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心悟》之六濡弱革牢散细伏
《脉学心悟》——之六 濡弱革牢散细伏
脉学心悟:濡脉
(一)脉象
濡即软。《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软弱招招。”软脉,即是濡脉。
软脉的特点,就是脉来柔软,仿佛水中之棉。所谓软脉,就是脉力逊于平脉,但又强于弱脉。对脉位的浮沉,至数的疾徐,脉体的长短阔窄,都无特定的要求。
《脉经》曰:“软一作濡。一曰细小而软。”其形 “极软而浮细”。后世脉学皆以《脉经》为准,将浮细无力之脉称为濡。
可是,微脉脉象也是浮细无力,《脉经》称之“极细而软”,《活人书》亦曰:“极细而软。”《察病指南》曰:“极细而浮软。”关于微脉的这些描述,与濡脉是一样的,只是加上了“若有若无”或“按之欲绝”的描述。濡脉已然如水中之浮棉了,与微脉之“若有若无”、“按之欲绝”是很相似的。只是在字面上还可勉为区分,到临床上就很难区别了,二者径可视为一脉。所以,濡脉就是脉体柔软。为了与浮而柔细之濡相区分,这种脉体柔软的脉,可称为软脉或柔脉。
(二)脉理与主病
此处所说的脉理与主病,是指软脉,而不是通常所指的浮而柔细的濡脉。
软脉的形成,是由于气血鼓荡力弱而脉软。何以鼓荡力弱?可因于气血虚、脾虚、阳虚、湿盛所致。
1.气血虚
脉赖气血之充盈鼓荡。气血不足,鼓荡之力弱,则脉力减,故按之软。
2.脾虚
脾为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亏,鼓荡之力弱,故脉软。
3.阳虚
阳主动。温煦推动血脉。阳虚鼓荡力弱,故脉软。阳虚者,常伴畏寒肢冷等寒象。
4.湿盛
湿为阴邪,其性濡。湿盛者,大筋软短,血脉亦软,按之软。再者,湿阻气机,气机不畅,气血不能鼓荡血脉,亦是湿盛致脉软的一个因素。痰、饮、水等与湿同类,皆可致脉软。
软脉与濡脉主病有异,濡可主阴虚,但软脉一般不主阴虚.
脉学心悟:弱脉
(一)脉象
弱脉居于沉位,按之细而无力。
(二)脉理与主病
弱脉是由于阳气、阴血的虚衰,气血无力敷布于外而脉沉;充盈鼓荡无力而脉细无力。
弱脉主阳虚、气虚、血虚是肯定的。弱脉是否主阴虚?这里所说的阴虚,是指狭义的阴虚,是指伴有骨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舌绛红少苔的阴虚。一般来说,阴虚内热者,脉当浮而细数,不当见弱脉。
脉学心悟:革脉
(一)脉象
革脉乃弦芤相合之脉,中空外急,浮取弦大有力,如按鼓皮,沉取则豁然中空。《金匮·血痹虚劳篇》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后世皆宗仲景之说。
(二)脉理与主病
革脉何以中空?阴血不足,血脉失充,脉中无物故尔按之空。革脉何以外急?乃血虚不能内守,阳气奔越于外,搏击血脉,脉乃浮大而绷急。气越的原因,包括血虚、气虚、阳虚、阴虚四类。
血虚,气无所倚而浮越,搏击于外面为革。气虚,不能固于其位,浮越于外而为革。阳虚,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搏击血脉而为革。阴虚不能内守,阳浮于外,脉亦为革。这四类原因,其实仲景都早已阐明。
《金匮·惊悸篇》曰:“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虚寒,即指阳虚而生寒;亡血,即阴血亡矣,皆可致革。后世医家多遵仲景之说。如《诊家枢要》曰:“革,气血虚寒。”《脉确》曰:“主阴虚失血。"
脉学心悟:牢脉
(一)脉象
牢脉居于沉位,弦长实大,坚挺搏指。《医家必读》曰:牢“兼弦长实大,四象合为一脉也,但于沉候取也。”
(二)脉理与主病
牢脉位沉,弦长实大,乃正强邪盛,正邪奋力交争,激扬气血,鼓搏血脉使然。
诸医家论牢脉,皆云主阴寒坚积。《诊家正眼》曰:“以其在沉分也,故悉属阴寒;以其形弦实也,故咸为坚积。”阴寒坚积内盛,则收引凝泣,阻碍气机,气血不得外达故脉沉;阴寒坚积内盛,正邪交争,搏击血脉,致脉弦长实大而搏指。
