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主打“冰雕连”宣传,为何却没拍“冰雕连”故事

文/牵着蜗牛散步

相信很多人知道长津湖战役是从“冰雕连”开始的,之所以去看《长津湖》电影也是冲着“冰雕连”感人场景去的。但真正看完电影才发现,虽然影片长达3个小时,但给“冰雕连”的一个场景,几个镜头,与杨根思连一样。

“冰雕连”是哪个连,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被冻,只有干巴巴的几句台词,和美军将领的一个敬礼,观众看得一脸蒙,更不要说感动了。

整个电影,主要是讲伍千里领导的七连以及他弟弟伍万里入朝作战的故事。平心而论,吴京、易烊千玺、李晨、胡军、朱亚文等一众演员演得还是不错的,战争场面也非常真实,林超贤贡献了不少力量,但就整个质量来看,值不了猫眼上的9.5分,顶多7.5分。所以,豆瓣评分7.6分还是中肯的。至于好多人说看完电影哭成泪人,蜗牛只能说,你泪点实在太低了,这部战争片本来就不是用来催泪的。

主打“冰雕连”宣传,为何却没拍“冰雕连”,网上批评声音很多。对此,有人说编剧不懂“冰雕连”的重大价值,有的说电影重点应该重点讲“冰雕连”故事。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认为电影还是偏长了,压缩到2小时最好;有的说敌人领导太弱太笨,真实的美军比这凶残狡猾得多。批评最多的还是结尾,几句交待就匆匆结束,吴京兄弟的故事应该有一个交待更好。

对其它批评,蜗牛不做更多评价,只想站在电影的角度谈一下,为何电影不重点讲述“冰雕连”的故事,而将主要笔墨放在了七连身上。

在历史上,真正的“冰雕连”有三个。

据美军资料,长津湖一战,美陆战第1师与美步兵第7师,阵亡、负伤、失踪等,合计减员约14000人左右。而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部队战斗减员达14000人,冻伤减员30732人。除英勇战死的英烈外,大量战士冻死冻伤,三个“冰雕连”仅有两人生还。

这三个连分别是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是坚守死鹰岭高地的6连,“125名官兵一个个身穿单薄的夏季军装,持枪俯卧战壕,保持着生前的战斗姿势,仿佛是一群随时准备跃起冲锋的冰雕。”

官兵们是如何被冻死的呢?除他们有铁的纪律外,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军队准备不足就入朝作战(战事紧急)。

第9兵团原本接到命令是到辽阳、沈阳等地稍事休息并换装(电影中的七连是准备到山东训练再入朝),但由于美军的强势介入,朝鲜战场发生了变化,中国军队不得不提前入朝。因此,第9兵团的列车刚开进山海关,总参谋部便派人拦住列车,现场宣读了中央军委“紧急入朝”的命令,十几列火车马上起鸣,迅速向鸭绿江方向开去。

中途停靠,东北负责后勤的单位看到这批官兵时,大吃一惊,他们居然还穿着夏季的衣服。后勤同志立刻动员干部战士脱下身上衣帽给这些部队,但这些衣服怎么够?再加上停留时间短,就连脱下来的衣服好多都没送上去。

更要命的是,1950年,朝鲜遭遇了50年不遇的极寒天气。夜晚的时候,冷到-30℃、-40℃以下,而官兵们大多是南方兵,没有御寒的经验,所以,在这场战役中,冻死冻伤的,远比作战伤亡的数量多得多。

长津湖战场真实场面。图为抗美援朝资料照片

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后勤补给难以跟上,至于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网上有很多反思文章,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反正官兵们不仅穿着单薄夏衣作战,甚至连肚子都吃不饱,有志愿军战士回忆说,如果当时官兵们多吃两个土豆,也不会造成那么大的伤亡。为什么呢,因为土豆刚煮熟,敌军飞机就来了,土豆太烫,官兵们还没来得及吃进嘴里,就投入了战斗。

以上这些原因,电影如何拍?拍成战争教训总结片?“冰雕连”精神固然值得敬佩,但从电影艺术角度,不可能拍成一部苦情片。如果吴京领导的七连最后全部成了“冰雕连”,大家还愿意买票进场吗?

所以,塑造一个勇猛的七连,带连官兵不仅克服了严寒,还战胜了强大的美军,远比刻画一个“冰雕连”更让观众激动,更让国人振奋。

电影有遗憾,但志愿军官兵留给我们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一直传承和歌颂下去!

(0)

相关推荐