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故事】大炼钢铁的年代
大炼钢铁的年代
文/抱璞斋主
一.学生停课,师生参战
1958年9月1日,我背着小包袱,兜里揣着录取通知书,十几元钱,如期到灵璧师范报名了。然后被分到一(6)班,班主任是翟德科老师,也是我们的美术老师,他是上海复旦大学美术系毕业的高材生。
当时,人民公社成立不久,接着又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全国制造业,基础建设等大发展,钢铁用量剧增,国内生产满足不了需求,受西方国家的封锁,又进不到钢铁,怎么办?中央政府发出大炼钢铁的号召。
于是大学院校,中学,师范,及一些工厂相继停课、停产,就连公社里有的生产大队也加入了大炼钢铁的行列。
我们班分成几个组,做坩埚的,砸矿石的,拉马车运输的。那时火车外地运来的铁矿石、焦炭、黄胶土,都堆放在固镇火车站,汽车很少,灵璧只有个搬运站,俗称马车站,只有两辆破汽车。灵璧师范的两架马车,一架三匹马拉,一架旧的没马拉,就用人拉。运输组都是大个子,我当时个子小,分到砸矿石组,三天三夜没睡觉,眼睛熬烂了,肿的像桃,困得睁不开眼,有时砸矿石的锤子竟然砸到手上,手指头鲜血直流。我去请假,翟老师说,这个非常时刻谁敢准你的假?你看我的眼睛。我一看翟老师的眼睛,也肿合了缝,于是,我无语了。只好继续参战。
顺便说一下坩埚的制作方法:一个一尺长许,横截面直径约12厘米粗的木棍,把和好的黄胶泥包在木棍上,一头留口,晾干后,把砸碎的铁矿石装在里面,放在炼铁炉里烧炼,那黄胶土是耐火土,高温不开裂。
当时的灵璧师范在老一中的西北角,一个小院子,四口教室、办公室、图书室、教工宿舍,大小伙房都在院内。院子西操场的北边还建有四口教室。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灵璧师范搬迁到凤凰山南麓,老师范旧址后来办起了一中,这是后事。
下面说一下小高炉的建筑情况:各班都在三米高的西城墙上,建小高炉。土城墙宽有四米多,挖一个二尺深的坑,直径二米,用转砌成圆形,平地高时内放铁炉条,上层炉条30厘米下还有一层炉条,这两层炉条中间留烧焦炭用的。门是向西开的。再往上砌一米高,用泥巴把里外糊实,外面周围用土埋起来,不能漏气。只留个门,把装好矿石的坩埚排好放进炉里,上中下三层,一炉可放五六十个坩埚。高炉装满坩埚后,上面封口,埋上厚厚的土。底下两层炉条中间后边留一个小烟囱,出烟,以防闷灭了火。举行仪式开炉引火,用一块铁板挡住炉门,那火把铁板吸得很难打开。
看高炉的三人一班,三班倒,我和祁怀明、李义胜一个班,值夜班,晚上六点到凌晨两点。邻边的是一(2)班的一个高炉,值夜班的是两个女的一个男的。有个女的是固镇的,叫柳云,她和祁怀明是小学同学。有天晚上,祁怀明正往高炉里加焦炭,柳云过来了,只见祁怀明蓬乱的头发,两鬓苍苍十指黑,牛肉大脸,厚厚的嘴唇里,迸出一句话:“我给你说的事,你考虑没有?”“什么事?”柳云反问道。他指着我,“就是你俩的事……”祁怀明刚说完,耳朵就被柳云揪住,扭得他“哎呀哎呀”直叫唤。
祁怀明在城墙南端扒白芋放在炉边烤,熟了以后我们几个分着吃。一天晚上,祁怀明在高炉背后小便,柳云她们两个女同学跑过去,“你个祁怀明,今天把烤白芋独吞了,一齐扑上去,”刺刺“的声音,告诉了她俩事情,羞得倒退回来。那时一盏马灯挂在炉子前面,高炉背后黑咕隆咚。祁怀明勒好腰带,来到炉前“你问我要什么白芋,你问他要去……”两个女同学把他又是一顿好打。马灯下,柳云齐耳的短发,一张俊秀的脸庞,柳眉凤眼樱桃口,一对直打转的笑靥,像是要说点什么。
砸矿石时,我的眼睛熬烂了,一时半会没痊愈,老是流泪。一次柳云递过她的花手帕给我,祁怀明见了,又是一顿疯话,弄得我们都不好意思。说来也巧,1960年秋季调班我和柳云一起调到了三(1)班,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灵城三小(东关小学),她回到了固镇。其实,我们俩……唉!太阳快要落山了,现在说这些,还有意思吗?
二,骇人的浮夸风
那时大炼钢铁,多是虚头,小高炉密封不好,浪费了焦炭,炼出的生铁,多半铁矿石还没化,质量很不好,钢铁厂的技术员来验收,直摇头。生产队开大食堂,把农户的大锅、小锅,铲子,刀都收了去,集中到公社,放在高炉里烧化,到县里报喜,说炼铁高产。劳民伤财啊,学校、农村炼出的铁因不合质量,一律运到钢铁厂回炉。
1958年9月29日报道:全国钢铁产量大放卫星,钢日产量58220吨,铁日产量29.2万吨。为此,《人民日报》发表了《“卫星”齐上天,跃进再跃进》的社论,宣称:有了这么多的“卫星”,证明:只要经过努力,年产量就可以翻番,超额完成计划。那时哪个地方上报出高产了,就叫做放“卫星”。吹牛皮,浮夸风十分严重。据可靠消息:1959年,正规钢铁厂钢的年产量只有1800万吨,而我们的政治课上讲的是5000万吨,其中就加杂了地方土法的冶炼产量,当时老牌工业帝国英国钢的年产量是8000万吨。
三.说实话被批斗
1958年12月17日,我在一个写日记的小练习本上,胡诌一首顺口溜,题目是《大炼钢铁》:
工农商学兵齐上阵,大炼钢铁大跃进。
师范中学停课堂, 师生参战忙又忙。
砸矿石,做坩埚, 三天三夜不睡觉,
出不出铁鬼知道。
小高炉,排成队, 不出铁就开你的批斗会。
一班一炉比比看, 谁落后,谁坏蛋。
(后加结语:吹牛皮,太可怜!)
这个小本本我一直装在书包里,有时还把它夹在大本书里,生怕被人发现,惹来麻烦。1960年的春天,一个课外活动时间,我的同桌一下子把那小本本翻了出来,他看到那首诗歌,就大声的在教室里朗诵起来,不料被人传到团支部书记的耳朵里。
第二天的课外活动,在寝室里开了我的批斗会,十七个团员(我除外)一齐向我开炮,说我右倾,否定大炼钢铁运动。我站在会场中央,弯着腰,六零年大春荒,肚子十分饥饿,眼睛一黑,栽倒了,支书随即宣布休会。会后要我写检讨,交上去后,团支书说我检讨的不深刻,又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摇摇头“算了算了,到几了(县北口音),尊重点事实吧!”到此,这事才算平息下来。
现在一想起这事,我还记忆犹新。“火红的”大炼钢铁年代啊,你在我脑干记忆的海马上打下的深刻烙印,是永恒的,抹不掉的……
2017.10.28.于抱璞斋
本文作者抱璞斋主,原名邵明宣,1941年生人,为灵璧向阳中学优秀退休教师,灵璧家园网超级版主,【磬乡文苑】版块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