纳粹军队竟然无视国际协定公然占领捷克全境。三月二十二日希特勒迫使立陶宛签署关于把墨麦尔交给德国的协定。
三月二十三日签订关于把罗马尼亚变成德国的农业附庸国的条约。又向波兰提出要求:把但泽归还德国,德国有权在波兰走廊里面,修造公路和铁路。
四月二十八日德国政府宣布废止一九三五年英德海军协定,同时又废除了一九三四年德波互不侵犯条约。意大利在一九三九年四月侵占阿尔巴尼亚,直接威胁南斯拉夫和巴尔干其他国家,特别是希腊。法西斯国家在英美法等国际反动资产阶级的纵容下,在亚洲、非洲、欧洲加紧发动战争,以摆脱经济政治危机,争霸世界。一九三九年初,世界局势十分紧张。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亚洲,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争夺霸权的斗争越来越尖锐。
张伯伦、达拉第尽管也预感到同德国发生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们由于反动的阶级本性所决定,仍然玩弄两面政策,为希特勒进攻苏联创造条件。斯大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苏联,一贯奉行和平的对外政策。为了制止法西斯的侵略,苏联政府一再建议,与英美法等国家采取联合行动。
但是,英美法政府一直是置之不理。在法西斯侵略日益迫紧的情况下,张伯伦不得不想到自卫问题,企图玩弄与苏联谈判,和德意法西斯对抗的外交手腕。但是,在与苏联谈判中又不想真诚合作。英法苏三国关于互助反侵略的谈判于一九三九年四月十五日在莫斯科举行,一直继续到八月终止。实际谈判在三月份就已开始。
一九三九年三月,为了建立集体安全体系,苏联政府答复英国询问当罗马尼亚遭受德国侵略时,苏联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苏联提议召开苏、英、法、罗马尼亚、波兰、土耳其六国会议,以弄清目前的形势和各国的立场。英法拒绝了这个建议。三月二十一日英国提出建议,由英、法、苏、波四国共同发表一个宣言,即一旦侵略者威胁到欧洲的和平和安全时,四国保证立刻商榷为抵抗此种行动所应采取的措施。苏联并不反对这个宣言,但因波兰拒绝列名于宣言之中而谈判失败。四月六日英波缔结互助条约。
十三日英国又宣布保障罗马尼亚、希腊的独立。同一天,法国重申法波同盟有效,并准备对罗、希承担和英国一样的义务。四月十五日英国征求苏联是否愿意片面地对波兰、罗马尼亚给予保障。十七日,苏联建议缔结英法苏三国同盟,共同保卫为法西斯侵略所威胁的国家。苏联提议的同盟协定包括三部分:第一,三国签订互助协定;第二,三国缔结军事同盟,以实力支持互助协定;第三,由波罗的海到黑海的各国由三国予以保障。英法对苏联的建议迟迟不予答复。
这时英法与苏联的外交活动表面上看来十分频繁,实际上英法仍旧热衷于绥靖政策。一九三九年三月,英法伦敦会谈,它们表示巩固英法同盟是必要的,至于与苏联共同组织集团则比较次要。张伯伦在下院明确声称,为了“主义”问题,避免与苏联接触。因此,英法在三国谈判时一再制造障碍。它们提出当英法牵入战争,要苏联立即起而援助。但苏联为履行对东欧国家的诺言而牵入战争时,英法是否援助,则只字不提。它们要苏联单方面承担义务,而自己则保有完全的行动自由。这是要使苏联单独对德国作战的圈套,也是三国谈判没有进展的主要原因。
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二日,德意法西斯签订了军事政治同盟条约,即所谓“钢铁盟约”,加速对外扩张,重点又是争夺欧洲。英法反动派的不干涉政策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相反,英法同德国争霸的欧洲战线,却被对手一块一块的蚕食掉。这时候,英法国内外舆论对莫斯科三国会谈十分关切,强烈要求反击法西斯侵略和同苏联建立政治军事同盟,集体保障和平。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丘吉尔、艾登、劳合·乔治、艾德礼等人对张伯伦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激烈的批评。五月十九日丘吉尔在下院说,“非但应该同苏联彻底合作,还必须让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芬兰、爱沙尼亚加入同盟。