阴寒内盛,固可脉牢,若因其脉沉,属于阴位,即云悉属阴寒,则火郁之脉可沉;伏脉位较牢更沉,亦可主火郁,何不以其脉位沉、伏而悉主阴寒,反主火热?可见以脉位来解释,是难以圆通的;以牢脉惟主阴寒坚积,也是片面的。
牢脉不仅主阴寒坚积,亦主气塞、积热、顽痰、食积、瘀血等。因这些邪气,皆可滞塞气机,使气血不得外达而脉沉,正气与邪相搏而见弦长实大有余之象。临床也确有一些见牢脉的病人,并非皆属虚寒之证。《四诊抉微》就提出了与诸家不同的看法,曰:“牢为气结,为痈疽,为劳伤痿极,为痰实气促。牢而数为积热,牢而迟为痼冷。”这是很有胆识的见解,不是人云亦云。若牢而过于坚搏,毫无和缓之象,乃胃气不绝。如肾之真脏脉,即按之如弹石,噼噼然,即属但石无胃之真脏脉。
脉学心悟:散脉
(一)脉象
散脉举之浮大,涣散不收,按之则无,漫无根蒂。其状如杨絮之飘落,轻虚飘忽,踪迹散漫。
(二)脉理与主病
1.常脉
《内经》云:“心脉浮大而散”,“肺脉短涩而散”。此散乃常脉,当为脉来舒缓不拘之意,为有胃气、有神的表现,与病脉之散不同。若果为散漫无根的散脉,则为死脉,起码也是危重的病脉,根本不是常脉。
临产之际,百脉开,血大下,气浮而散,此为离经之脉,属生理现象,见散勿惊。
2.病脉
散脉的形成,是由于气血耗散,浮散于外,故涣散不敛,浮而无根;正气虚极,故极无力,按之则无,漫无根蒂,形成散脉。
散脉当分新病与久病。久病,正气渐被耗竭,致真气极虚浮游于外,已属临终状态,势难挽回。故《医宗金鉴》云:“散为虚剧。”《脉如》曰:“散为元气离散之象。”一般认为久病脉散为死脉。
若新病,津气为暑热耗散而见散脉,或急剧吐泻、大汗、失血,气骤失依附而浮越,出现散脉,尚可救疗,当急予收敛浮散之元气。如暑温之津气欲脱,喘而脉散者,予生脉散救之.
脉学心悟:细脉
(一)脉象
细脉的主要特征就是脉体细。至于脉位、脉率、脉力,均无特殊限定。
(二)脉理与主病
细脉的形成,是由于气血不能充盈鼓搏血脉而致脉细。
血脉不能充盈鼓搏血脉的原因,一是因气血虚衰,无力充盈鼓搏;二是因气机郁滞,气血不能充盈鼓搏于脉。二者皆可致细,然虚实不同,以细而有力、无力别之。
因虚而致细者,包括阴、阳、气、血的虚衰,当细而无力。
因实而致细者,包括七情所伤、六淫所客、气血痰食壅塞,皆可郁滞气机,束缚气血,而致脉细。邪阻气滞而细者,有沉按之觉有力之感。
脉学心悟:伏脉
(一)脉象
伏脉位极沉,须重按至骨方能觅得。《脉经》云:“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后世论伏脉,皆宗《脉经》之说。伏脉除脉位的特点之外,对脉体、脉率、脉力等无特殊限定。
(二)脉理与主病
伏脉有虚实两类。
1.正虚:由于阳气虚衰,无力推荡气血外达以搏击血脉,致脉伏。此伏,当细而无力,伴肢厥、腰脐冷痛等,此属虚寒证。
2.邪实
(1)寒盛则气血凝泣,气机闭郁,气血不得外达以鼓击血脉而脉状。其伏,当兼弦紧拘急之象,症见恶寒肢冷身痛等。 (2)火热郁伏:火热亢极,气机闭塞,气血不得外达,致脉伏。此乃火极似水,反兼胜已之化。此伏,当兼奔冲不宁躁急之象,症见肢厥等,此热深厥亦深。《冷庐医话》云:“如极微之脉,久久寻而得之于指,至骨愈坚牢者,不可认为虚寒,阳匿于下,亢之极点。”
3.战汗
先战而后汗者为战汗。战汗欲作,先懔懔寒战,唇甲青紫、肢冷脉伏,继而身热汗出。战汗,可因邪气阻遏,正邪交争而作。《伤寒论》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此即邪郁,正邪交争,战汗而解,“阴阳俱停”,实乃脉伏或厥。脉之伏,因邪气闭郁太甚,致气血滞遏不达而为伏。《伤寒论》101条、149条,柴胡证误下,其证未罢,“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此为战汗之轻者。《温疫论》云:“时疫解以战汗”,亦为邪气壅闭而脉伏。溃其伏邪,表里气通,战汗乃解,此类战汗属邪实者。
除正虚,寒盛,热极、战汗可致脉伏外,其他邪气闭阻,亦可致脉伏,如食积,痰饮、瘀血、糟粕,以及剧痛等。《脉理求真》曰:“伏为阻隔闭塞之候,或火闭而伏,寒闭而伏,气闭而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