这些国家的二十个师军队,都可以从苏联方面得到友谊的援助,或者是军火,或者其他方式,除了与俄国积极合作外,别无其他方法可以支持东线战场”。艾登在会议上说,“我绝对相信英法苏三国协定可以把和平争取到手。·.·我想这个协定非但对苏联有利,而且还会有利于全欧洲,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英法政府才同意同苏联继续谈判。张伯伦和达拉第同意谈判并非出于反侵略的诚意,而是为了欺骗舆论,掩盖其继续推行勾结侵略者的政策,同时也为给德国一些压力,使希特勒这股祸水不要冲到西方。
五月底,英法又向苏联提出新建议,建议缔约国任何一方,遭受侵略时,英法苏约定互相协助。可是附有条件要求苏联对波。罗等国的援助应和英法保证义务相同;而对苏联的毗邻国家,如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等波罗的海沿岸国的援助却避而不提。这个提案暗含着英法为了纵容苏联与德国作战,把波罗的海沿岸国作为希特勒进攻苏联的走廊。苏联政府识破了这一阴谋,但为了使谈判继续下去,并没有完全拒绝英法的建议。
苏联对它的建议作了相应的修改。苏联建议缔结一项互助条约,苏英法三国共同承担如下义务:当三国中任何一国遭受侵略时,彼此立即给予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一切援助;当位于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与苏联接壤的东欧国家遭受侵略时,三国必须给予这些国家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一切援助;三国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确立彼此对这些国家中每一国军事援助的范围和形式。这个建议是平等互惠、也是有效地抗击侵略者的互助条约。
苏联的建议戳穿了英法反动派妄图挑起苏德战争,自己袖手旁观的阴谋。英法政府以种种借口,实际否定了苏联建议。五月三十一日,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正式宣布,苏联政府已同英法两国就共同反对侵略所必须采取的措施问题举行谈判,并重申了上述三项原则,指出英法方面应抛弃枝节问题,在平等互惠的条件下达成协议。
谈判中,苏联邀请英国外交大臣访苏,以便谈判在高一级直接进行,而英国毫无诚意,只派了外交部第二流人物去莫斯科谈判。七月间,苏联政府鉴于互助公约的谈判陷入僵局,苏联建议在政治谈判的同时,开始关于反侵略的军事谈判。英法政府尽管同意举行军事谈判,实则想尽办法拖延以至破坏谈判的进行。苏联政府七月二十三日提出建议后立即派出以国防人民委员伏洛希洛夫为首的全权代表团。
英法却只派一些没有实权的三等角色。法国代表团长杜明克将军是一个兵团司令,英国代表团长拉克斯是一个曾任海军要塞司令的退休海军上将。他们甚至没有签订文件的全权证书。在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已迫在眉睫的情况下,他们不乘飞机,却乘一艘很慢的客货轮,直到八月十一日才到达莫斯科。在谈判中,关于共同对德作战提供多少军事力量问题,苏联表示将为反侵略战争提供一百三十六个师,五千门大炮,一万辆坦克和五千架飞机。而英国表示只肯出五个步兵师和一个机械化师。苏联对德作战需要通过波兰等国领土。
关于苏联过境问题,他们以波兰政府拒绝为借口,而加以阻挠。英法只想利用与苏谈判来欺骗人民,使其有利于它们同希特勒德国的讨价还价,毫无达成协议的诚意。在莫斯科谈判的同时,英国张伯伦政府竟同德国一直在进行秘密谈判,谈判的内容是:关于缔结英德互不侵犯条约;缔结英德在世界范围内划分势力范围的协定(中国和苏联是它们瓜分的主要对象);经济上英国给予德国巨额贷款。英国代表在谈判中还表示,如果签订英德互不侵犯条约,英国可以放弃给予波兰的保障,立刻终止与苏联关于互助公约和军事协定的谈判。
结语
这是英国反动派在策动新的慕尼黑阴谋。苏英法谈判进行了四个多月,在英法反动资产阶级的破坏下终于破裂了。毛泽东同志在当时就指出:苏英法三国谈判“进行了四个多月,在苏联方面尽到了一切的忍耐。
英法则始终不赞成平等互惠原则,只要求苏联保证它们的安全,它们却不肯保证苏联的安全,不肯保证波罗的海诸小国的安全,以便开一个缺口让德国进兵,并且不让苏联军队通过波兰去反对侵略者。这就是谈判破裂的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